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級會計實務估分?會計分錄大全第一章 存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2022中級會計實務估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會計分錄大全
第一章 存貨
1.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貸方増加、借方減少) 借:資産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2.沖回多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過去對應原因消失)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産減值損失
3.已售存貨結轉成本(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借: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存貨跌價準備 貸:庫存商品
4.材料初始計量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股本(股份有限公司)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5.發出材料
借:生産成本(生産領用量×單位成本)
管理費用(管理部門領用量×單位成本) 貸:原材料
【注意】發出材料的單位成本=(月初結存 本月入庫)金額/數量
6.存貨盤虧或毀損的處理
①自然災害等非常原因借:待處理财産損溢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批準後:
借:銀行存款 (殘料變現)原材料(殘料入庫)
其他應收款(應收的賠款)營業外支出(差額) 貸:待處理财産損溢
②計量收發差錯原因借:待處理财産損溢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等借:銀行存款 (殘料變現)原材料(殘料入庫)
其他應收款(應收的賠款)管理費用(差額) 貸:待處理财産損溢
③管理不善等原因借:待處理财産損溢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批準後:
借:銀行存款(殘料變現)原材料(殘料變現)
其他應收款(應收的賠款)管理費用(差額)
貸:待處理财産損溢
第二章 固定資産
1.外購固定資産的會計處理
(1)購入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産
借:固定資産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産
①通過在建工程歸集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
②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購轉入固定資産借:固定資産
貸:在建工程
2.分期付款固定資産
(1)資産和負債的入賬
借:在建工程/固定資産(未來本金) 未确認融資費用(未來應付利息)
貸:長期應付款(未來應付本金和利息)
(2)分攤未确認融資費用
借:在建工程(滿足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予以資本化的部分) 财務費用
貸:未确認融資費用
(3)支付長期應付款
借:長期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
3.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産的會計處理
(1)購入工程物資
借:工程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領用工程物資借:在建工程
貸:工程物資
(3)用銀行存款支付的其他費用借:在建工程
貸:銀行存款
(4)分配工程人員工資借:在建工程
貸:應付職工薪酬
(5)工程項目領用本企業産品借:在建工程
貸:庫存商品
(6)工程項目領用外購原材料借:在建工程
貸:原材料
(7)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借:固定資産
貸:在建工程
4.高危行業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安全生産費的會計處理
專項儲備:期末科目餘額在資産負債表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其他綜合收益”和“盈餘公積”之間增設“專項儲備”科目反映———貸方增加、借方減少
(1)提取安全生産費
借:生産成本、制造費用(當期損益、相關資産成本) 貸:專項儲備
(2)使用安全生産費
①屬于費用性支出,直接沖減專項儲備借:專項儲備
貸:銀行存款
②使用提取的安全生産費形成固定資産發生支出時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
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時借:固定資産
貸:在建工程
④同時:按固定資産入賬金額沖減專項儲備并計提折舊,以後期間不再計提折舊借:專項儲備
貸:累計折舊
5.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資産的會計處理
(1)預付備料款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2)辦理工程價款結算
借:在建工程———建築工程、安裝工程 貸:預付賬款
(3)購入設備(如:需要安裝的發電設備)、工程材料
借:工程物資
貸:銀行存款 (4)工程物資領用
借:在建工程———建築工程、安裝工程 貸:工程物資 (5)支付工程管理費
借:在建工程———待攤支出 貸:銀行存款
(6)結轉分攤的待攤支出
借:在建工程———建築工程、安裝工程 貸:在建工程———待攤支出
(7)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借:固定資産
貸:在建工程———建築工程、安裝工程
6.存在棄置費用的固定資産借:固定資産
貸:在建工程(實際發生的建造成本) 預計負債(棄置費用的現值)
借:财務費用(每期期初預計負債的攤餘成本×實際利率) 貸:預計負債借:預計負債
貸:銀行存款(發生棄置費用支出時)
7.固定資産折舊的會計處理借:制造費用(生産車間) 管理費用(企業管理部門、未使用的固定資産計提折舊) 銷售費用(企業專設銷售部門)
其他業務成本(企業出租固定資産)
研發支出(企業研發無形資産時使用固定資産計提折舊)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資産) 貸:累計折舊
8.固定資産處置的會計處理
(1)固定資産、累計折舊、固定資産減值準備轉入清理借:固定資産清理
貸:固定資産借:累計折舊
