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0 06:5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俞吉吉 攝影 魏志陽
官修二十四史是中國曆史最主要的載體,其中的《明史》更是除前四史之外最精善之作。何以為精,它的面世與明清兩代甯波的一名史學大家有關。這一期,就讓我們走進甯波市天一閣博物館館藏的12冊《明史稿》的古今傳奇。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一場聲勢浩大的修史工程在京城的明史館内拉開帷幕,四十年後,一部包含了三百餘卷跨越二百餘年的《明史》面世。這一天,距離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明史館的設立已有九十餘載,作為《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它是官修史書中曆時最長的,也是除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外最精善的史學巨制。
在人才濟濟的修史大軍中,除了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朱彜尊、尤侗和毛奇齡等人,有一個人功不可沒,他便是清初著名史學家萬斯同。它修編的手稿也成為了這部千古巨制的鼻祖。他是甯波人,但他的故事鮮為人知。
斯人已逝,這份珍貴的手稿在曆史的時空中幾經輾轉,終歸故裡,成為甯波天一閣藏書的傑出代表,也是目前二十四史唯一存世的稿本。
萬斯同何人,他的手稿裡記載了什麼,手稿又是如何在其身死後重回故裡的呢?
近日,記者走進天一閣探訪了這份數百年前的先人手稿,也聽研究館員周慧惠講述了這位甯波史學家與這部巨制的故事。
如果要說正史,就不得不提各朝各代官修得到的一套書,共計24部,也就是赫赫有名的《二十四史》,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名氣比較大的前四史,即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南朝範晔的《後漢書》以及西晉陳壽的《三國志》外,還有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等20部史書。由于《史記》的寫法被曆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曆史寫作手法,所以将和《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這二十四部史書正是運用了統一的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的體例寫就。《二十四史》總共3229卷,約有4700萬字。它記叙的時間,從第一部《史記》記叙傳說中的黃帝起,到最後一部《明史》記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後曆時4000多年。
而在除前四史的20部史書中,有一部史書又以編纂得體、材料翔實、叙事穩妥、行文簡潔等特點而廣為史家稱道。這部書便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明史》。
《明史》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作為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它記載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檢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曆史。
如今,這部書的手稿,也是二十四史中唯一存世的手稿,正深藏于甯波市天一閣博物館的善本庫房内。這部甯波天一閣館藏的《明史稿》共計12冊,有萬斯同手稿,也有萬氏在抄本上的朱墨筆删改,以及名家之钤章、題跋。
這部書并不完整,翻開稿本來,你會發現裡面有很多空白頁,就内容而言,所書基本為列傳,同時,字裡行間也多塗塗改改。一本手稿何以如此珍貴?
周慧惠說,首先是它的唯一性,這部手稿在二十四史中獨一無二,彌足珍貴,其次,是名人手稿的獨特價值,手稿不同于成書之處在于,“在手稿中你可以看到作者的寫作思路、寫作過程”。它不僅是研究明史的重要文獻,也是研究清代著名學者萬斯同及清代學術史、史學史的重要資料。
當然,它也是一部重要的鄉邦文獻,它的作者,清代著名學者萬斯同是甯波人,它的修史過程也頗具傳奇色彩。
梁啟超說:“《明史》雖亦屬官局分修,然實際上全靠萬季野。”
萬季野,便是萬斯同。萬斯同,字季野,号石園,鄞縣人。他師承黃宗羲,于史學獨有心得,以窮究明代三百年曆史為己任,被史學界譽為“明清兩代,究為第一人”。康熙十八年(1679),他進京預修《明史》,以布衣身份擔任《明史》的總纂。黃宗羲對這位學生寄予厚望,希望他以修史來考訂文獻,總結有明一代功過得失,臨别時贈詩雲:“四方聲價歸明水,一代賢奸托布衣。”萬斯同是明遺民,氣節凜凜,絕不仕清,故他拒絕清廷的一切官職,不署銜,不受俸,隐忍史局二十餘年。可惜的是,他沒能親眼看到《明史》修成,康熙四十一年(1702),他客死京邸,被當時人尊為“布衣史官萬先生”。
萬斯同一生功力,盡萃《明史》。他在史局中發凡起例,整理排纂,完成初稿四百十六卷。在其之後,王鴻緒的《橫雲山人明史稿》以及張廷玉的《明史》都以此為本,所以,天一閣藏的這部《明史稿》其實是《明史》之昆侖源,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明史》一書的鼻祖。
曆史上,《明史》的編修也是幾經波折方得始終。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設立明史館,纂修明史,因國家初創,諸事叢雜,未能全面開展。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開明史館,因纂修《清世祖實錄》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為監修,開始纂修明史直至明史成。
這份手稿的珍貴已可見一斑,它展現了《明史》修纂的過程,也可以看出一代史學家卓絕的史才與史識。翻閱着泛黃的冊頁,字裡行間,我們仿佛能看到,數百年前萬斯同親筆取舍材料,鍛煉字句,全稿塗抹勾乙,朱墨燦然。手稿的始頁上,你也能看到後人留下的他的畫像。《明史稿》外,他還著有《石園詩文集》、《曆代史表》、《紀元彙考》等。
萬斯同死後,其手稿若存若亡,世人不知其蹤,直到1932年。
那一年,辛亥革命遺族、河南人周維屏因生活艱難,将祖藏萬斯同《明史稿》攜至南京行政院,申請政府購藏,以示撫恤。沙孟海先生當時正在南京,經他審定,認為是萬氏原稿,但因索價甚高,政府無力購買。在沙孟海與柳诒征的幫助下,此稿歸了甬上别宥齋,楚弓楚得,屬有天幸。1934年,别宥齋主人朱鼎煦在南京以900銀元購得萬氏《明史稿》稿本,得此書後,将之與黃宗羲所輯的《明文案》一起奉為“雙璧”,遍邀文人學者觀摩題跋,并镌“萬黃齋”印章钤其上以示寶貴。
在這部手稿留存至今的故事裡,朱鼎煦這位浙東著名藏書家功不可沒。朱鼎煦,字贊父,又字鄼卿(亦作贊卿、宰卿),号别宥、香句,浙江蕭山朱家壇人,出生于書香門第。1914年起,在甯波從事律師職業,有較高知名度。他同時也是一位版本目錄學家和字畫、文物鑒賞收藏家。建國後,他任浙江省文史館館員,甯波市政協委員和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也是一位愛國民主人士。他把大半生精力都貢獻給了古籍文獻和文物事業,并在辭世之前,毅然決定把視為比生命還寶貴的圖書文獻,全部捐獻給天一閣,俾使永久保存。
他去世後,其家屬遵照其遺願,于1979年8月17日将别宥齋藏書十萬餘卷,字畫900餘件,器物800餘件捐贈給了天一閣。其中有大量國寶級藏品,這部萬氏《明史稿》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這部手稿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