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兩大管道“北溪-1”和“北溪-2”漏氣事件引發全球關注,相關國家政府和環境保護人士開始擔心其潛在環境影響。據美聯社最新報道,這起事故可能會成為迄今規模最大的甲烷洩漏事件。
“北溪-1”和“北溪-2”管道日前均被監測到出現管道内氣壓急降、天然氣外洩的情況,目前洩漏規模難以确定。丹麥政府說,按照最嚴重情況估算,洩漏天然氣可能多達7.78億立方米。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甲烷跟二氧化碳一樣,都是強效溫室氣體。美國斯坦福大學等機構的環保專家說,假如丹麥政府的“最壞估算”成真,那就相當于大約50萬噸甲烷被釋放出來,是美國阿利索峽谷天然氣井2016年發生洩漏時甲烷釋放量的5倍,這起事故是美國迄今最嚴重的甲烷洩漏事故。
綜合丹麥和瑞典方面通報,從9月26号到28号,已發現“北溪-1”和“北溪-2”管道各有兩個洩漏點,位于兩國各自專屬經濟區。
“北溪-1”管道于2011年建成,東起俄羅斯維堡,經由波羅的海海底向德國輸氣。“北溪-2”管道去年建成,與“北溪-1”主體管道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但有部分天然氣封存在管道内。
(編輯:周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