固定資産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産清理
(2)支付清理費用借:固定資産清理 貸:銀行存款
(3)出售固定資産的變價收入、殘料入庫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産清理
借:原材料
貸:固定資産清理
(4)保險公司、責任人賠償
借:其他應收款
貸:固定資産清理 (5)處置淨收益、淨損失淨收益:
借:固定資産清理
貸:資産處置損益淨損失:
借:資産處置損益
貸:固定資産清理
第三章 無形資産
1.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
(1)研究階段
①先歸集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
②期末轉入
借:管理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2)開發階段
①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
②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借:管理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③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借:無形資産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2.無形資産攤銷的會計處理
①一般計入當期損益
借:其他業務成本/管理費用 貸:累計攤銷
②無形資産包含的經濟利益通過轉入所生産的産品或其他資産實現(如開發某産品的專利技術) 借:資産成本等/制造費用 貸:累計攤銷
3.使用壽命不确定的無形資産,持有期間不攤銷,至少每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發生減值時借:資産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産減值準備
4.無形資産的處置:出租、出售、報廢
(1)無形資産的出租(類似于投資性房地産的出租)
①确認轉讓使用權收入(收入确認原則)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②轉讓使用權有關的相關費用計入其他業務成本借:其他業務成本貸:累計攤銷 銀行存款
(2)無形資産的出售(類似于固定資産的處置) 借:銀行存款(取得價款) 累計攤銷
無形資産減值準備 貸:無形資産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資産處置損益(差額,可能在借方)
(3)無形資産的報廢借:營業外支出 累計攤銷
無形資産減值準備 貸:無形資産
第四章 長期股權投資
一、初始計量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1.一次交易實現企業合并借:長期股權投資(合并當日最終控制方合并報表中被投資方淨資産賬面價值份額) 應收股利(購買價款中包含的享有被投資方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管理費用(審計費、評估費、咨詢費等) 資本公積(借方差額,優先沖減部分)
盈餘公積(借方差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部分)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借方差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部分) 貸:轉讓資産和承擔債務的賬面價值/股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應交消費稅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貸方差額)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發行自身權益時支付給券商的傭金和發行費用) 貸:銀行存款
2.多次交易,分步實現企業合并的情形
(1)原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的
借:長期股權投資(合并當日最終控制方合并報表中被投資方淨資産賬面價值份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損益調整
——其他綜合收益
——其他權益變動 新支付對價資産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或在借方,不足沖減部分沖減留存收益)注:原權益法下确認的相關其他綜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而确認的資本公積,應在處置該項投資時轉入處置期間的當期損益或留存收益。
(2)原投資采用金融資産核算的
借:長期股權投資(合并當日最終控制方合并報表中被投資方淨資産賬面價值份額) 貸: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或在借方)新支付對價轉讓資産和承擔負債的賬面價值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或在借方,差額不足沖減的沖減留存收益)(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1.一次交換交易取得的企業合并借:長期股權投資
管理費用(支付的審計評估咨詢費) 應收股利 累計攤銷
貸:主營業務收入/固定資産清理/無形資産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資産處置損益(或在借方)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借:固定資産清理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産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産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2.多次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并
(1)原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
借:長期股權投資(購買日被投資方原投資賬面價值 新增投資對價的公允價值)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損益調整
——其他綜合收益
—— 其他權益變動
銀行存款或非現金資産類科目等(新取得股份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注:若新取得股份以非現金資産作為對價,則非現金資産按公允價值計量,确認非現金資産的處置損益。
