武林中的紛争因何而起?無非三點,一是各大門派之間因武學理念不同而進行切磋,繼而交惡;二是因為江湖兒女之間的愛恨情仇;三則是為了争奪某些武功秘籍,金庸筆下的故事就有不少是圍繞争奪武功秘籍而展開,比如《射雕英雄傳》一書中武林高手争搶《九陰真經》的劇情。
(周芷若劇照)
金庸借周伯通之口提到了群雄争奪《九陰真經》的往事:“我師哥說,為了争奪這部經文而喪命的英雄好漢,前前後後已有一百多人。凡是到了手的,都想依着經中所載修習武功,但練不到一年半載,總是給人發覺,追蹤而來劫奪。搶來搶去,也不知死了多少人。”
這本經書值得被争搶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論你是一流高手還是三流高手,但凡觸及過這經書中武功的人都會武藝大增,射雕五絕除黃藥師之外,其他四人都不同程度地染指這經書中的武功,武藝都有所精進,而《倚天屠龍記》中原本武藝平平的周芷若在修煉這經書中的武功後,短時間内一躍成為頂尖高手,足見這經書中所藏武功之精妙。
但金庸筆下有一門武功則十分奇怪,它也是常人求之不得的神功,可三流高手學了能一躍成為一流高手,反倒是一流高手學了卻不強,設定讓人感到疑惑。
一、越女與白猿
《越女劍》是一部短篇作品,書中登場的人物并不多,甚至沒有武林的概念,但毋庸置疑,阿青和白猿白公公這兩個角色是無比強大的,而他們強大就是因為一猿一人在嬉戲打鬧間合創的越女劍法。
越女劍法有多強?可以說阿青的第一次出手就驚豔了世人。
(阿青劇照)
原著道:“那吳國劍士長劍探出,去割她腰帶,笑道:‘那也……’隻說得兩個字,那少女手中竹棒一抖,戳在他手腕之上。那劍士隻覺腕上一陣劇痛,嗆啷一聲,長劍落地。那少女竹棒挑起,碧影微閃,已刺入了他左眼之中。那劍士大叫一聲,雙手捧住了眼睛,連聲狂吼。這少女這兩下輕輕巧巧地刺出,戳腕傷目,行若無事,不知如何,那吳國劍士竟是避讓不開……那少女更不避讓,竹棒刺出,後發先至,噗的一聲,刺中了那吳士右肩。那吳士這一劍之勁立時卸了。那少女竹棒疾縮疾伸,已刺入他右眼之中。”
阿青這劍法不僅出手奇快,而且可以做到精準打擊,指哪打哪,着實是狠。
所以範蠡在見了阿青的身手之後,便想接近阿青,讓她将這神奇的劍法傳給越國武士。
(範蠡劇照)
而白猿也有闖入王宮刺殺範蠡的舉動,若非阿青阻攔,範蠡性命難保。
至于後來阿青一人獨闖越國王宮,力挫兩千越甲的戰績更是堪稱“封神”。
二、八十越甲
如果說阿青和白猿是“越女劍法”的創功者,他們的強大理所當然,那麼後來的“八十越甲”學了越女劍法之後的表現則證明了這套劍法有多神奇。
确切地說,八十越甲所學的并非越女劍法,僅僅隻是偷看了阿青舞劍影子後悟出的劍法殘篇,而書中對他們的武功水平有這麼一番描述。
原著道:“八十名越國劍士沒學到阿青的一招劍法,但他們已親眼見到了神劍的影子。每個人都知道了,世間确有這樣神奇的劍法。八十人将一絲一忽勉強捉摸到的劍法影子傳授給了旁人,單是這一絲一忽的神劍影子,越國武士的劍法便已無敵于天下。”
“無敵于天下”,縱觀金庸全書,得到這番評價的人也沒幾個,而這八十越甲卻得此旁白描述,足見水平之高,要知道他們在學這劍法之前相對于阿青而言可都隻是三流雜魚而已。
三、大俠郭靖
三流高手學了越女劍法都能脫胎換骨,那一流高手學了豈不是更逆天?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射雕英雄傳》中那郭靖也從師父韓小瑩那兒學過越女劍法,這劍法在他手中又是如何?
(郭靖劇照)
事實上郭靖除了在習武初期用了這劍法之外,後期幾乎是棄之不用了,更多的時候,書中強調他用的是降龍十八掌、左右互搏、九陰真經這些武功,從這裡也能看出,越女劍法對于他這般高手而言似乎毫無意義。
當然,也有人會說了,新修版中提到過一個設定,說是這越女劍法在唐末時期被浙江一位劍術名家修改過,怕是被畫蛇添足了,但這不過是借口而已,你看那《天龍八部》中的太祖長拳不也平平無奇嗎?在蕭峰手中一樣是頂尖殺招。
(韓小瑩劇照)
所以這越女劍法的設定的确是有些奇怪,三流高手學了可成一流高手,一流高手學了卻幾乎毫無意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