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世界第一枚蝦琥珀細節照 采訪對象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今天,一塊包裹着2200萬年前世界首枚水生蝦的琥珀亮相。我國科學家團隊宣布,這是世界範圍内,首次在琥珀中發現水生生物蝦類标本,并揭示了一個前所未知的物種。
研究團隊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陳睿博士,南開大學黃大衛教授、肖金花教授,蔔文俊教授等人,以及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李新正研究員組成。有關這枚蝦琥珀的專業研究論文已于10月底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刊物《科學報道》上。
這枚“琥珀蝦”來自位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地區,琥珀産區為墨西哥東南部恰帕斯州,琥珀形成于中新世早期(約2280萬年前),也是世界上現存已知的唯一一枚真蝦類琥珀化石。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也對此枚琥珀進行了寶石學常規測試和紅外光譜測試,顯示是未經人工處理的天然墨西哥琥珀,其中的水生生物蝦類包體完整自然,實屬罕見。
圖說:陳睿博士手持蝦琥珀樣本
琥珀發現“非常偶然”
2018年夏天,陳睿帶領團隊對一批墨西哥琥珀原石進行打磨。其中之一就是這塊長寬均接近9厘米、重達上百克的琥珀。剛拿到這枚琥珀的時候,初步判斷體積大,有蟲的可能性也大。但是拿着強光手電初步觀察時,琥珀内似乎沒有明顯可見的昆蟲。正當陳睿感覺遺憾之際,突然注意到琥珀邊緣有類似“小蟲子”形态進入視野。它看起來似乎又不像蟲子,帶着科學家的敏感和興奮,他馬上把琥珀拿到顯微鏡下仔細觀察,讓人吃驚的是,“小蟲子”竟然是一枚小蝦。
琥珀中發現水生生物究竟意味着什麼?黃大衛解釋說,陸生生物在琥珀中的出現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但水生生物保存于琥珀中則極其罕見。我們發現的這隻小蝦是世界上第一隻包含在琥珀中的真蝦物種,這為我們了解2200萬年前的墨西哥海灣的生态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寶貴證據。
這麼小的蝦科學家是如何準确識别它的身份呢?李新正介紹,通過觀察發現整個琥珀質地相對比較通透,标本的保存狀态較好,形态特征清晰可見,總體外觀與現生長臂蝦科物種非常相似。說明這種蝦并不是嚴格栖息于海底的、集群共生生活的個體小而粗壯的隐蝦亞科。除此之外,該蝦栖息于河口環境,體型細長且自由生活,說明屬于長臂蝦亞科。
該蝦的身體很多特征,也明确了它的類别——它具有近方形的頭胸甲,三鞭觸角,額劍單片具不可動背齒,鰓甲溝和鰓甲刺顯著,無肝刺;第二節腹部背闆側片覆蓋第一和第三節背闆側片等特征,因此被認為歸屬于長臂蝦屬。長臂蝦屬是世界性分布類群,但是化石記錄及其稀少,目前為止僅在意大利發現三個明确的化石标本。這三個化石的共同特點為缺少鰓甲溝和鰓甲刺,并且它們的沉積環境為濱海瀉湖。而墨西哥現生的長臂蝦屬物種均具鰓甲溝和鰓甲刺,分布于海相砂質泥灘、河口和淡水中。
蔔文俊介紹,此次發現的這隻長臂蝦生活在中新世早期的墨西哥紅樹林河口環境中,與現生物種同樣具有鰓甲溝和鰓甲刺。這是迄今為止最古老的栖息于河口環境中的長臂蝦,所以将其命名為河口長臂蝦。這樣,研究團隊為琥珀蝦定制了專屬的身份識别碼(真蝦下目:長臂蝦科:長臂蝦亞科:長臂蝦屬:河口長臂蝦)。
重建琥珀形成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發現的琥珀标本中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同時包含了一隻蝦,一片殘葉和一隻甲蟲幼蟲。
肖金花介紹,這次研究團隊重建了這枚琥珀的形成過程。在墨西哥東南部的雨季,天氣炎熱潮濕。琥珀蝦生活在紅樹林河口環境中,随着水位的急劇上升,潮汐帶着它和一隻年幼的甲蟲沖向了灘塗和更遠的陸地。最終,它們被沖到了一個被琥珀樹環繞的池塘邊,在充滿艱難險阻的長途跋涉中琥珀蝦失去了第二對步足,它的運動能力明顯下降或者已經死亡。由于琥珀樹樹脂的流量大,并且持續流動,以至于它們被包裹在樹脂中。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附着在琥珀樹上的甲蟲幼蟲被流動的樹脂包裹,樹脂繼續流動同時捕獲了由潮汐帶來的蝦。随後,樹脂繼續堆積并流入水中。雨季過後,池塘水位逐漸下降,最終幹涸,樹脂完全固化幹燥。“值得關注的是,我們不能完全排除琥珀蝦已經适應淡水生活的可能性。如果是這樣,那麼可能該蝦生活在池塘中,由于池塘幹涸造成蝦的暴露,之後樹脂流包裹了它和甲蟲幼蟲。經過數千萬年的地質作用,我們終于在一片琥珀中發現了它們。”肖金花說。琥珀蝦的發現支持了之前對墨西哥琥珀沉積環境的解釋,即這是一個受潮汐、河流和小溪影響的沿海洪泛平原,形成了由鹹水、淡水和陸生節肢動物組成的混合生物群落。
研究團隊表示,蝦琥珀的發現是人類首次在琥珀中找到真蝦,豐富了琥珀内含物的維度,彌補了琥珀中有蟹無蝦的空白,說明早期真蝦的物種多樣性和分布範圍也許遠遠超過我們目前的認知。同時該枚琥珀蝦也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古老的頭胸甲上具有鰓甲溝和鰓甲刺的真蝦,對真蝦類物種的适應性演化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并為水生生物從海洋環境向淡水環境過渡提供了珍貴的線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