(2)原投資采用金融資産核算
借:長期股權投資(原持有的股權投資公允價值 新增投資成本) 貸: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或在借方)
銀行存款或非現金資産類科目等(新取得股份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
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三)以企業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 直接相關費用)
應收股利(購買價款中包含的應享有被投資方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貸:銀行存款/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
被投資方宣告分配現金股利時
借:應收股利(被投資方宣告分配的現金股利×持股比例) 貸:投資收益
1.當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産公允價值的份額時,按照差額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貸:營業外收入
2.被投資方實現淨損益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被投資方調整後的淨利潤×持股比例)
3.被投資方發生超額虧損時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長期應收款預計負債
注:仍未确認的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的損失,應在賬外備查登記。被投資單位以後期間實現盈利的,扣除未确認的虧損分擔額後,應按與上述順序相反的順序處理。
4.被投資方宣告分配現金股利或利潤時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5.被投資方發生其他綜合收益變動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被投資方其他綜合收益變動×持股比例) 貸:其他綜合收益或相反分錄
6.被投資方發生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權益變動時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或相反分錄
(三)長期股權投資減值
借:資産減值損失(賬面價值-可收回金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注: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一經計提,持有期間不得轉回。
三、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權益法之間的轉換
(一)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
投資收益(差額,或借記)對剩餘長期股權投資按權益法進行追溯調整
A.初始投資成本追溯調整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貸:營業外收入
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B.被投資方實現淨損益的調整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享有的被投資方轉換當期期初至轉換日實現的淨損益份額)
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享有的被投資方初始投資日至轉換日期初實現的淨損益份額)
C.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變動的調整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
——其他權益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或編制相反會計分錄
因其他投資方增資導緻本投資方的持股比例下降
①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子公司因增資擴股而增加的淨資産份額,與應結轉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對應的長期股權投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
貸:主營業務收入/固定資産清理/無形資産等銀行存款(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
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額,可能在借方)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貸:交易性金融資産等銀行存款(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
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額,可能在借方)
1.處置部分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收益
2.将原權益法核算時确認的全部其他綜合收益轉入投資收益或留存收益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投資收益(可轉損益部分)盈餘公積(不可轉損益部分)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不可轉損益部分) 或作相反分錄。
3.原權益法核算時确認的全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或作相反分錄。
4.剩餘股權投資轉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借:交易性金融資産(剩餘部分轉換日公允價值) 貸:投資收益(享有的被投資方轉換當期期初至轉換日實現的淨損益份額)
(六)成本法轉換為公允價值計量
1.确認有關股權投資的處置損益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出售部分賬面價值)投資收益(差額)
2.剩餘股權投資轉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借:交易性金融資産(剩餘部分轉換日公允價值) 貸:長期股權投資(剩餘部分賬面價值)投資收益(差額)
第五章 投資性房地産
1.投資性房地産改擴建時的會計處理(在開發期間繼續作為投資性房地産,不計提折舊或攤銷)
