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金庸武俠裡的地點

金庸武俠裡的地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03:40:45

令狐沖和任盈盈初次相遇在洛陽城,喬峰和馬夫人的交集始于洛陽城,情場失意的段譽曾在洛陽城與白馬寺方丈談經論道……10月30日,筆名為“金庸”的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镛逝世,享年94歲。在他創作的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俠小說中,有很多故事都發生在洛陽城。

金庸武俠裡的地點(金庸的洛陽江湖)1

金庸手書對聯概括了他的十四部武俠小說(資料圖片)

金庸武俠裡的地點(金庸的洛陽江湖)2

金庸(資料圖片)

《笑傲江湖》

洛陽城東綠竹巷,令狐沖初見任盈盈

在天涯論壇上,曾有一個帖子《都來說說金庸小說中的洛陽城啥樣吧》,衆多網友暢談金庸小說中的洛陽城。在另一個網絡論壇上,網友發起的關于金庸小說中的城市排行中,洛陽和西安票數遙遙領先,不分伯仲。

有人做過統計,僅以《笑傲江湖》為例,書中就出現60多次“洛陽”。

“綠竹巷位于洛陽城東城,是一條窄窄的巷子。巷子盡頭,好大一片綠竹叢,迎風搖曳,雅緻天然,内中有五間小舍,左二右三,均以粗竹子架成。舍内桌椅幾榻,無一而非竹制,牆上懸着一幅墨竹,筆勢縱橫,墨迹淋漓,頗有森森之意。桌上放着一具瑤琴,一管洞箫。小巷中一片清涼甯靜,和外面的洛陽城宛然是兩個世界。”在《笑傲江湖》中,金大俠對綠竹巷進行了詳細描寫。綠竹巷是小說中男主角令狐沖和女主角任盈盈第一次見面的地方。

在《笑傲江湖》第十三章“學琴”中,有這樣一段對洛陽城的描述:“洛陽是曆代皇帝之都,規模宏偉,市肆卻不甚繁華。令狐沖識字不多,于古代史事所知有限,見到洛陽城内種種名勝古迹,茫然不明來曆,看得毫無興味。”

不過這并不重要,一個失意的男子,一個化妝成婆婆的魔教聖姑,在洛陽城東綠竹巷相遇,兩個人一起品茶、彈琴,好不風雅。最後臨别之際,任盈盈過了良久良久,才輕聲說道:“江湖風波險惡,多多保重。”這一句話,為後來發生的那麼多驚心動魄的故事,做了一個深情的注腳。

除了男女主角的相遇,在《笑傲江湖》的洛陽城裡還發生了很多故事。小說中的一個悲劇人物林平之,外公家便在這裡;華山派衆人在洛陽城的種種遭遇,也成為令狐沖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天龍八部》

洛陽百花會,馬夫人因妒生恨陷害喬峰

和令狐沖與任盈盈比翼雙飛的《笑傲江湖》相比,《天龍八部》中的洛陽城則多了一分肅殺之意。

那年,丐幫在洛陽開百花會。馬夫人作為這個天下第一大幫派副幫主的夫人,跟着丈夫馬大元前來參會,因過人的美貌,她所到之處無不成為衆人矚目的焦點。

書中是這樣寫的:“恁他是多出名的英雄好漢,都要從頭至腳向我細細打量。有些德高望重之人,就算不敢向我正視,乘旁人不覺,總還是向我偷偷地瞧上幾眼。”

然而,芸芸衆生中,偏偏有個人對她一眼不瞧,這個人便是丐幫幫主喬峰。這激起了早已習慣于萬衆矚目的馬夫人的鬥志。書中寫道:“馬夫人惡狠狠地道: ‘洛陽百花會中,男子漢以你居首,女子自然以我為第一。你竟不向我好好的瞧上幾眼,我再自負美貌,又有什麼用?那一千多人便再為我神魂颠倒,我心裡又怎能舒服?’”

在《天龍八部》中,還出現了白馬寺。另一位男主角段譽因為想邂逅心心念念的王語嫣,在河南遊曆時來到洛陽白馬寺,與方丈談經論道,有了另一番故事。

《書劍恩仇錄》

“關東六魔”第三魔焦文期,在洛陽韓家學得鐵琵琶手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創作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1955年連載于香港《新晚報》。

在書中第一回中,出現“關東六魔”之三的焦文期。他是洛陽韓家鐵琵琶手弟子,擅長鐵琵琶手和琵琶釘暗器,第一回剛出場,便死在武當名宿“錦裡針”陸菲青手下。這個情節成為書中後文很多事端的開始。

小說中另外一個人物韓文沖,是洛陽韓家鐵琵琶傳人,也是紅花會十一當家駱冰所騎的白馬的主人。他見識過紅花會群雄和陸菲青、周仲英等人高深武功之後心灰意冷,隐居避世。

小說第四回中寫道:“駱冰心想:‘焦文期是洛陽鐵琵琶韓家門弟子,江湖上傳言,說他為紅花會所殺,其實哪裡有此事?總舵主本派十四弟前赴洛陽,去解明這個過節,以免代人受過……’”

在小說第十二回、第十三回等章節中,也出現了洛陽城。這些情節都圍繞着焦文期死後的事展開,各路人馬悉數登場,江湖兒女肆意恩仇……

《鹿鼎記》

曆史上真實存在的《四十二章經》,翻譯于白馬寺

《鹿鼎記》是金庸的封筆之作。與金庸同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曾稱《鹿鼎記》為金庸最好的一部武俠小說。

在這部小說中,有一條重要的線索,那就是男主角韋小寶集齊了清朝八旗旗主人手一本的佛經,叫《四十二章經》。這部經書裡藏着一個天大的秘密——清朝老祖宗留的寶藏。寶藏藏在鹿鼎山,在書中這裡被描寫成清朝的“龍脈”,而即便得知了這個秘密的韋小寶,也沒有因為地下的财寶去掘這個“龍脈”,算是很講義氣了。

其實,書中的《四十二章經》在曆史上是真實存在的。這是傳入中國的第一部佛經,在白馬寺被翻譯出來。

去過白馬寺的人都知道,寺中有座清涼台。清涼台原是漢明帝少時讀書乘涼之處,後為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譯經之所。白馬寺最後一個大殿毗盧殿就在清涼台。

毗盧殿的後壁鑲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經》,這部經書簡明介紹了佛教基本思想,一般認為是最早的漢譯佛經,由攝摩騰、竺法蘭翻譯。

延伸閱讀 字字如金 快意恩仇——金庸小說經典語錄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射雕英雄傳》

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麼好。

——《倚天屠龍記》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倚天屠龍記》

天地四方為江湖,世人聰明反糊塗。名利場上風浪起,赢到頭來卻是輸。

——《俠客行》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魂歸來兮,哀我何悲。

——《天龍八部》

世上最寶貴之物,乃是兩心相悅的真正情愛,決非價值連城的寶藏。

——《雪山飛狐》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恨不知所終,一笑而泯。

——《笑傲江湖》

情深意真,豈在醜俊?千山萬水,苦随君行。

——《書劍恩仇錄》

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白馬嘯西風》

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離合,亦複如斯。

——《神雕俠侶》

做人要能瞎蒙,就瞎蒙,生活盡量放輕松。

——《鹿鼎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