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一個醫者的本心,竭盡所能為求子路上的家庭,提供一點力所能及的幫助,若正好能為閱讀到的患者解惑、解難、解困,那便是我的意義所在。”
@馮春香醫生
文|馮春香
編輯|四川省生殖專科醫院
在家自測排卵期,可以通過幾種方式:1、月經周期;2、體溫;3、宮頸黏液
記錄月經周期,是有用的
關于記錄月經周期,有些小姐姐是比較糊塗的,記不住、不記得、不想記。如果想備孕或想避孕,那麼月經周期對你而言,是個重要的信息,别錯過。
建議用老式的台曆本或者筆記本做個記錄,一目了然,不用擔心會被洩露隐私。當然,有些朋友習慣通過電子産品來記錄。
月經周期的記錄能幫助朋友們了解自己月經周期的平均長度和排卵通常發生的大緻時間。有些小姐姐的周期是混亂的,如果記錄持續半年到1年,相對準确性更高。
月經周期,即兩次月經的第一天所間隔的時間。比如“親戚-大姨媽”上個月1号來,這個月1号來,其月經周期為30。
獲悉自己的平均周期長度,判斷是不是在22天-35天的範圍内。過短或過長,請及時就醫;還能大緻了解自身最有可能排卵的時間。
而且,黃體期一般很固定,為 14 天,也就是排卵後可以确定是否懷孕的時間。比如月經周期是 30 天,你可能在第 16 天(30 天- 14 天=第 16 天)排卵。
那麼,你的受孕窗口便介于第 12 天到第 17 天之間。如果你在這段時間内每隔一天進行一次性生活,排卵時就可能有精子準備好待命了。
前七後八,準嗎?
不過,有一個誤區,需要注意,普遍觀點是排卵發生在月經周期的正中間,比如說 28 天為一個周期的話,會在第14日排卵。
換成我們通俗的說法“前七後八”是安全期,即月經前7天和月經後8天不易懷孕,但并不準确。
之所以說并不完全這樣,因為僅有部分女性才會這樣,大多女性的排卵發生在月經周期中點之前或之後的四天内。同時,許多女性的月經周期也并不像她們認為的那樣規律。這就說明,排卵可能早得多,也可能會更晚。
因此,除了日曆記錄,還要觀察其他受孕迹象,如像體溫和宮頸的變化。
監測體溫
預估排卵的另一種方法是監測體溫。
隻有排卵發生了你的體溫才會上升,體溫不上升的話表示受孕窗口結束。排卵後,在完全放松的狀态下,基礎體溫會稍稍增加約0.5到1華氏度。
比如每天早上起床之前,使用測量基礎體溫的溫度計記錄基礎體溫,測試之前保持6小時以上的睡眠、别做任何動作(包括刷牙或上廁所),有動作就會影響體溫。
如果很難測定,也可以考慮用同樣的方式測量陰道溫度。
通常情況下,基礎體溫會在排卵時略有上升。稍高的溫度持續至少三天的話,你就可以認定已經排卵。如果能持續的實現長時間測定溫度(如六個月),小姐姐們就能對自己的排卵期規律有所掌握了。
在基礎體溫【上升前的兩三天内】是最容易受孕的。這就是想要寶寶、進行性生活的最佳時機。
但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體溫都會明顯上升。畢竟,發燒、喝酒、睡眠不足等會導緻基礎體溫監測出現誤差。但,這種辦法,經濟、簡單。
觀察宮頸變化
判斷最佳受孕時間,除了記錄月經周期、監測體溫,【宮頸口的觀察】為預估懷孕時機提供了第三條線索。
因為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宮頸黏液會有不同變化,可高度預測排卵。通常在生理期後的幾天,大多數女性陰道會感覺幹燥。如果月經周期較短,行經後不久就會有黏液,甚至可能帶血。
一般來說,等待排卵期,激素水平升高,黏液增多且有黏性,看起來透明、拉絲度高、濕滑,有點像生蛋清,濕潤且有彈性。這種特征利于精子通過宮頸,并促進精子達到完全成熟。
此類特征的黏液出現的最後一天,即到達“峰值”的這一天就是最容易受孕的一天。排卵通常發生在峰值出現的一兩天内。
最容易受孕的時機是感覺陰道潮濕、白帶濕滑且拉絲度高的時候,這些現象正是出現在排卵期附近。你注意到這些感覺和分泌物的日子也正是最佳的懷孕時機。
排卵後宮頸黏液通常變得更加渾濁,拉絲度差,最終可能消失,于是陰道區域會再次感到幹燥。
要确定規律,最好在排尿前每天檢查數次。用衛生紙從前到後擦拭,并記錄分泌物的顔色、濃度和感覺(幹、濕或滑)。此外,請注意陰道區域的幹燥、濕潤或潮濕的任何感覺。
這個方法并非适合每個人。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能夠察覺到陰道分泌物的變化,而且有些人并不想監測和記錄這些變化。
朋友們可以考慮同時使用這三種方法:在日曆上記錄生理期、感覺宮頸黏液的改變告知你排卵臨近。監測到基礎體溫略微持續上升,就是在告訴你排卵已經發生。
以上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自查且經濟、方便的方式;此外,可以購置排卵預測試紙盒以及前往醫院監測排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