(1)成本模式
借:投資性房地産———在建
投資性房地産累計折舊/攤銷 投資性房地産減值準備 貸:投資性房地産
(2)公允價值模式
借:投資性房地産———在建
———公允價值變動(或貸方) 貸:投資性房地産———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或借方)
2.成本模式後續計量的會計處理
(1)計提折舊或攤銷時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投資性房地産累計折舊/攤銷
(2)計提減值準備時借:資産減值損失
貸:投資性房地産減值準備
(3)取得租金收入時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3.公允價值模式後續計量的會計處理
(1)公允價值上升
借:投資性房地産———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公允價值下降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投資性房地産———公允價值變動
(3)取得租金收入時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4.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的會計處理
借:投資性房地産———成本(變更日公允價值) 投資性房地産累計折舊/攤銷(原房地産已計提的折舊或攤銷) 投資性房地産減值準備
貸:投資性房地産(原價)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差額,或借方) 盈餘公積(差額,或借方)
5.投資性房地産轉換的會計處理
(1)成本模式-按賬面價值轉換
①自用房地産或存貨→投資性房地産借:投資性房地産 累計折舊/攤銷
固定資産減值準備/無形資産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産/無形資産
投資性房地産累計折舊/攤銷 投資性房地産減值準備
②投資性房地産轉自用房地産或存貨借:固定資産/無形資産 投資性房地産累計折舊/攤銷 投資性房地産減值準備 貸:投資性房地産 累計折舊/攤銷
固定資産減值準備/無形資産減值準備
(2)公允價值模式
①自用房地産或存貨(非投資性房地産)轉為投資性房地産借:投資性房地産———成本(變更日公允價值) 累計折舊/攤銷
固定資産減值準備/無形資産減值準備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借方差額,公允價值<賬面價值) 貸:固定資産/無形資産
其他綜合收益(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貸方差額,公允價值>賬面價值)
②投資性房地産轉為自用房地産或存貨(非投資性房地産) 借:固定資産(變更日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借方差額) 貸:投資性房地産———成本(原價)
———公允價值變動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貸方差額)
6.投資性房地産的處置
(1)成本模式計量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借:其他業務成本
投資性房地産累計折舊/攤銷投資性房地産減值準備貸:投資性房地産
(2)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不計提折舊和減值準備) 借:銀行存款(出售價) 貸:其他業務收入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投資性房地産———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其他業務成本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其他業務成本(或作相反分錄)
第六章 資産減值1.資産減值損失的賬務處理(持有期間不得轉回) 借:資産減值損失
貸:固定資産減值準備 無形資産減值準備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投資性房地産減值準備(成本計量) 商譽減值準備 2.商譽減值的會計處理
(1)吸收合并下(個别報表) 借:資産減值損失
貸:商譽減值準備
(2)控股合并下(合并報表) 借:資産減值損失貸:商譽———商譽減值準備
第七章 金融資産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的會計處理
(1)取得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産———成本 投資收益(發生的交易費用)
應收股利(實際支付款項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非股票股利) 應收利息(實際支付款項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貸:銀行存款等
(2)持有期間的股利或利息
借:應收股利(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 持股比例) 應收利息(分期付息的利息) 貸:投資收益
(3)收到利息或股利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利息應收股利
(4)資産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變動
借:交易性金融資産———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産———公允價值變動
(5)出售
借:銀行存款(出售時收到的價款扣除出售時相關交易費用的出售淨價)
貸:交易性金融資産———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或借方)
投資收益(賣價與賬面價值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2.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産的會計處理
(1)取得時
借:債權投資———成本(債券面值,實際利率攤銷的總值)
———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貸方,債券折溢價 手續費、傭金等交易費用) 應收利息/債權投資———應計利息貸:銀行存款
(2)資産負債表日計算利息
借:應收利息/債權投資———應計利息((分期付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攤餘成本×實際利率)
債權投資———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貸方)
