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到底是什麼?
咱從說文解字的角度把“朋友”二字分開來看。“朋”和“友”根本就不是一個意思,是有差别的。
朋,本義是指同門,就是同一個老師的學生。按此劃分,“朋”為同學。很多人都知道,遠古的人類是以貝殼作為貨币單位。五個貝殼為一系,兩系為一朋。由此看出“朋”在古代就是一種貨币衡量單位。是衡量價值用的一種單位制度。《說文解字》中說:“朋,假借也,表示群鳥聚在一起的情形。”看“朋”這個字,它是由兩個月字組成的。漢字中“月”往往表示跟身體有關系。比如:“胖”,“肚”,“膽”等等。所以說 “朋”這個字表示人們之間什麼互相依靠着,相互關愛,相互支持的關系。
“朋”的本意指同門同學。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論語》中我們都熟悉的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我們一般會理解成:遠方來了朋友,我們很高興。其實,這句話最原本的意思是:見到同學從很遠的地方來了,是件非常高興的事情。我們在上學時,關于這句話,我們的老師并沒有給我們解釋“朋友”二字。從這句話看出孔子當時的心情,其實孔夫子是因為看到的他的老同學來了,才高興地發出“不亦樂乎”的感歎。古代經常說的“朋黨”二字,用現在話的意思可以理解成“同學會”。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所以,古代的“朋”和現在理解的“朋友”是有很大區别的。說文解字:“朋”和“友”的區别,視頻教學
“友”表示親近的人,互相幫助的人。咱從“友”字的甲骨文來分析,“友”也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是兩隻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狀,像順着一個方向的兩隻手,表示以手相助。“友”字延伸的意思是相互配合,相互相助,互敬互愛的人。兩個有交情的人有了和睦的關系。
“友”字的甲骨文,像兩隻互相配合的手。
互敬互愛的人才是“友”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是什麼意思?孔子說過:“益者三友,損者三友”。這句話是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不好的朋友也有三種。有益的朋友是: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d識廣博的朋友。有害的三種朋友是:谄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後诽謗人的人,善于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所以,我們的先人已幫我們分清哪些朋友可交,哪些朋友敬而遠之,還是有道理的。
咱們都聽說過“桃園三結義和瓦崗一爐香”的曆史故事吧,就是最好的例子。
桃園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三個兄弟,一個頭磕在地上像親兄弟一樣,互相愛戴,互相敬重為了心中的大業團結一緻,流為千古好評。
瓦崗一爐香:瓦崗寨的弟兄們一開始一個頭磕在地上,自認為是好兄弟,最後為了各自利益,兄弟間也土崩瓦解。
桃園三結義,義薄雲天。
所以,“朋”和“友”是有區别的:“同門曰朋”,即師從同一個老師的人稱為“朋”;“同志曰友”,即志同道合之人稱為“友”。
現在的“朋友”二字,意義更為廣泛。如果說古代對“朋友”二字理解的稍微“窄”的話,那麼現代人對“朋友”理解的更為寬泛。比如:夫妻、兄弟、同學、同事、熟人皆可為朋友。有志氣相投的朋友,有利益相交的朋友、有有點交情的朋友等等。所以,現在社會朋友間的複雜關系也不足為怪了。
我總結現在“朋友”的概念:感情好,有共同語言而經常交流,能夠互相幫助的都叫朋友,不分年齡性别限制,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我們的朋友,你說對嗎?#文史好物推薦#
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每一個漢字既然存在肯定有它的道理。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今天希望通過分享“朋友”二字的文章,希望我們也能成為知心好朋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