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活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的一名男子,意外拍下了鳄魚吞食同類的一幕,一隻體長在3米以上的短吻鳄,不知道什麼原因,竟然将一旁的同伴給整個吞進了肚子裡。
這隻被吞掉的短吻鳄,身長也在1.8米 以上,而且整個過程僅用了20秒左右的時間,看起來非常令人震撼。
這段鳄魚吞食同類的視頻被發布到網絡上之後,很快就引發了人們的熱議,有觀點認為,可能是因為這隻鳄魚實在是太饑餓了,所以才會将同伴吃進肚子裡,畢竟如果它不這麼做,那麼它們兩個有可能都會被活活餓死。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可能是這兩隻鳄魚之間因為領地等原因,發生了争執,所以其中的一隻鳄魚才會将另一隻鳄魚吞下,這是極為罕見的情況。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動物研究者卻表示,這是非常正常的行為,在鳄魚之間,同類相食的情況是很常見的,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為何鳄魚們要這麼做?
我們都知道,鳄魚是一種肉食性動物,它們非常兇殘,經常喜歡伏擊在水中,然後趁着其它動物去河邊喝水的時候,猛地進行撲咬,從而獲取食物。
如果在鳄魚進食的過程中,體型小的鳄魚沒有讓着體型大的鳄魚,在體型大的鳄魚還沒有進食結束的時候,小一點的鳄魚就靠近進食,這對于大鳄魚來說,是一件非常令它們感到惱火的事,大鳄魚會覺得小鳄魚在挑戰它的權威,并且認為自己捕殺的獵物,為何要分給這些小鳄魚食用?于是大鳄魚就會将小鳄魚咬死。
此外,鳄魚是一種領地意識非常強的動物,當它們的領地中出現了其它鳄魚,而且看起來沒有離開的意識,這個時候,鳄魚就為會了捍衛自己的地盤,去展開争鬥,很多時候,如果同一片栖息地同時被多隻鳄魚看中了,就會“打群架”,最終隻有一條鳄魚會成為優勝者,當然,這是以其它鳄魚戰敗死亡作為代價的。
此外,研究者還表示,鳄魚的兇殘面還有很多,在民間有一句話叫“虎毒不食子”,簡單來說,就是即使是兇猛的老虎,也不會選擇吃下自己的孩子。
但是,鳄魚卻會選擇将自己的孩子吃掉,特别是在食物不充足的情況下,或者是母鳄魚一下子生下了比較多的小鳄魚,但是自己卻照顧不過來,這個時候,母鳄魚就會選擇将其中的一些小鳄魚吃掉,這種情況在自然界中,也是很常見的。
說起來,不止是鳄魚,還有很多動物之間,都會“同類相食”,而且甚至是不起眼的昆蟲類,也都會在某種情況下,選擇吃掉同類。
從自然界食物鍊的角度來說,在我們的印象裡,動物們應該都是以非同類為食的,比方說食肉動物會去捕食食草動物,而并非是去捕殺同類。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在一些情況下,同類相食的情況也會在不同的動物之間發生。研究者表示,一般容易發生同類相食行為的動物,往往都是多胎動物,而且主要是以雌性動物居多,比方說如果一胎産下了很多的幼仔,就會選擇将其中一部分比較弱的給吃掉,這樣一來,就可以确保剩下的幼仔可以獲得足夠的食物。
此外,很多我們熟悉的動物,事實上也都會出現這樣的行為,比方說貓、狗,以及一些靈長類動物,一方面有可能是雌性動物第一次生産沒有經驗,情緒處于非常緊張的狀态,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幼仔數量實在過多,全部養育長大非常困難,或者是其中有幼仔生病了,為了避免傳染給其它幼仔,隻能選擇将其殺掉。
舉個例子:在非洲大草原上,我們經常會看到成群的獅群,其中會有很多幼年的小獅子,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幼年的小獅子并不是每一個都可以順利長大,因為它們有可能會被成年雄獅吃掉,也有可能會被自己的母親吃掉。
根據數據統計,大約20%的小獅子,都會在成年之前被自己的同類殺死吃掉,而且類似的情況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自然,這一次美國巨型鳄魚吃掉同類,也就沒有那麼奇怪了。對于研究者們來說,動物們的同類相食,其實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罷了,你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