(3)收到利息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利息 (4)出售債權投資借:銀行存款債權投資減值準備
貸:債權投資———成本
———利息調整(可能在借方)
———應計利息
投資收益(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3.應收賬款的會計處理
(1)發生時: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收回時: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3)代購貨單位墊付包裝費、運雜費等借:其他應收款
貸:銀行存款收回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
4.應收票據的會計處理
(1)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商業彙票
借:應收票據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票據到期收到款項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票據(到期值)
(3)企業持未到期商業彙票到銀行貼現借:銀行存款(實際收到款項) 财務費用(差額)
貸:短期借款(有追索權,實際屬于質押貸款/抵押借款) 應收票據(不附追索權)
(4)企業将商業彙票背書轉讓取得物資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應計入取得物資成本的金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收票據(票面金額)
銀行存款(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5.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産的會計處理
A.股票投資
(1)取得時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公允價值 交易費用) 應收股利(實際支付款項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非股票股利) 貸:銀行存款
(2)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現金股利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3)資産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變動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 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4)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支付交易費用沖減銀行存款) 貸: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盈餘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同時:
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盈餘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或相反分錄 B.債券投資
(1)取得時
借:其他債權投資———成本(面值)
———利息調整(差額,可能在貸方) 應收利息/其他債權投資———應計利息貸:銀行存款(含交易費用)
(2)資産負債表日計算利息
借:應收利息/其他債權投資———應計利息 貸:投資收益(攤餘成本×實際利率)
其他債權投資———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貸方)
(3)資産負債表日公允價值變動
借: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4)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支付交易費用沖減銀行存款) 貸:其他債權投資———成本
———應計利息
———利息調整(可借可貸)
———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收益(可借可貸) 同時:
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投資收益或相反分錄
6.金融資産減值損失的會計處理借:信用減值損失 貸:貸款減值準備壞賬準備
合同減值準備
債權投資減值準備預計負債
其他綜合收益(其他債權投資的減值準備)
7.以攤餘成本計量且不屬于任何套期關系的一部分的金融負債所産生的利得或損失,應當在終止确認時計入當期損益或在按照實際利率法攤銷時計入相關期間損益。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1)發行債券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債券———面值
———利息調整(支付發行費用應沖減債券成本,反映在此科目;溢價發行貸、折價借)
(2)期末計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制造費用、研發支出(資本化)、财務費用(費用化,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率) 貸:應付利息(分期付息債券利息———名義利息) 應付債券———應計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利息調整(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差額)
(3)到期歸還本金和利息借:應付債券———面值
———應計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利息合計)
———應付利息(分期付息債券的最後一期利息)貸:銀行存款
第八章 職工薪酬與借款費用
1.一般短期薪酬的确認和計量
(1)貨币性短期薪酬
借:生産成本(生産工人)
制造費用(車間管理工人) 管理費用(行政管理人員) 銷售費用(銷售人員) 在建工程(基建人員) 研發支出(研發人員)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職工福利
———社會保險
———住房公積金
———工會經費
———職工教育經費
(2)以自産産品發放給職工作為福利
A.決定發放時(公允價值 銷項稅額) 借:生産成本(生産工人)
制造費用(車間管理工人) 管理費用(行政管理人員) 銷售費用(銷售人員) 在建工程(基建人員) 研發支出(研發人員)
貸: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币性福利
