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科考隊員在架設自動氣象站。 新華社特約記者 索朗多吉攝 圖②:珠峰登山大本營。 圖③:科研人員在施放探空氣球。 新華社記者 孫 非攝
核心閱讀
今年5月,“巅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在西藏珠峰地區開展,這是第二次青藏科考啟動以來,學科覆蓋面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采用的儀器設備最先進的綜合性科考。此次珠峰科考取得了多項新紀錄,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完成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站的架設,後續還将開展更多科研項目。
5月的珠穆朗瑪峰格外熱鬧。
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人員、登山隊員,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标集聚在海拔5000多米的珠峰大本營——“巅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正在西藏珠峰地區開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聯合西藏登山隊實施此次科考。
據介紹,本次科考組織了5支科考分隊的16個科考小組270餘名科考隊員參加,是第二次青藏科考自2017年啟動以來,學科覆蓋面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采用的儀器設備最先進的綜合性科考。
探 索
60餘年累計開展超過6次珠峰科考,設備逐漸升級
西風—季風協同作用、亞洲水塔變化、生态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人類活動變化、地球動力學勘測……本次珠峰科考涉及5項核心任務,均與珠峰區域獨特的地理特征有關。“此次珠峰科考計劃首次應用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協同考察研究珠峰地區六大圈層的垂直變化特征和相互作用機理,揭秘氣候變暖背景下珠峰極高海拔區環境變化規律、溫室氣體濃度變化特征及生态系統碳彙功能、人類對極端環境的适應特征,實現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新突破,提出珠峰自然保護創新科學方案。”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隊長姚檀棟介紹。
探索珠峰,一直是青藏高原科學研究的重要任務。早在1959年,中國科學院和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組織了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科學考察隊。46名來自氣象、地質、地貌、測量、水文、植物、動物等7個專業的科學工作者,在涉及珠穆朗瑪峰東、北、西三面約7000平方千米、海拔2500米至6500米的區域内開展科學考察,填補了世界最高峰地區科考上的空白。
那時,儀器設備、觀測手段都很落後。資料顯示,當時的科學家們在大本營設立氣象百葉箱、在中絨布冰川用簡陋的儀器觀察地形地貌、在冰面打孔觀測冰川的流動速度……一張張曆史圖片,顯示出艱苦的科考環境,也标志着中國科學家一步步填補在珠峰區域開展科考工作的空白。
這些年來,中國科學家在珠峰區域累計開展了超過6次科考活動。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在珠峰地區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地層剖面系統;1975年,科考隊第一次認識了珠峰地區大氣和環境的本底狀況;2005年,科學家對珠峰的大氣物理、大氣化學、冰川及水文、生态與環境等問題進行了研究;2016年,科考隊員對珠峰地區開展了氣候環境和人文動态等綜合科學考察……
60餘年積澱,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和科技進步,支撐了科考裝備升級。據介紹,無人機、無人船、探空氣球和飛艇等,都已應用于此次科考。“珠峰科考實際上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要内容,我們已籌劃多年。從科學角度來講,青藏高原氣候環境變化對世界其他地區而言,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姚檀棟說。
登 頂
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架設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
順利沖擊世界之巅,并創下架設世界海拔最高氣象站的紀錄,是這次珠峰科考的“高光時刻”。
5月4日中午,13名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峰,中國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當日淩晨3點,科考隊員從珠峰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開始沖頂。他們在海拔8830米處架設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并在8848.86米的巅峰利用高精度雷達測量冰雪厚度,并采集冰雪樣品。此前,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由英美科學家架設在珠峰南坡,海拔高度為8430米。
據介紹,此次珠峰科考整合了一個10餘人的登山團隊,接受過長期系統訓練,能熟練掌握氣象站安裝、調試的各項步驟。
攀登之路并非一帆風順。5月3日晚,登山隊員們比預計提前一天抵達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4日淩晨,他們就踏上了征途。哪怕隊伍裡有曾16次攀登珠峰的“老将”,這趟路也并不輕松。因為要在珠峰完成架設科研設備、操作儀器等工作,每個登山隊員都需要背負15公斤左右的物資,是尋常登山任務的兩倍。
此外,山頂的積雪厚度也造成了困難。原計劃登山隊員要在海拔8800米的位置架設氣象站,但是在向下挖了1米多深的積雪後,依舊沒有找到可以架設設備的岩體。在和指揮部交流後,他們選擇繼續攀登,最終在海拔8830米處找到了适合架設設備的岩體。在逼近珠峰峰頂的寒風中,他們用了約1個小時,最終完成了氣象站的架設工作。
如今,我國科學家已經在珠穆朗瑪峰架設了8個氣象站,其中4個位于海拔7000米以上,這些氣象站将填補珠峰極高海拔氣象記錄的空白。
科 研
大氣垂直探測、人類活動變化……更多研究逐步開展
對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姚楠來說,沖頂成功的前夜讓她記憶猶新。那是午夜12點多,作為本次科考氣象保障團隊人員之一,姚楠從珠峰大本營的帳篷裡爬起,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安裝設備,施放探空氣球,看着氣球緩緩飄上天空。星辰如碎玉點綴在天幕之上,這是姚楠距離星空最近的一次;在這裡工作了多日,這也是她最用心看珠峰星空的一次。
“每天都忙得‘昏天黑地’,全身心投入氣象保障中。知道次日就要沖頂,心情緊張,連日來工作成果全在于此,我們都在密切關注結果。繁重的工作階段性結束後,才有機會欣賞壯麗的自然風景。”姚楠感慨。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馬耀明是此次科考西風—季風協同作用項目的負責人,也承擔氣象保障工作。科考期間,他的研究團隊要及時采集相關氣象數據,和中國氣象局、西藏自治區氣象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共同分析研判,最終做出準确的氣象預報。
“5月4日前後是最佳的沖頂時間,這是經過我們長期而周密的數據采集和分析得出的,最終峰頂的氣象條件和我們預判的差别不大。”馬耀明說:“之後,我們将聚焦大氣垂直探測和極端天氣觀測與預報,繼續在珠峰區域開展相應的科學研究,進一步深化各項成果。”
記者在現場看到,很多科考隊員手上都戴着一個電子“戒指”,上面的電子屏幕實時展現心跳、血氧等身體指标。這是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彤教授開展的研究項目,探尋低壓缺氧和高濃度臭氧共暴露對高原急進人群的健康影響,也是此次科考研究的任務之一。
在海拔超過5000米的地方,朱彤教授帶着研究人員徒步往返于冰湖和珠峰大本營,收集科考隊員的生物标本,測量心血管功能性指标。通過這些數據,研究人員将深入探究人體對極高海拔高原環境的生理适應機制。
“團隊首次針對低壓缺氧和高濃度臭氧共暴露對高原常駐和短居人群的健康影響開展人群研究,獲得寶貴的生物樣本和環境數據,為深度解析高原生理适應機制提供重要依據。我們還在海拔5200米和5900米兩個高度,聚焦冰雪表面氮氧化物通量和臭氧等污染物垂直交換過程。”研究團隊成員、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宮繼成介紹。《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10日 12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