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18:07:28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1

有細心的觀衆已經發現,《歌手·當打之年》取消了一個過去必備的元素——樂評人。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2

從第一季《我是歌手》開始,樂評人就是這個節目必備的要素之一。他們常常穿插在節目中,甚至作為整個表演開場推介歌手。

在早期的《我是歌手》裡,樂評人不僅僅是樂評人,還是觀衆代表,兩個角色合二為一了。

随着節目改版,這些樂評人有時候在現場聆聽。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3

有時候又在第二現場觀看電視。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4

樂評人,是《歌手》引入的最重要的第三方力量。觀衆對他們是有期待的,期待他們說出觀衆的心聲,又高于觀衆的心聲。

怎麼理解這句話?就是,樂評人需要表達作為觀衆的第一直覺,在現場聽,就是代表500位大衆聽審來說話。在後台看着電視聽,就是代表電視機前的觀衆說話。

節目對樂評人角色的每一次“微調整”,都有其必然的角色需要:他們要負責告訴大家,為什麼好?為什麼不好?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5

但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很少聽到為什麼不好。反倒是一些花式誇贊上了熱搜。

例如著名的山河老師,他描述一些歌手的表演時使用的溢美之詞,真是常人所難及。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6

既然節目裡的樂評人隻會高唱贊歌,節目外的樂評人就成功占領了更有價值的評論市場。

以“耳帝““音樂車禍現場”為代表的一批專業級和草根級的音樂博主,在音樂節目播出期間大受歡迎。不僅因為他們緊跟熱點,第一時間出評論,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評論中有褒也有“貶”。

從前年開始,“耳帝”宣布不再點評《中國好聲音》的表演,這與節目本身的影響力變化有關。

而今年,他再度宣布停止後續《歌手·當打之年》的點評,其中一個原因,是受粉絲情緒的影響。仿佛歌曲的遊戲,逐漸變成了粉絲占領價值高低的遊戲。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7

而與此同時,這一季節目裡,《歌手》的樂評人的角色再度缺失。上一次缺失的情況是2017年,但李健很好地替補了這個角色。

在參加《歌手2017》時,林憶蓮改編的《藍蓮花》​被他一口咬定:“藍蓮花開了”。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8

還曾點評别人的演唱有“憂傷的質量”。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9

類似的“非主流”點評戲份幾乎期期都有,一度超越了樂評人的作用。

有一種觀點認為,《歌手·當打之年》的奇襲叙事擠占了樂評的部分。也就是說,《當打之年》的遊戲性和競技性增強了,擠占了其他的叙事空間。受到影響的不止是樂評人,還有節目對音樂本身專業點評的部分。

事實證明,沒有樂評人的《歌手》,同樣成立。

這是一個殘酷的現狀:音樂評論員,真的沒有市場了嗎?

他們去哪了呢?

與此同時,另一檔節目《天賜的聲音》則以樂評人的點評為主要看點,話題不斷。

他們引入了《演員請就位》的賽制,在捉對合唱之後接受樂評人的點評,其中有魏雪漫這樣樂壇公認的前輩、有丁薇曾經的選秀評委,也有張大大這樣的主持人。

唯獨批評引起了所有人注意。最開始,觀衆以為丁太升一個人扮演“毒舌”的角色,後來大家發現,丁薇、張大大和DJ都要在這個舞台“唱白臉”。這才明白,原來《天賜的聲音》,一定要有“天賜的批評”,這就是節目的看點和核心。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10

甚至有的批評,即便是沒有這場表演,樂評人逮着歌手這個人評論,都是成立的。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11

批評之後,歌手也沒有更多機會進步,下一場就告别舞台,《天賜的聲音》到底是在點評什麼?是點評後天的磨合,還是先天的音色。

類似的情況在《全能星戰》《簽約歌手》都有發生過。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12

由于内在邏輯的不清晰,使這個原本希望用音樂評論增強專業性的節目,結果對歌手産生的“傷害”,大過驅使歌手進步的意義。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13

單看這些節目,批評都有點像是為了“節目效果”的刻意表演。但放眼整個音樂綜藝市場,你會發現這已經是難得的“負面解讀”。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14

某種意義上說,音樂節目不接受負面評論的大環境一定是不正常的。

但凡是一篇評論,都可以放在“正面——中性——負面”的價值坐标去考量。

《我是歌手》是絕對正面的,一場下來7首歌,沒有一位歌手有任何瑕疵。

那個時候的《中國好聲音》也是絕對正面的評論,每一期的素人歌手個頂個的都把金嗓子,能把那英唱到呐喊,把劉歡唱到流淚,把汪峰唱到巅峰……

這合理,但不稀奇。

長期以來,樂評人在這一價值光譜中扮演的角色都是正面的,這不隻是樂評人主動而為,也包括節目組出于成片考慮的篩選,該表揚的需要表揚,該批評的卻不批評。所以出現了一些“唱得好的誇上天、唱的不好的說人家很努力”的局面。

今天這個價值光譜在向“右”移動了,《中國好聲音》裡的一場生死PK戰,李榮浩“自曝“自己的學員存在幾個問題,說人家忘了一句詞,唱錯了一個音……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15

不刻意制造節目效果,也不為私心唱贊歌,這才是音樂點評的最佳境界。在這麼多場音樂遊戲中,隻有李榮浩,達到了“音樂超過比賽”的超然境界。

為什麼歌手最後一期瑕疵那麼多(這一季歌手的樂評人去哪了)16

在我看來,在這個連明星名字都得簡寫的時代,音樂節目的良性發展反而更加離不開樂評。

但,一定是獨立觀點、不依附節目效果的樂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