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本欄目是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科主任、學科帶頭人林琳教授帶領團隊開辦的專刊欄目,緻力于中醫體質平衡、保健養生和呼吸系統常見病疑難病的預防治療調理,将介紹陰平陽秘健康生活知識,日常保健技巧,養肺護肺常識,并介紹肺部結節,肺癌,間質性肺病,慢阻肺,哮喘,支氣管擴張,各種病毒和細菌性肺炎,急、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等各類呼吸疾病的預防、治療、日常調理及肺康複。
第57期 診室故事
“林教授,我這老毛病又犯了,這兩天咳嗽、咯黃痰又加重了,痰裡還有些血絲。”一大早,60歲的黃阿伯就走進廣東省中醫院林琳教授的診室,一邊咳嗽一邊說到。原來,黃阿伯有支氣管擴張病史,平時經常咳嗽咯痰,每到夏末初秋季節交替時,随着天氣越發幹燥,咳嗽、咯黃痰就會加重,有時痰裡還帶血絲。林教授給黃阿伯開具了潤肺滋陰的中藥方,并加上一點止血的藥物,服用幾天後病情明顯緩解。
林教授提醒大家,立秋後暑熱還未完全消退,白天仍是高溫,但早晚會比較涼爽,天氣也會慢慢變得幹燥。肺“喜潤惡燥”,秋燥與尚未散去的暑熱很容易傷肺,尤其支氣管擴張患者更容易反複加重,出現幹咳、咯血等症狀。
支氣管擴張患者秋季該如何養肺?
✚
●
○
1.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立秋之後應該順應節氣,早睡早起,提高睡眠質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2.清淡飲食。忌煙酒及辛辣、油膩及煎炒燥熱的食物,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
3.多吃些清肺潤肺、滋陰潤燥的食物。如梨、藕、銀耳、百合、白蘿蔔、蜂蜜、燕窩、烏骨雞、豆漿、鴨蛋等食物。秋天還應該“增酸”,可适當吃些酸味食物如橙子、菠蘿、楊梅、石榴、葡萄、柚子、檸檬、番茄、山楂等,養肺生津的同時也養肝。
4.增強運動,提高抵抗力。不要一直在室内久坐,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适的運動,例如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慢跑、快走等,有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提高我們身體的抗病能力。
支氣管擴張分兩種類型,需辨别養護
✚
●
○
1.燥熱傷肺
以燥熱為主的支氣管擴張患者一般有幹咳無痰或痰粘難咯、痰中帶血絲、口鼻幹燥、咽幹咽癢、心煩、口渴想喝水、大便秘結幹燥難解、舌紅、舌苔幹燥等表現。
這類患者在秋季尤其要防範秋燥的傷害。注意多喝水、淡茶、豆漿等補充水分。在飲食方面要以清肺熱、潤肺化痰的食物為主,可用沙參、貝母、麥冬、百合等做成粥湯,如百合蓮子粥、銀耳綠豆糖水、杏仁川貝瘦肉湯等。平時主要吃些柿、梨、荸荠、枇杷、番茄、冬瓜、蘿蔔、藕、魚類、豆制品等清淡食物。燒鵝、羊肉、桂圓、荔枝、榴蓮、姜蔥蒜等溫熱食物堅決忌口。
2.氣陰兩虛
氣陰兩虛的支氣管擴張患者一般有幹咳或少痰,痰白粘,痰中帶血或反複咯血,氣短,精神疲勞乏力,一活動就會加重,口幹甚至口渴,手足心熱,晚上睡覺盜汗等症狀。
這類患者除了注意休息、适度鍛煉提高抵抗力外,還要合理飲食,不吃冷飲。
多吃補肺益氣健脾的食物,如鲫魚、糯米、山藥、銀耳、茯苓、紅薯、馬鈴薯、小米、大麥、黃豆、白扁豆、香菇、蜂蜜等。如果體質較差,容易感冒病情反複的患者,還可适量用冬蟲夏草、黃芪、西洋參、太子參等煮水或煲湯,可補氣養陰。
秋燥潤肺滋陰
推薦兩款食療湯
1. 沙參玉竹水鴨湯
材料:北沙參10克、玉竹10克、水鴨一隻。
做法:沙參、玉竹水浸半小時;水鴨切塊,冷水下鍋,焯水去血水,再用冷水沖洗幹淨;上述食材加入清水,炖一小時,調味即可。
這款食療湯具有養陰潤燥、生津的作用,适合秋季燥熱傷肺,咳嗽少痰、咯血的支氣管擴張患者。
2. 太子參石斛淮山瘦肉湯
材料:豬瘦肉100克,太子參、鮮淮山藥各10克,石斛6克,食鹽适量。
做法:太子參、石斛、淮山(去皮)洗淨,稍浸泡;豬瘦肉洗淨切塊;上述湯料一起放進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1個小時,調入适量的食鹽便可。
具有補脾益胃、滋補氣陰的功效,尤其适合氣陰兩虛的支氣管擴張患者。
林琳診室|支氣管擴張患者該怎麼吃?這些飲食宜忌請注意
林琳診室|支氣管擴張患者的困擾——痰多難排怎麼辦?
林琳診室|咳嗽不能置之不理!反複感染易導緻支氣管擴張醫學指導:林琳,主任醫師,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科主任、學術帶頭人,國醫大師周仲瑛、洪廣祥、晁恩祥教授學術繼承人。廣東省名中醫劉偉勝教授學術繼承人。現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熱病分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分會副主委,世中聯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擅長: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科學研究,擅長中西結合治療哮喘、肺部炎症、支氣管擴張、慢阻肺、肺癌、肺部結節、各種原因的急慢性咳嗽、間質性肺炎、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統疾病診斷和治療。️擅長呼吸系統疾病的自我管理和肺康複治療技術,以及️擅長運用中醫藥辨證治療各種疑難雜症。️擅長體質平衡健康調理。
牽頭制定《慢阻肺中醫肺康複指南》和《中成藥治療成人流行性感冒臨床應用指南》。參與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診療指南(2011版)》《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等多項行業指南。獲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全國和廣東省五一勞動獎、全國和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全國首屆傑出女中醫師、全國首屆中醫藥傳承高徒獎、南粵巾帼十傑、廣東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廣東省傑出女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号。主編出版專著6部,發明專利4項。科研成果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廣州市科技進步獎等9項,發明專利3項。
出診時間:
周二下午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研修樓七樓治未病門診
周四上午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門診三樓特需門診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科團隊簡介
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科成立于1986年,30多年已建設成為中西醫結合診療水平過硬,綜合服務能力強,行業學術地位高的學科,被遴選為國家華南區域中醫肺病診療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臨床重點專科,在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内享有較高行業知名度。
專科圍繞慢阻肺、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癌、肺結節、間質性肺病、肺動脈高壓、慢性呼吸衰竭、睡眠呼吸障礙等慢性肺系疾病進行深入的臨床與理論機理研究。通過挖掘和傳承古今經驗,開發系列特色外治療法和内服方藥,學術水平在全國中醫院領先在前。
專科團隊擅長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涵蓋疾病早期預防、治療、康複、慢病管理等核心内容。專科中醫特色鮮明,開展自血療法、中藥穴位貼敷、穴位注射、中醫肺康複等中醫特色治療,對慢性咳嗽、慢阻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等多種疾病确有療效。同時還開展肺功能測定、多導睡眠監測、支氣管鏡檢查、FeNO和誘導痰細胞學檢查等現代診療技術,為患者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服務。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大科
執行編輯:顔子钰
審核校對:莊映格 顔子钰
責任編輯:宋莉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