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痛風患者能不能吃肉?”53歲的痛風患者隋先生問。
“為什麼您會問這樣的問題呢?”我反問他。
“因為我聽說痛風患者要低嘌呤飲食,肉和魚嘌呤不是都很高嗎?”隋先生說得似乎蠻有道理。
“您是聽誰說的呢?”我繼續不緊不慢地追問。
“不少書上都是這麼說的啊,都說要低嘌呤飲食。”隋先生回答道。
“恐怕您的知識需要更新了。因為我告訴您,痛風患者是可以吃肉的。”我認真地告訴他,也告訴您。
類似“痛風患者能不能吃肉”這樣的飲食問答,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我的診室,有時候甚至會讓我産生一種錯覺,那就是:我不是痛風科醫生,而是營養科醫生或者是美食家。但我始終是一名醫生,從嚴謹的醫學角度我要告訴我的痛風患者朋友們,一點葷腥不沾很難,而且長期不吃肉就可能導緻營養失衡,身體組織器官功能下降,所以痛風患者可以吃肉。
痛風患者不吃肉,痛風依然還是會發作
那麼為什麼有些朋友會在吃肉後出現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呢?我個人認為主要是如下三種原因:吃太多的肉,嘌呤攝入過多,肉類的嘌呤是直接轉化為尿酸的;吃肉時喝酒,尿酸升高的同時,酒精還能導緻尿酸排洩減少;吃肉不注意肉的種類,有些肉的熱量攝入過多,導緻痛風急性發作。
如果能避開這些因素,實際上痛風患者也是能安全吃肉的。也就是說,在限制肉的攝入量的情況下,注意肉的選擇與烹饪方法,做到如下這九點,您也能放心吃肉:
不少患者認為不吃肉就能避免痛風發作,這樣其實是錯誤的
01|高嘌呤肉類避免吃我常常告訴我的痛風朋友們,一般人每天攝入嘌呤量在600~1000mg左右,對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患者而言,每天攝入的嘌呤量就要減量在300mg左右,而急性期盡量在150mg左右。
雖然說對于痛風患者來說沒有“絕對”不能吃的食物,但是有一種食物還是需要能避免就避免,那就是嘌呤含量超過150mg/100g的高嘌呤大餐。吃一頓高嘌呤大餐,就等于是朝着血液裡直接打了一針尿酸,讓血尿酸濃度飙升,很容易誘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
常見高嘌呤肉類
高嘌呤食物主要包括哪些呢?動物内髒和腦組織等畜肉類,帶魚、牡蛎、蛤蜊、帶魚等水産類,濃肉湯、火鍋湯、大骨湯等濃湯類。這些肉類對于痛風患者來說,稍不留神就可能導緻嘌呤攝入量超标。
濃肉湯、火鍋湯等富含高嘌呤,不建議痛風患者食用
02|肥肉和瘦肉選瘦肉劉醫生并不建議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患者吃肥肉,所以經常告誡大家的是,痛風患者可以吃肉,如果要吃肉,那麼盡量選擇瘦肉。肥肉和瘦肉有什麼區别呢?主要就是在于肥肉的脂肪含量較高,而瘦肉的蛋白質含量較高。
肉類脂肪主要是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可以讓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增高,增加痛風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此外,脂肪可以與尿酸形成競争性排洩,從而導緻尿酸排洩減少,所以要少吃肥肉。
常見中嘌呤肉類
通常來說,對于痛風患者而言,在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要減少肉類的攝入量;而在發作間歇期可以選擇瘦肉、雞蛋、牛奶等。通常建議每日攝入瘦肉的總量控制在50g以内,雞蛋可以吃1個,牛奶可以喝240ml。
痛風患者緩解期可以每日攝入肉類50克
03|紅肉和白肉選白肉紅肉和白肉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根據烹饪前的顔色來區分的。如果烹饪前肉的顔色是紅色的,那就是紅肉,比如豬肉、牛肉、羊肉等畜肉類;烹饪前肉的顔色是淺色的,就是白肉,比如雞肉、鴨肉等禽肉類以及魚類。
豬肉、牛肉、羊肉等畜肉類屬于紅肉
有研究表明,紅肉和白肉對痛風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響不一樣,在傳統飲食結構中,紅肉的地位特殊,其不僅含有嘌呤,還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可以增加痛風及其伴發疾病如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所以老劉希望痛風患者應該限制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的攝入,而對于嘌呤含量相對較低家禽肉和淡水魚肉可以适量多攝入;如前所述,攝入家禽肉也要注意盡量不吃肉皮,因為家禽肉類中的皮中嘌呤含量高,皮下組織中的脂肪含量豐富。
對于痛風患者而言,不少海鮮嘌呤含量較高,要注意
04|選用油少的烹饪方式對于痛風患者而言,為了減少肉類一不留神攝入過多可能導緻痛風急性發作的風險,烹饪方法也要尤其注意,在痛風患者中流傳着一句話:“吃肉不喝濃肉湯,吃肉要吃回鍋肉”,這句話可供大家借鑒。
