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并非劉偉本人 失去雙臂的情況非常類似
用腳彈鋼琴?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而劉偉就創造了這樣一前個無古人的天方夜譚式的奇迹!
劉偉,無臂鋼琴師。他10歲時因一場事故而被截去雙臂;12歲時,他在康複醫院學會了遊泳,2年後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奪得金牌;19歲學習鋼琴,一年後就達到相當于手彈鋼琴的專業7級水平;22歲創造了電腦打字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用腳打字最快的人;23歲他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舞台,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男孩的奇迹。
2010年10月10日,劉偉憑借着無可挑剔的實力以及天衣無縫的鋼琴彈唱,征服了場内外所有的觀衆,成為首位“中國達人”。
2012年2月3日,在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頒獎盛典”上,劉偉入選“2011感動中國人物”……
多年來,劉偉用雙腳吃飯、穿衣、遊泳、彈鋼琴、上網、開車,别人用手能做的事情,他靠一雙靈活的腳也能去做,而且,能做得很好。
“我的人生中隻有兩條路,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地活着。”——這是劉偉的勵志名言。
劉偉的故事對我們有什麼啟發呢?他的事業能成功大概有如下的幾個原因:
第一,有理想有奮鬥目标。
劉偉在10歲之前,曾經立志要當一個足球運動員,并且已經成為了一個足球隊的隊長。由于事故導緻殘廢後,又把目标設定為殘奧會,成功後由于身體的原因不得不放棄做運動員的目标。學習成績優異的他還是由于身體的原因放棄了大學夢。後來設定的目标就是做一個無臂鋼琴師,他成功了。憑着鋼琴師的技能他可以養活自己,還為别人帶來了快樂。
第二,有堅強的意志。
為了自己的奮鬥目标而不懈努力,堅強的意志力起到了保障作用,使他能夠專心緻志,心無旁骛。作為殘疾人能做出正常人做不到的成績,其強大的意志力遠遠超過正常人。付出的代價也不是正常人能夠體悟到的。堅強的意志,有先天的因素,更重要的是通過磨練可以提高意志品質。壓力可以提高意志力。無論是外界壓力還是自我加壓,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意志力。興趣也可以帶動意志力的提高。
第三,勤奮。
我們知道學習打字要不斷地練習,熟能生巧,才能提高速度和準确率。沒有勤奮和努力是肯定不行的。彈琴不但要付出像打字一樣勤奮的努力,并且還要更勤奮更努力地鍛煉培養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力和表現力。因為畢竟是半路出家,更難的是用腳來完成,需要付出的勤奮和汗水是正常人的若幹倍。
第四,方法。
劉偉不僅要向别人學習打字、遊泳、彈琴的一般方法,更令人欽佩的是自己創造了用腳打字、彈琴的方法。這不僅需要創新的勇氣,更需要有創新的反複實踐才能完成,這種探索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由此看來,劉偉的成功經驗就是:目标 意志 勤奮 方法。劉偉的成功,不可能複制,我們更不可能照搬照抄。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他的成功經驗,學習他的這種執着追求理想,不服輸的奮鬥精神。
不同的人,成功的道路是不一樣的。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成功的經驗是:成功=艱苦的勞動 正确的方法 少說廢話;
20世紀最偉大的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說:成功=努力+抱負+堅韌+判斷;
隻有初中畢業學曆的許振超是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帶領工友多次打破世界紀錄,他領導的團隊有許多大學生,工程師。許振超因為出色的業績被譽為中國的“金牌工人”。他的成功經驗是:敢想敢幹、能幹會幹、苦幹實幹。也就是:成功=創造 方法 勤奮。
我們研究總結了許多成功的人的經驗,雖然不完全一樣,但是有共同的地方。我們找到了共同的地方,相當于破解了成功的秘訣。
成功的秘訣之一:勤奮;
成功的秘訣之二:選定目标;
成功的秘訣之三:找到方法。
稍微具體的說明如下:
第一,關于勤奮。
說俗了就是一個字:幹。成功者必備的共同之處就是勤奮。愛因斯坦由于勤奮,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并獲得了諾貝爾獎,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戴爾·卡耐基由于勤奮,成為美國鋼鐵大王,寫成了若幹本20世紀最暢銷的勵志經典書籍,被譽為“心靈大師、成功學大師”;許振超由于勤奮,成為了中國的“金牌工人”;劉偉由于勤奮,獲得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聞雞起舞”,說的是練武者的勤奮;“囊螢映雪”、“鑿壁偷光”、“頭懸梁,錐刺股”說的是學習者的勤奮;“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述了農民的勤勞與辛苦。
沒有勤奮,什麼事情也做不成。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勤奮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勤奮是萬萬不能的,任何事情莫不如此。
第二,關于職業目标。
如果沒有正确的目标,就沒有前進的方向,一切努力都是白費。将來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呢?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标呢?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從事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職業當然最好,自己創業也是好方法,關鍵是要适合自己的條件。
技術上從初、中、高到技師,或者是管理上從基層、中層到高層,或者自己當老闆,總之要設定職業目标,才能看到自己的成長,看到自己的進步,工作起來才有盼頭,有勁頭,才有樂趣。
我們在全校同學中做了一個調查,問:将來走向社會參加工作追求的是什麼?12個答案分别是:社會需要、興趣特長、自由獨立、自我成長、人際關系、身心健康、環境舒适、工作穩定、收入與财富和追求創新。
這12個答案沒有對錯之分,隻看是否能夠實現。調查結果,選擇興趣特長、工作穩定、自由獨立的比例較大,反映了同學們在職業選擇上的理想化。
其實,社會的需要才是第一位的,其次要明确從事職業活動的本質,那就是經濟收入。職業目标的選擇要适合自己的條件,要符合社會實際,要具有實際作用。其他選項根據實際作為參考才是明智的選擇。
第三,方法問題。
如果沒有正确的方法,盲目地幹,就會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有可能走彎路,達成目标就難,甚至達不到理想目标。
怎樣幹才能達成目标呢?我們可以從宏觀上畫一個路線圖。細節上,既要學習别人成功的經驗、成功的方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打破常規,創造新的方法。隻要能達到好的效果就是好方法。平時就要養成講究方法的好習慣。
成功的秘訣主要是這三條,其他的就要看個人的情況。比如意志不堅定的人,要加強耐力;浮躁的人強化内斂等等,克服缺點的過程也就是向成功邁進的過程。
殘疾青年劉偉能做的那麼出色,我們身體健全的人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