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位新茶友過來聊天。
聊到買茶,他分享了心中的無可奈何。
“高山白茶的确好喝,茶味鮮甜,但是選口糧茶的話,還是選平地的吧,畢竟價格擺在那……”
在茶友心中,口糧茶的定義,大約等于便宜茶。
超過兩、三百一斤的話,就預算超支了。
口糧茶勉強有點茶味就行,如果是待客,才需要買點貴的茶回家裡備着。
對于這番話,不知大家怎麼看?
先做一下澄清,口糧茶不是廉價茶的代名詞。
茶桌上的口糧茶,好比南方人的稻谷,北方人的小麥,它們在默默扮演着主糧角色。
正所謂,“一日不可無君”。
既是天天、日日、時時陪伴在身旁的口糧茶,茶葉品質不能太次。
若是茶味淡寡,香氣單調,甚至苦澀發酸,越喝越口幹,品質糟糕透頂。
這樣的劣質問題茶,即便價格再便宜,買入手後,泡開試喝一、兩回,自己完全不願繼續再喝。
到頭來,也隻能白白浪費。
《2》
無獨有偶,之前有位老茶客私信。
開場白就是一句深深感慨。
“近些年,白毫銀針的價格漲了好多。”
“從2015年一直喝到現在,一路看着高山銀針在漲價,現在回過頭想想,有點後悔五、六年前沒有多囤一些茶。”
“最近兩、三年,工資水平沒能跟着銀針價格一起漲,現在喝一泡2015年的荒針都有些奢侈了,當不起口糧茶了。”
顯然,茶友的這番話隻是調侃。
如果沒記錯,那位老茶客是“銀針控”,很愛喝白毫銀針。
早些年他買的白毫銀針數量不少,平均下來,每年也有三、四斤。
留着慢慢喝口糧茶,完全不成問題。
即便随着白茶的大行情變化,白毫銀針價格較早年上漲,但也有牡丹王作為“平替” 。
牡丹王,緊跟在白毫銀針身後采摘。
是衆多白牡丹裡,等級最高的一類,擁有“近銀針”屬性。
高山牡丹王,毫香不輸尾期針。
而茶味鮮爽程度,更是令人驚豔。
茶氨酸含量高,讓它在一衆白牡丹裡,冠絕群雄。
按那位喜歡喝白毫銀針的老茶客的說法,他選口糧白茶,非高山茶不可。
因為就算不喝高山銀針,退而求其次,也是選高山白牡丹。
再不然,還有高山春壽眉。
如果是高山春壽眉vs平地白牡丹,他會選擇前者。
因為按他多年的喝茶感受看,茶葉産區環境若是不夠幹淨,芽葉等級再高也沒用。
高山雲霧出好茶,唯有産區環境生态好,茶葉品質才有保障。
選這樣的茶當口糧茶,才談得上品茶放松。
檔次太差的茶葉,還不如喝涼白開。
将買兩、三斤劣質便宜茶的價錢攢起來,換成三、四兩香氣好、滋味好、回甘清爽的優質茶。
數量雖少,質量更能有保障。
甯缺毋濫,是選對口糧茶的關鍵。
《3》
聊到口糧白茶,很多茶客會青睐白牡丹。
背後的原因有很多。
論價位,相同産區、相近工藝前提下,白牡丹介于白毫銀針和壽眉之間,價格沒有銀針貴,大多數茶客都能消費得起。
論外形,采摘茶樹嫰梢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為主的白牡丹,芽頭飽滿,葉片嬌俏,身姿婀娜,形象讨喜。
論香氣,新茶時的白牡丹,堪稱茶中花仙,花香清雅,擁有多重類型的花香,如蘭似桂,清逸絕塵,美妙極了。
除了花香外,毫香、竹葉香等也不甘落後,喝茶喜歡喝“香一點”的茶客,沒人會不愛白牡丹。
論茶味,白牡丹新茶喝起來,入口清潤,鮮香清甜。而陳年白牡丹的茶味,甘醇飽滿,漿感突出,溫潤又婉約。
綜合來看,白牡丹就像紅樓夢裡提到的一個形容詞——兼美。
那是曹公用來形容秦可卿的,兼钗黛之美。
集諸多優點于一體的白牡丹,不論是充當新手入門茶,還是日常口糧茶,都再适合不過。
正因如此,也不難解釋,為什麼在白茶裡,白牡丹的人緣會這麼好!
聊到“口糧白牡丹”,不少茶客仍舊會陷入糾結。
新茶老茶、散茶餅茶、不同等級之間的白牡丹,該如何作出選擇?