這裡所說的“回鍋肉”,此肉非彼肉。因為嘌呤容易溶于水,所以“回鍋”就是将肉先切好後焯水,這樣可以減少40%~50%左右的嘌呤,然後再進行烹饪;此外,如果吃水煮肉,那麼因為嘌呤大部分在湯水裡,所以棄湯吃肉也可以減少嘌呤進入體内。
以豬肉為例的各個部位烹饪方式不同
對于痛風患者來說,油煎肉、炸肉、烤肉、火鍋煮肉等烹饪方式做的肉都不太适合,一般還是建議采用蒸、煮、微波爐加工等用油少還能去油脂和嘌呤的方式來加工肉。
類似李莊白肉的加工方式比較适合痛風患者
05|适量進行葷素搭配對于痛風及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一日能量需要滿足每日消耗,而不能靠饑餓、節食等來減少嘌呤攝入;要在保持營養均衡的情況下,盡可能豐富自己的飲食,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等合理攝入;肉蛋、蔬果也要合理攝入。
通常來說,不建議痛風患者單獨加工肉食,而應該是葷素搭配烹饪。一般葷素比例是肉食:素食為1.25:8.75;如果您做不到,也盡量保持三分葷、七分素,這樣高嘌呤食物和低嘌呤食物聯合加工,其嘌呤含量就不會顯得太高。
痛風患者健康飲食餐盤,葷素搭配先吃素
劉醫生建議的葷素搭配食譜包括:芹菜拌鴨絲、青椒炒牛肉、青椒炒鴨片、魚香肉絲、冬瓜玉米焖排骨、清蒸鲫魚、熘魚片、蘋果炒雞柳、瘦肉炒圓白菜、羊肉炖蘿蔔、番茄燒牛肉、清蒸草魚、木耳炒豬血、青椒炒雞蛋等。
烹饪魚香肉絲等家常菜時,也請少放油
06|做肉盡量用植物油有些痛風朋友喜歡用豬肉、牛油等,四川的朋友們喜歡吃牛油火鍋。其實對于痛風患者來說,烹饪肉類還是适量用植物油,少用動物油,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我們前面說的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區别。
植物油主要成分是高級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脂,包括軟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動物油則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多。相比之下,動物油比植物油的熱量高、膽固醇要高,除了容易導緻尿酸增高外,長期過多食用還可能導緻血脂高等問題出現。
不同油類的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區别
其實,合理的脂肪比例,不但可以帶來飽腹感,還能夠保證必須脂肪酸的攝入,可以維持正常的内分泌功能,一般建議痛風患者每日食用植物油在30g左右。
建議痛風患者做肉盡量添加适量的植物油
07|少用刺激的調味品強烈刺激的調味品或香料,主要包括辣的辣椒、咖喱、胡椒、花椒、芥末、生姜等,這些食品調味料能夠刺激和興奮自主神經,導緻痛風急性發作。所以在烹饪肉類食物時,盡量少放這些調味品,可以使用醋來代替調料。
當然,對于青椒、彩椒等辣椒,痛風患者還是可以适量食用的。因為這些食物嘌呤含量低、刺激性不強、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一般來說醫生建議根據調料的刺激程度來進行合理的選取。在痛風緩解期,也可以恰當、少量使用辛辣刺激的調味品。
刺激性調味品能興奮自主神經,導緻急性痛風發作
08|少用高鹽的調味料含鈉高的調味品,主要包括食鹽、味精、醬油等。為什麼痛風患者要少用呢?這是因為痛風性關節炎是由于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腔所緻,鈉鹽所提供的鈉離子可以促使尿酸轉化為尿酸鹽從而沉積在關節,促進痛風發作。
攝入過多的鹽能加重腎髒負擔
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人做菜喜歡放雞精,但是雞精中含有豐富的核苷酸和鹽分,能夠加重痛風患者病情。不僅如此,包括豆豉、腐乳、豆瓣醬、辣椒醬等發酵制品,這些食物中嘌呤含量較高,而且鹽分很高,在烹饪肉類食物時要注意盡量少量使用。
通常建議,痛風患者每日食用鈉鹽總量不要超過6g,如果您患有高血壓、冠心病、腎髒病變等,鈉鹽還應該繼續控制,一般在2~5g以内。
學會控鹽
09|少吃火腿等加工肉和前面所說的高鹽調味料的道理一樣,火腿、臘肉、臘魚、臘腸、熱狗等加工肉制品,包括鹹蛋在内,其因為加工的方法需要使用鈉鹽,所以鈉鹽含量較高;而且這些加工肉制品因為長期風幹或者腌制,單位肉類的嘌呤含量也比新鮮肉要高。一般建議痛風患者盡量減少加工肉類的食用。
加工肉制品含有豐富鈉鹽和嘌呤
常常被大家忽略的是,包子、餃子中的肉餡,其因為肥瘦兼具,而且含有豐富的肉汁,嘌呤含量也不是一般肉類能比,所以也不建議痛風患者多吃。如果要吃,建議餡料豐富、葷素搭配,比如豬肉白菜餡、牛肉芹菜餡等,可以适量食用。
純肉餡的餃子中嘌呤含量豐富
總而言之,痛風患者是可以吃肉的。“不吃肉痛風照樣能發作”,因為即使再嚴格的低嘌呤飲食,也僅僅能降低血尿酸60~90μmol/L,這對大多數痛風患者而言是無法讓血尿酸達标。但是吃肉也要适量,因為飲食控制也是痛風非藥物治療的組成部分之一,與藥物治療相輔相成,對于痛風的長期管理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