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勝防。”最近幾天,周女士的心又揪起了。
在剛剛結束的這個暑假,她每天都在為9歲女兒豆豆耍遊戲、刷抖音操心。眼看開學可以松一口氣,結果把豆豆從姥姥家接回來的她,卻發現豆豆又掌握了很多遊戲的新玩法,刷抖音視頻的時間也增加了。
周女士很無奈,老家很多小孩對各種電子産品輕車熟路,家長們也并不知道怎樣解決。豆豆每回一次老家,朋友們就會推薦她很多“新玩法”。
騰訊成長守護平台、抖音未成年人保護工具……多款遊戲娛樂軟件都把防沉迷功能作為産品亮點。但由于各種原因,仍然有很多家長并未使用這些功能。
圖片來源:東方IC
一問:娃娃為啥耍?有空就想打,家長沒辦法
“一想到娃娃終于開學了,心裡本身松了口氣,但昨天看到的一幕又讓我的心揪起。”31日,周女士告訴記者,前幾天從老家回成都後,女兒豆豆玩遊戲、刷抖音的時間明顯增加。
在周女士老家,有些家長外出工作、有些工作太忙,并沒有太多精力對孩子貼身管教,而孩子們自然而然開始沉迷于打遊戲、刷視頻。
“中午做完作業後、下午上輔導班前,稍微有空就想耍遊戲。”豆豆坦言,當媽媽開會的時候、家人睡午覺的時候……一鑽到空子的她就會耍遊戲、刷抖音。
和豆豆一樣,記者詢問多名青少年,他們均表示要緊事做完後,遊戲就成了最有吸引力的事物,空閑時間越多,玩的時間就越多。如果沒有其它的消遣方式,就“一上午都在耍遊戲、刷抖音。”
騰訊遊戲“王者榮耀”的健康系統中,“12周歲及以下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時,12周歲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時”。騰訊的成長守護平台,覆蓋了其旗下超過200款遊戲産品,家長均可以通過平台對未成年人子女的相應遊戲行為進行管理。
在抖音平台開通未成年人保護工具的時間鎖功能後,單日使用時長超過2小時,則需要輸入密碼才能繼續使用。
理論上,在家長使用了防沉迷功能、孩子沒有試圖破解的前提下,青少年一上午都在玩一款遊戲或刷抖音的情況并不會出現。但在記者随機采訪的8名家長中,有5名家長表示并不知道防沉迷工具。未成年子女有較嚴重沉迷現象的2名家長,均未聽說過防沉迷工具。
騰訊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騰訊采用了線上傳播、廣告投放、客服專線等多種渠道對外告知防沉迷相關工作進展及使用入口,同時也通過媒體報道幫助更多父母了解騰訊未成年保護措施。
抖音工作人員則向記者表示,已經通過媒體、站外官方賬号、站内通知等各種方式告知用戶相關的防沉迷措施。
家長們則認為,平常并不會主動關注商家的官方賬号等,要想提升家長對工具的知曉率,應該在遊戲打開界面的顯著位置對工及其使用方法進行介紹。“而最有效的方法,是不管父母如何,遊戲開發商都能準确對未成年用戶的遊戲行為進行判斷。”
二問:開發商做了啥?防沉迷工具還能更進一步
31日下午,記者以關鍵詞“青少年”“未成年”“工具”“沉迷”等關鍵詞在抖音官方微博搜索,在其總計1963條微博中,1條與防沉迷直接相關,但并未提及未成年人保護工具的入口和使用辦法。
搜索“抖音短視頻”“抖音短視頻APP”公衆号中的内容,與微博大同小異。在抖音官網,記者未發現防沉迷工具的相關提示。
要打開抖音的未成年人保護工具,需要在APP中依次點擊“我”“設置(右上角的三小點)”“未成年人保護工具”三個步驟。“三個小點放在那麼邊緣的位置,很難一眼看到。即使看到了,我也并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周女士在為女兒開啟保護工具時,花了好幾分鐘才找到入口。
而即使開啟了未成年人保護工具,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記者在抖音中開啟未成年人保護工具中的青少年模式後,仍然在刷視頻時刷到了衣着暴露女子泳池戲水的視頻。
1名使用了遊戲防沉迷功能的家長表示,防沉迷系統确實有一定效果。但未成年用戶仍舊可以通過其它方式,非常便捷地解除自己受到的限制。
記者以“破解防沉迷”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搜索出類似“王者榮耀解除防沉迷”的QQ群數量為171個。随機咨詢了幾名賣家,記者得知30元左右就能為一個未成年遊戲賬号解除限制。其中一名賣家提供的手機短信截圖顯示,在8月9日,其至少成功幫助2個未成年賬戶解除了王者榮耀未成年防沉迷系統的限制。
記者再以“賭博”“ICO”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顯示搜索出的QQ群數量均為0個。
針對廣為诟病的“使用别人身份證即可用成年人身份登錄遊戲”的問題,有玩家表示增加人臉識别流程就可解決。記者就此咨詢騰訊方面,工作人員表示騰訊已開始着手進行相關技術儲備,會盡快推動具體應用落地。“但由于遊戲用戶體量較大、新技術的應用還不完備、對用戶隐私權的考慮等諸多因素,各項工作推進需要一個過程。”
而家長反映的1—2小時的時間限制過長和标準依據等,抖音工作人員說,“目前正升級時間鎖功能,支持用戶自主設定時長,将于近期上線。”騰訊方面則表示在移動遊戲領域,主管部門對手遊防沉迷系統一直未作強制要求,騰訊“王者榮耀”健康系統的時限,是基于用戶調研及吸收社會各界意見後而制定的。
三問:家長怎麼辦?抱怨之外要行動
“最多的時候,娃娃一天要在遊戲、視頻軟件上花4、5個小時。”周女士的同學王先生抱怨到,他本人并不知道這些遊戲軟件擁有防沉迷功能,更沒有使用過這些功能。在記者随機采訪的8名家長中,全部都抱怨過電子産品給孩子帶來的危害,但知道防沉迷功能的隻有3名,使用該功能的隻有1名。
周女士表示自己不知從哪聽說過防沉迷功能,曾經嘗試過使用,但幾次嘗試都“摸不倒火門”,最終放棄,采取了“自己看”的土辦法。事實上,直接在搜索軟件查詢遊戲、軟件防沉迷工具的使用方法,網上都有較為詳細的解釋。
其他家長則沒有主動去了解是否有防沉迷工具。
“我們平時經常帶兒子參加戶外活動、體育活動和才藝學習。”肖女士坦言,并沒有限制兒子使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玩遊戲,但兒子也并不沉迷,玩得最長的一次也沒超過1小時。在她眼裡,家長的陪伴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現實世界比虛拟世界精彩,喊他耍遊戲他也不得耍撒!”
跟家長交流後記者發現,未成年子女并未沉迷電子産品的6名家長,使用的辦法均不是一刀切的“堵”,而是有所引導的“疏”。他們認為最有效的防沉迷辦法為“制定規則”“習慣培養”“家長陪伴”“培養更多興趣愛好”等,而這些方法均需要由家長來執行。
成都商報客戶端實習記者 張超
編輯 李飛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