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舊注有一套常用術語。舉例說明如下:
1.謂、言
用具體的解釋抽象的,用一般的解釋特殊的,在釋者和被釋者之間常加“謂”或“言”字。“謂”等于現在的“說、指”,“言”等于“說、是說”。如: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左傳·莊公十年》)注:肉食,謂在位有祿者。
2.明星熒熒,開妝鏡也。(杜牧:《阿房宮賦》)注:疑其星,言鏡之多。
2.曰、為、謂之
這幾個術語可以用來釋義,也可以用來區别同義或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别。使用這幾個術語,被釋者的位置在“曰、為、謂之”的後邊,這種情況和“謂、言”不同。“曰、為、謂之”等于現在說“叫、叫做”。如:
1.宋師敗績。(《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注:大崩曰敗績。
2.草木疇生,禽獸群焉。(《荀子·勸學》)注:同類為群
3.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歐陽修:《醉翁亭記》)注:菜謂之蔌。
3.猶、猶言、猶曰
使用這三個術語,釋者和被釋者之間往往是同義、或近義關系。“猶、猶言、猶曰”相當于現在說“等于、等于說、就好像說”。如:
1.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史記·陳涉世家》)注:挺,猶脫也。
2.終窭且貧,莫知我艱。(《詩經·邶風·北門》)注:終窭且貧,猶言既窭且貧。
3.故由用謂之,道盡利矣。(《荀子·解蔽》)注:由用謂之,猶曰由用言之。
4.貌、之貌
“貌”一般用在形容詞、動詞或詞組後邊,說明被釋者具有某種性質或狀态。“貌”又作“之貌”,意思是“……的樣子”如:
1.芳草鮮美,落英缤紛。(陶潛:《桃花源記》)注:缤紛,雜亂貌。
2.聲盛緻志,鼓儳可也。(《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注:,儳,參錯不齊之貌。
5.讀為、讀曰
這兩個術語是用來說明假借字的。“讀為、讀曰”之前是借字,之後是本字。如:
1.穆公任之,強配五伯六卿施。(《荀子·成相》)注:伯讀為霸。
2.吾聞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史記·管晏列傳》)注:信讀曰伸。
6.讀如、讀若、如字
這幾個術語是用來說明讀音的。“讀如、讀若”表
示用同音字注音。如:
1.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荀子·勸學》)注:射讀如夜。
2.吾說公以帝道,其志不開悟矣。(《史記·商君列傳》)注:說讀若稅。
“如字”用于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的字。注明“如字”是說,此字在這裡讀它那個本來的、通常的讀音。如:
3.攻陳下之,殺莊賈,複以陳為楚。(《史記·陳涉世家)》)注:為,如字讀。這是告訴讀者:“為”是動詞,讀wei二聲,不為wei四聲(介詞)。
4.吾聞穰侯專秦權,惡内諸侯客。(《史記·範睢蔡澤列傳》)注:内音納,亦如字。這是告訴讀者:“内”字在這裡讀na,同“納”;也可以讀nei四聲,作“入内”解。
“讀如、讀若”一般用來說明讀音,有時也用來說明假借,用如“讀為、讀曰”。如:
5.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韓非子·主道》)注:情讀若誠。
6.行之十年,秦民大說。(《史記·商君列傳》)注:說讀如悅。
7.××反、××切
“反”和“切”都是“拼音”的意思。反切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拼音方法。這種方法是用兩個字拼出一個字音來。反切上字(前一個字)表示聲母,下字(後
一個字)表示韻母和聲調。取上字的聲母,取下字的韻母和聲調,拼出來就是被注難字的讀音。如:
1.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史記·項羽本紀》)注:瞋,昌真反。昌chang 真zhen→瞋chen
2.後數日,陵敗書聞。(司馬遷:《報任安書》)注:數,史柱切。史shi 柱zhu→數shu
有時省略“反”或“切”字,隻在難字下邊注上兩個字。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誤以為這兩個字是解釋上字字義的。如:
3.昔司馬喜膑(鼻引)腳于宋,卒相中山。(鄒陽《獄中上梁王書》)
全書完!
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曆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台,拒絕網絡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每天留半個小時來閱讀,給自己充電。關注本号,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