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詩經邶風送别詩

詩經邶風送别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8 12:30:49

綠衣

綠兮衣兮,綠衣黃裡。

心之憂矣,曷(hé)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cháng)。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rǔ)所治兮。

我思古(gù)人,俾(bǐ)無訧(yóu)兮。

絺(chī)兮绤(xì)兮,凄其以風。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詩經邶風送别詩(詩經-邶風-綠衣)1

衣、裡、裳:上曰衣,下曰裳;外曰衣,内曰裡。

曷維其已:何時能停止憂傷。曷,何。已,止。

:可通“忘”,完全忘懷義。

古人:故人,指亡妻。

:使。

:同“尤”,過失,引申為怨望,即懷念亡婦,使我無怨望。

:細葛布。

:粗葛布。

:涼意。


賞析

《綠衣》所哀悼的對象是亡故的妻子,詩人通過睹物思人的方式表達出對亡故妻子的思念之情。這是在哀悼詩中最為常見到的一種方式,也是最容易引起人們感情共鳴的方式。

睹物思人,往事曆曆在目,從缫絲到織染成衣,皆所思之人一手制成。秋日凄風來臨,檢點裳衣,思念故去之人,可使人減欲寡過。

《孔子詩論》說:“《綠衣》之憂,思古人也。”“古”可以解作“故”,也是思念亡妻的證據。

姚際恒《詩經通論》:“先從綠衣言黃裡,又從綠衣言絲,又從絲言絺绤,似乎無頭無緒,卻又若斷若連,最足令人尋繹。”

《綠衣》是後世悼亡詩的開山之作,它在中國文學史上有着十分巨大的影響力,為古往今來的悼念詩奠定了基調。

最廣為流傳的要數蘇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鬓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這是蘇轼懷念自己的結發妻子王弗的。你已經離開有十年了,但是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刻,忽然就想到你曾經在小軒窗梳妝的樣子,道盡了陰陽兩隔無法跨越的思念。

詩經邶風送别詩(詩經-邶風-綠衣)2

陸遊心中的痛永遠是唐婉,他在《沈園》寫到“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複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此時距沈園邂逅唐氏已四十餘年,但缱绻之情絲毫未減,反而曆久彌深。

詩經邶風送别詩(詩經-邶風-綠衣)3

元稹《遣悲懷·其三》寫到:“惟将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斯人已逝,徹夜難眠,這樣也抵不了曾經你的不快樂。他的《離思》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因為有了你,其他人在我眼裡不過爾爾。

詩經邶風送别詩(詩經-邶風-綠衣)4

歸有光《項脊軒志》言:“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讀起來是平淡的句子,但是卻透露着揮之不去的憂傷。風吹過枇杷樹的沙沙聲,是否是你的低喃······

詩經邶風送别詩(詩經-邶風-綠衣)5

枇杷樹

人說,最親的人離開了,最深沉最沉痛的時刻往往不是剛剛失去的時候,而是在某一天的某個時刻,忽然想起來過去以及假設的現在和将來,這個人的音容笑貌,忽然而至的悲傷會将你淹沒。

有時候最痛的感覺不是轟轟烈烈,那樣炙熱的情緒夾雜了太多的情緒。就像歸有光寫的那樣,歲月靜好之時,你已不在身邊,最平常的一件事物,讓時間有了度量,讓思念變得可見。

初聞不解詞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詩經邶風送别詩(詩經-邶風-綠衣)6

本文由三歲原創,歡迎關注,和您一起看書識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