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在清代曆史上創下兩個記錄,一是貪污數額最大,二是兼職最多。關于和珅之貪,自然不用細說,而和珅之兼職還是有必要拿出來講一講的。因為很多讀者尚不清楚和珅到底兼了多少職務。
為了能更通俗地理解,禦史将和珅所兼之職與現在的官職進行一個對比,但首先還是要對和珅的履曆進行一個簡單的說明。
和珅曆任之官職和珅是滿洲正紅旗人,父親死後襲了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幼年時他與一般的旗人子弟一樣在八旗官學讀書。青年時期的和珅讀書刻苦,也想走科舉之路,但時運不濟,最終連個舉人也沒有考上。
乾隆三十七年,和珅被挑選為粘杆處三等侍衛,後因機緣巧合受到乾隆帝的賞識,與乾隆四十年升任乾清門侍衛,同年十一月,遷禦前侍衛,兼正藍旗滿洲副都統。短短三年的時間,和珅就跻身正二品大員行列。
四十一年正月,和珅被授予戶部右侍郎,三月乾隆帝令其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四月授總管内務府大臣,八月調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十一月,充國史館副總裁,賞一品頂戴。僅僅一年的時間,和珅的職務發生了巨變,成了乾隆帝面前的紅人。
從四十一年開始,一直到嘉慶三年,每一年和珅的職務都會有所變動,總體趨勢是所任職務越高,兼職越多。因為和珅的職務過多,這裡就不列具體年份了,其曆任職務順序大緻如下:
戶部左侍郎兼吏部右侍郎,步軍統領,崇文門監督,禦前大臣,議政處大臣,正白旗滿洲都統,領侍衛内大臣,四庫館正總裁,理藩院尚書,兵部尚書,管理戶部三庫事務,經筵日講官,國史官正總裁,文淵閣提舉閣事,清字館總裁,吏部尚書,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石經總裁,日講起居注官,兼管太醫院及禦藥房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鑲黃旗滿洲都統,爵封一等忠襄公。
以上的官職中大部分都是常見的,但也有個别頭銜是不太好理解的。比如文淵閣提舉閣事,以及各類總裁。
清代的職務分為正式的官職和差,官職都是有具體品級的,而差則是兼任沒有品級。諸如國史館總裁、四庫館總裁、石經總裁一類的,是朝廷在修書、修史階段臨時性的差事。
和珅兼任的差事(非官職)中,當屬管理戶部三庫職責最重,地位最高。自雍正以後,戶部三庫被單獨拿出來,以王大臣兼任。比如怡親王允祥就曾管理戶部三庫,這個差事的性質是淩駕于戶部尚書之上的。
至于文淵閣提舉閣事還是有必要解釋一下,文淵閣建于乾隆四十一年,是專門用來收藏《四庫全書》的,設提舉一人,掌收藏四庫全書并司閣門鎖鑰,下設兼管文淵閣事務司員四人,以内務府郎中、員外郎兼充,掌管收發啟閉、稽查值宿等事。
需要注意的是,和珅擔任的這些職務是在不同階段的,也不是全都兼任。巅峰時期,和珅同時兼任的有:戶部尚書、内務府總管大臣、吏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工部尚書、步軍統領、禦前大臣、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領侍衛内大臣、管理戶部三庫事務。
和珅在辦差過程中,也出現過失誤因而受到乾隆帝的訓斥與懲罰。比如乾隆四十七年,以軍機大臣審辦案件拟罪輕縱,被降三級留任;乾隆五十九年,因内務府庫内吉林人參數量稀少,和珅瞻頗遷延,未即拟旨而受到乾隆訓斥;同年九月,因管理理藩院對蒙古台吉重獄未先具奏被降三級留任。
和珅所任兼職除了都察院和禮部之外,其他部門基本上都是他當家。至于各寺、院堂官,因為品級不高且職責不重,因此沒有見到和珅有兼職的情況。乾隆末年,和珅管轄的事務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領域,自阿桂去世後,和珅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兼首輔,因此說他是“二皇帝”是沒有任何誇張成分的。
和珅的職務相當于現在的什麼官職?各部尚書最好理解,戶部尚書即财政部長,刑部尚書則為最高法、最高檢一把手,吏部尚書是組織部部長,工部尚書是建設部、水利部部長,兵部尚書則是軍委副主席,理藩院尚書是宗教事務局局長。
文華殿大學士作為國家中樞機構的最高長官,類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軍機大臣則是政治局常委,内務府總管大臣對應中央辦公廳主任。
和珅所任的禦前大臣是負責内廷侍衛的,但禦前大臣也屬兼差沒有品級,一般都是以滿洲王大臣兼任;領侍衛内大臣為武官最高品,統轄皇宮禁衛,這兩個職務類似今天的警衛團團長;步軍統領俗稱九門提督,即北京衛戍區司令員。
和珅文職、武職都屬正一品,此外還有一個超品的一等公爵,作為人臣官做到這個份上,權力早已超過了宗室的親王、郡王。除了身兼要職以外,和珅還有許多的榮譽頭銜,比如賞戴雙眼花翎,賜黃帶,加太子太保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