《4》
選口糧茶,個人更偏好新白茶。
日常泡茶,茶桌上翻牌子最多的兩款白牡丹,都是《鵲橋仙》。
去年的,還有今年的一級白牡丹。
從選口糧茶的角度看,推薦選年份新一些的白牡丹,理由如下。
新茶時期的白牡丹,花香清雅,茶香馥郁,茶味鮮爽淳和,符合大衆口味。
尤其過去常喝綠茶、花茶的茶友,在喝茶口味上更是能完美對接。
另外,在老茶與新茶之間,毫無疑問是新茶的存量更多、價格更透明。
除去多年存茶成本後,新白茶的價位相對更實惠。
并且,對新手級茶客來說,即便自己不懂白茶,選2022/2021/2020等近三年的白牡丹,也不怕遇到做舊茶。
将這些存茶年份尚新的白牡丹買入手後,即便近期不喝,還可以存下來。
存上一年、兩年後,留作口糧茶也不錯。
反正,白茶可以久存。
既可趁早嘗鮮,也可慢慢存成老白茶後,感受别樣的醇厚甘潤風味!
《5》
選口糧白牡丹,散茶餅茶兩相宜。
散茶優勢不必多說,工藝簡樸,隻經曆了萎凋、幹燥,天然茶味養分保留充足。
存散茶,未來轉化空間可期。
喝散茶,還可以省去撬茶的繁瑣步驟,直接打開茶葉罐就能取茶沖泡。
論香氣滋味,白牡丹的散茶,花香毫香相對更清雅、靈動、馥郁,茶味鮮爽柔潤,鮮香爽口表現風味更突出。
散茶雖好,并不代表餅茶沒有優點。
隻要壓餅原料有保障,壓餅制作工藝到位。
壓餅後的白牡丹,茶味表現同樣可圈可點。
茶香更成熟。
花香雖說變得沉穩,但壓餅之後能獲得别樣的果香、甜香,也算有得有失。
茶味更飽滿。
經過壓餅後,白牡丹的葉片經曆了部分破壁,伴随着壓餅過程的包揉、壓制等工序,茶味物質會附着在茶餅内外。
沖泡後,茶味一觸而發,輕輕松松就能泡出醇厚、甘醇、厚實的茶味。
平日喝茶喜歡選口感醇一些的茶客,白牡丹餅也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餅茶在倉儲時,能節省不少空間,不占地方。
如果拿不準主意,還可以選規格小巧一些的白牡丹餅。
比如,二兩餅(100克)、四兩餅(200克)。
像那款手掌大小的《小冰肌》,玲珑輕巧,再方便不過。
選口糧白茶,不必在散茶餅茶之間過多糾結。
實在不行,還各買一些散茶、餅茶體驗裝。
選對适合自己的口味,再去複購口糧茶也不遲!
《6》
白茶裡,白牡丹的等級分類是最多的。
按國标,分四級。
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但按照民間分類,特級白牡丹(俗稱牡丹王)與一級白牡丹之間,另有一級“高級白牡丹”。
春茶季采摘白牡丹時,往往天氣多變。
茶樹生長時而快,時而又因為倒春寒放緩。
為此,造就了白牡丹的諸多等級。
實際采茶過程中,很多時候,高級白牡丹的采摘,可能就比牡丹王差了一兩天、兩三天。
因芽頭略瘦一分,葉片略寬一分的緣故,将它們定做牡丹王,不大夠資格。
但将其列入一級牡丹,又太可惜。
于是,茶農們折中起見,另外設了“高牡”這一級别。
從牡丹王,到高牡。
從一級牡丹,到二、三級牡丹。
看到這,想必不少茶客已經看得眼花缭亂。
白牡丹的等級這麼多,口糧茶該怎麼選?
不急,按需選擇即可。
《7》
牡丹王,擁有近銀針屬性,毫香突出,鮮味動人。
高級白牡丹,毫香花香竹葉香飛揚,清鮮爽口。
一級白牡丹,芽白葉綠,芽葉嬌俏,花香清雅,茶味中正,在衆多白牡丹裡,觀衆緣最好。
至于二級、三級白牡丹,它們的茶味演變規律是,随着芽頭漸瘦,毫香會下降,但随着葉片變寬,花香會更甜美。
隻要産區好、工藝好,哪怕是普通等級的白牡丹,也能擁有鮮香醇爽的茶味。
說到底,口糧茶沒有固定标準。
适合自己,按需購入,才是關鍵!
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又是一年白牡丹季,白牡丹茶青大量來襲,今年白牡丹的價格如何?
白牡丹的等級之争,教你正确區分牡丹王、一級、二級、三級白牡丹
新白茶、老白茶、春白茶、秋白茶、散白茶、白茶餅,有哪些不同?
無論新白茶,還是老白茶,請問白茶的毫香就是棗香嗎?
白茶性寒涼、白茶含糖,你也這樣誤會過白茶的功效嗎?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