B.實際發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币性福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3)以外購商品發放給職工作為福利
A.購入商品時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B.決定發放時
借:生産成本(生産工人)
制造費用(車間管理工人) 管理費用(行政管理人員) 銷售費用(銷售人員) 在建工程(基建人員) 研發支出(研發人員)
貸: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币性福利
C.實際發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一非貨币性福利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辭退福利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辭退福利
3.長期借款
(1)借入長期借款借:銀行存款 長期借款———利息調整(交易費用、補償性餘額、利息攤銷) 貸:長期借款———本金
(2)資産負債表日
借:在建工程、制造費用、研發支出(資本化)、财務費用(費用化,期初攤餘成本×實際利率)
貸:應付利息(借款合同金額×合同利率)
長期借款———應計利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利息調整(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差額)
(3)歸還借款
借:長期借款———本金
———利息調整貸:銀行存款
第九章 或有事項
1.未決訴訟或未決仲裁
(1)判決前預計
借:管理費用(訴訟費)
營業外支出(預計賠償支出) 貸:預計負債
(2)判決後計提
借:營業外支出(補償款>預計賠償支出) 預計負債(已實現)
貸:其他應付款(各項賠款尚未支出)
(3)各項賠款和前欠款支付借:其他應付款
應付賬款(償還前欠款) 貸:銀行存款
2.債務擔保
借:營業外支出(擔保損失) 貸:預計負債
3.基本确定從第三方得到補償借:其他應收款
貸:營業外支出
4.産品質量保證
(1)計提保修費
借:銷售費用———産品質量保證
貸:預計負債———産品質量保證
(2)實際發生時
借:預計負債———産品質量保證
貸: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人工費用)
5.因重組計劃影響利潤總額
(1)影響營業外支出———撤銷租賃合同支付違約金借:營業外支出 貸:預計負債
(2)影響管理費用———因辭退員工支付補償款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3)影響資産減值損失———處置固定資産發生減值損失(非重組直接指出) 借:資産減值損失貸:固定資産減值準備
第十章 收入
一、附有銷售退回條款的銷售
1.在客戶取得商品控制權時确認收入,同時按照預期銷售退回的金額确認負債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預計負債——應付退貨款借:主營業務成本 應收退貨成本 貸:庫存商品
2.資産負債表日,重新估計未來銷售退回情況,并據此調整收入金額
貸:應收退貨成本
3.發生退回時的處理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預計負債——應付退貨款 貸:應收退貨成本 主營業務收入 銀行存款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收退貨成本
中
貸:主營業務收入(按照分攤至商品的交易價格)合同負債(按照分攤至商品的交易價格)客戶行使選擇權時,比如兌換積分時:借:合同負債
貸:主營業務收入(以客戶兌換的積分數占預期将兌換的積分總數的比例為基礎确認的收入)三、附有質量保證條款的銷售
1.銷售商品時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合同負債(按照質量保證服務的市價)
2.提供質量保證服務的期間
應當在延保期間根據延保服務進度确認為收入借:合同負債
貸:主營業務收入
四、企業因存在與客戶的遠期安排而 負有回購義務或企業享有回購權利
(1)回購價格不低于原售價(融資交易) 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實際收到的款項) 貸:其他應付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額) 若商品已經發出,同時編制以下分錄: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回購期間按期計提利息
借:财務費用[(回購價-原售價 /回購期] 貸:其他應付款回購商品時
借:其他應付款(回購價) 财務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借:庫存商品
貸:發出商品
(2)回購價格低于原售價,屬于租賃交易,按租賃準則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一章 政府補助一、與資産相關的政府補助總額法:取得時:
借:銀行存款(或XX資産)
貸:遞延收益攤銷時:
借:遞延收益
貸:其他收益或營業外收入淨額法
将政府補助沖減相關資産賬面價值收到非貨币性資産時:
借:相關資産科目 貸:遞延收益
在資産使用壽命内按合理、系統的方法分期計入損益:借:遞延收益
貸:其他收益
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類型 總額法 淨額法補償以後期間成本 收到補助資金時 借:銀行存款 借:銀行存款等 費用或損失 貸:遞延收益 貸:遞延收益
成本費用或損失發生時 借:遞延收益等 貸:其他收益(與日常活動相關) 借:遞延收益等 貸:生産成本、管理費用 營業外收入(與日常活動無關) 營業外支出等補償已發生的成本費用或損失 借:銀行存款等 借:銀行存款等
貸:其他收益(與日常活動相關) 貸:生産成本、管理費用 營業外收入(與日常活動無關) 營業外支出等
債務重組方式
1.以金融資産清償債務
(債權人受讓金融資産)
2.以非金融資産清償債務
(債權人受讓非金融資産)
3.債務人将債務轉為權益工具
債權人的會計處理借:庫存現金/銀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資産(公允價值)/債權投資/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 交易費用)/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 交易費用) 投資收益(交易性金融資産發生的交易費用) 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等 銀行存款(支付的交易費用) 投資收益(差額,或在借方)借:固定資産等(放棄債權公允價值允許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直接相關
