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液透析過程中或結束時偶爾會發生與透析治療相關的并發症,如低血壓、惡心嘔吐、頭痛或者肌肉痙攣等,需要醫護人員及時處理,小編根據臨床總結了一下處理措施。
1
低血壓
表現:是指透析中收縮壓下降 >20mmHg 或平均動脈壓降低 10mmHg 以上,并有低血壓症狀。症狀性低血壓是透析中主要并發症之一,發生率為20%~40%。
處理:
(1) 患者一旦出現惡心、嘔吐、胸悶心慌、脈率增快等症狀立即測血壓并且減慢血流量,采取頭低位,停止或減少超濾量,透析液溫度适當下調。
(2) 補充0.9%氯化鈉溶液100ml或50%的葡萄糖60ml。
(3) 上述處理後,如血壓好轉,則逐步恢複超濾,期間仍應密切監測血壓變化;如血壓無好轉,應再次予以補充生理鹽水、高滲糖等擴容治療,減慢血流速度等。如上述處理後血壓仍快速降低,則需應用升壓藥物治療,并停止血透。
2
失衡綜合症
表現:是指發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後早期,以腦電圖異常及全身和神經系統症狀為特征的一組病症,輕者可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及躁動,重者出現抽搐、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多見于首次透析、透前血肌酐和血尿素很高、快速清除毒素(如高效透析)等情況。
處理:
(1) 輕者僅需減慢血流速度,對伴肌肉痙攣者可同時輸注生理鹽水或高滲葡萄糖,如經上述處理仍無緩解,則提前終止透析。
(2) 重者(出現抽搐、意識障礙和昏迷)建議立即終止透析,并作出鑒别診斷,排除腦血管意外等。
3
空氣栓塞
原因:動脈穿刺針脫落,管路接口松開或脫落等導緻空氣進入人體引起血管栓塞,空氣栓塞是緻命性危險,是嚴重的透析事故。
表現:胸悶異常不适,呼吸困難,嚴重紫绀。
處理:
(1)立即夾閉靜脈血路管,停止血泵。
(2)采取左側卧位,頭低足高位。
(3)吸氧,采用面罩或氣管插管。
(4)靜脈注射地塞米松減少腦水腫,注入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環。
4
肌肉痙攣
表現:在透析中後期或者偷襲結束幾個小時後出現肌肉痙攣性疼痛,以下肢多發,有時也表現為腹部疼痛。
處理:
減慢血流量,減緩超濾或停止超濾。
使用可調鈉提高透析液鈉濃度。
靜脈注射10%氯化鈉溶液10ml或50%葡萄糖溶液40~60ml。
5
惡心、嘔吐
表現:透析過程中出現惡心嘔吐症狀,常有多因素引起。
處理:
立即将患者的頭側向一邊,防止嘔吐物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減慢血流量,檢測患者血壓,觀察嘔吐物的色和量。
查找原因,及時處理。
歡迎贊賞和分享。
【版權歸作者所有,本文經授權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