稅費)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壞賬準備
貸:應收賬款等
銀行存款(支付的直接相關稅費)
投資收益(放棄債權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或在借方)借:長期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産/其
他權益工具投資等
投資收益(交易性金融資産發生的交易費用) 壞賬準備貸:應收賬款等
銀行存款(支付的交易費用) 投資收益(差額,或在借方)債務人的會計處理借:應付賬款(賬面價值)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資産/債權投資/其他債權投資/其
他權益工具投資(賬面價值)
投資收益(差額,或在借方)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投資收益(其他債權投資産生的其他綜合收益結轉)
留存收益(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産生的其他綜合收益結轉)或作相反分錄借:應付賬款等
貸:庫存商品、固定資産清理
(轉讓資産的賬面價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額)
其他收益——債務重組收益(差額)
借:應付賬款(清償債務賬面價值) 貸:股本(面值)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或所清償債務公允價值與面值的差額)投資收益(差額,或在借方)
第十三章 債務重組
第十六章 租賃一、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一)初始計量
1.租賃負債的初始計量金額
借:使用權資産
租賃負債——未确認融資費用 貸:租賃負債——租賃付款額
2.在租賃期開始日或之前支付的租賃付款額;存在租賃激勵的,應扣除已享受的租賃激勵相關金額借:使用權資産 貸:預付賬款等[租賃期開始日或之前支付的租賃付款額(扣除已享受的租賃激勵)]
3.承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借:使用權資産 貸:銀行存款(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
4.承租人為拆卸即移除租賃資産、複原租賃資産所在場地或将租賃資産恢複至租賃條款約定狀态預計将發生的成本。前述成本屬于為生産存貨而發生的,适用《企業會計準則第号——存貨》借:使用權資産
貸:預計負債(按預計将發生的拆卸及移除租賃資産、複原租賃資産所在場地或将租賃資産恢複至租賃條款約定狀态等成本的現值
(二)後續計量
1.确認租賃負債的利息時,增加租賃負債的賬面金額借:财務費用/在建工程等 貸:租賃負債——未确認融資費用
2.支付租賃付款額時,減少租賃負債的賬面金額借:租賃負債——租賃付款額 貸:銀行存款
3.因重估或租賃變更等原因導緻租賃付款額發生變動時,重新計量租賃負債的賬面價值
借:使用權資産
租賃負債——未确認融資費用 貸:租賃負債——租賃付款額
借:租賃負債——租賃付款額(按租賃付款額的減少額) 貸:使用權資産(按租賃付款額的減少額)
租賃負債——未确認融資費用(差額)
(三)使用權資産的後續計量計提折舊:
借: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
貸:使用權資産累計折舊計提減值:
借:資産減值損失
貸:使用權資産減值準備
二、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一)初始計量 1.租賃期開始日
借:應收融資租賃款——租賃收款額(按尚未收到的租賃收款額)
——未擔保餘值(按預計租賃期結束時的未擔保餘值) 銀行存款(按已經收取的租賃款)
貸:融資租賃資産(按融資租賃方式租出資産的賬面價值) 銀行存款(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
資産處置損益(租出資産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也可能在借方)應收融資租賃款——未實現融資收益(差額)
2.租賃保證金(以收到租賃保證金為租賃合同生效條件)的會計處理
貸:其他應付款——租賃保證金
借:其他應付款——租賃保證金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
(二)後續計量
1.出租人應當按照固定的周期性利率計算并确認租賃期内各個期間的利息收入借:應收融資租賃款——未實現融資收益 貸:租賃收入——利息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等
2.出租人收到租賃收款額時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租賃收款額三、特殊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
(一)轉租賃(分類為融資租賃的)轉租賃前:
借:使用權資産
租賃負債——未确認融資費用 貸:租賃負債——租賃付款額借:财務費用等
貸:租賃負債——未确認融資費用
借:租賃負債——租賃付款額 貸:銀行存款借:管理費用等
貸:使用權資産累計折舊轉租賃時:借:銀行存款
應收融資租賃款——租賃收款額 使用權資産累計折舊(二)生産商或經銷商出租人的融資租賃借:應收融資租賃款——租賃收款額
貸:主營業務收入(租賃資産公允價值與租賃收款額按市場利率折現的現值兩者孰低确認收入)應收融資租賃款——未實現融資收益
借:主營業務成本(租賃資産賬面價值扣除未擔保餘值的現值後的餘額結轉銷售成本) 應收融資租賃款
貸:庫存商品
借:銷售費用(融資租賃所發生的成本) 貸:銀行存款
第十七章 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産、處置組和終止經營
劃分為持有待售類别時
1.将各類資産的賬面價值轉入持有待售資産(以固定資産為例)借:持有待售資産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産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産
2.将負債的賬面價值轉入持有待售負債(以應付賬款為例)借:應付賬款
貸:持有待售負債
3.比較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減去出售費用後的淨額如果賬面價值大于其公允價值減去出售費用後的淨額借:資産減值損失 貸:持有待售資産減值準備
第十八章 企業合并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借:長期股權投資(合并日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在最終控制方合并财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份額 最終控制方收購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譽)
應收股利(享有被投資單位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貸:有關資産、負債(支付的合并對價的賬面價值)實收資本或股本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倒擠)
資本公積
其他綜合收益 盈餘公積
未分配利潤
貸:長期股權投資少數股東權益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購買日合并财務報表的編制
1.将子公司各項資産、負債由賬面價值調整到公允價值以固定資産為例,假定固定資産的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借:固定資産
貸:資本公積 2.确認遞延所得稅
借:資本公積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3.購買日抵消分錄:
借:股本
資本公積
其他綜合收益 盈餘公積 未分配利潤
商譽(借方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少數股東權益
第十九章 财務報告
一、按權益法調整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調整一: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如有負商譽: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留存收益(如調整當年的,則貸“營業外收入”)調整二:被投資方分紅的調整
借:投資收益(當年分紅的調整)
未分配利潤(以前年度分紅的調整)
貸:長期股權投資
調整三:被投資方盈虧的調整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當年盈餘的調整)
未分配利潤(以前年度盈餘的調整)如為虧損,則反之
如果是非同一控制的背景,需以子公司按公允口徑算得的淨利潤為調整依據調整四:被投資方其他綜合收益的影響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其他綜合收益或相反分錄
調整五:被投資方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的影響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資本公積或相反分錄
二、内部投資的抵消
1.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抵消借:實收資本(股本) 資本公積
其他綜合收益
盈餘公積
未分配利潤——年末 商譽
貸:長期股權投資(母公司對該特定子公司投資的賬面餘額 成本法轉權益法的調整數)少數股東權益(用修正後的子公司所有者權益×少數股東持股比例)
1.母公司的投資收益與子公司利潤分配的抵消
借:投資收益[子公司淨利潤(非同一控制下需調整至公允口徑)×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數股東損益[子公司淨利潤(非同一控制下需調整至公允口徑)×少數股東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潤——年初 貸:提取盈餘公積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未分配利潤——年末三、債權債務的抵消
借:應付賬款
貸:應收賬款
根據期初内部應收賬款已提過的壞賬準備做如下抵消:借:應收賬款
貸:未利潤分配——年初
根據當年内部應收賬款所計提或反沖壞賬準備的會計分錄,倒過來即為抵消分錄:借:應收賬款
貸:信用減值損失或者:
借:信用減值損失 貸:應收賬款
四、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處理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存貨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留存部分虛增成本:借:營業成本 貸:存貨
①先對上期多提的跌價準備進行反沖借:存貨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②對于本期末存貨跌價準備的處理,先站在個别公司角度認定應提或應沖金額,然後站在總集團角度再認定應提或應沖金額,兩項比較,補差即可。分錄如下:借:存貨
貸:資産減值損失或者:
借:資産減值損失 貸:存貨
五、内部固定資産交易的合并處理1.合并财務報表抵銷分錄: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固定資産借:固定資産——累計折舊 貸:管理費用
或者:
借:資産處置收益 貸:固定資産
借:固定資産——累計折舊 貸:管理費用
2.固定資産内部交易以後年度的抵消公式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2.使用壽命到期時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内部交易利潤)
貸:固定資産(内部交易利潤)
借:固定資産(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借:固定資産(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當期折舊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
3.超期使用時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内部交易利潤)
貸:固定資産(内部交易利潤)
借:固定資産(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4.提前清理時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内部交易利潤)
貸:資産處置收益(報廢毀損情況下則是營業外收支,下同)借:資産處置收益(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舊多計額)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借:資産處置收益(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當期折舊的多計額) 貸:管理費用
六、内部無形資産交易的合并處理(内容同固定資産)七、抵消分錄中所得稅問題
借:遞延所得稅資産 貸: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八、逆流交易産生的未實現内部交易收益的抵消處理借:少數股東權益
貸:少數股東損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