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人們之所以如此熱愛春天
不僅僅是因為
春日裡的絢爛美景
更是因為
萬物在這個季節生長,生機勃勃
記憶中的春天
總有許多專屬的味道
當當當…
今年的艾米果已上線,你吃了嗎?
元宵至清明,正是艾草嫩葉生長期,每年元宵剛過,贛州人開始紛紛走到田間地頭,摘取艾葉回家做艾米果。
據《食物本草》裡介紹,艾葉還具有祛濕,暖胃,清腸、避邪氣、驅寒毒等功效。
近日,小編看到好多圈友在朋友圈曬采摘艾葉的照片,雖然很累,看着滿滿的收獲,還是挺開心的~
其實,艾草的花也很特别呢~
接下來是吃貨們的福利時間
小編整理了制作艾米果的步驟
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艾米果制作步驟
01
做艾米果要求艾葉要新鮮,所以,一大早就要到野外采摘。以前,在贛州鄉下,田間地頭可随手采摘艾葉。
02
将剛采回來的艾葉挑選整理一次,留下嫩葉嫩莖,用清水洗幾次就可以放進鍋裡煮(一般是三次就可以了,注意洗的時候手不要太用力扭出艾汁,不然做出的艾米果,味道不好)。
03
大火燒開水,放入艾葉草、放堿,大火煮15分鐘左右。
04
将糯米粉和煮熟的艾葉放在一起揉搓,可酌情加入适量清水。
根據個人喜好,可制作不同餡料:
芝麻餡:将芝麻炒熟後磨成粉,鍋中放入食用油待燒熱,将白糖放入鍋中熬制幾分鐘,再加入芝麻粉,不一會兒,香氣撲鼻的芝麻餡就做好了。
臘肉餡:将切好的小臘肉丁、腌菜、蔥花加入鹽、少許辣椒粉進行順時針攪拌,再放入鍋中炒熟,香辣味的臘肉餡也做好啦~
05
将面團揉成小團,擀成厚薄适中的米果皮。放入鍋中清蒸,接下來就是等待艾米果出爐啦~
艾葉米果出鍋的時候,色澤翠綠,鮮豔欲滴,非常誘人。而那升騰的熱氣中,米粉和艾葉草混合産生的獨特香味,清香而略帶甜味彌漫了整間屋子。
鮮嫩艾葉的清香和糯米柔軟勁道的口感完美結合,這大概就是春天留給贛州人最有味道的記憶。加入艾草的糍粑墨綠色,聞起來又清雅的草木香。清香的艾草,各式的餡料,吃起來軟糯留香,讓人念念不忘。
艾米果的傳說
傳說晚清時期,有個姓艾的女人,人稱艾嫂,搭了個小茶棚擺設茶攤。為招徕顧客,就試用這種艾葉和糯米粉做成包有糖餡、形似餃子的點心應市,哪知這玩意竟清香可口,色似翡翠,一時門庭若市,供不應求。
一日,一儒者慕名而來,品嘗後稱贊名不虛傳,遂問此品何名,艾嫂笑對來者無言可答。儒者見艾嫂熱情和藹又胖乎乎矮蹬蹬的,便風趣地說:"我替你取個名吧。"艾嫂點頭應允,儒者戲說:"這玩意既是艾葉和米粉做的,又形似你艾嫂,就叫它'艾米果'吧"!在座顧客聽後一齊拍手叫好。從此,"艾米果"這道點心就傳遍全縣,成為春季應時佳點。
艾米果的種類
餃子狀
球狀
三角形狀
長條狀
餅狀(用月餅模具壓制的)
一口咬下去
早已不是單純的艾草味道
還有春天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
傳承的味道
……
贛州的小夥伴們
不妨在春天的某日
放下繁重的工作雜事,放松心情
來到綠野田間
采一束新鮮、天然無污染的艾草
做上一份美味可口的艾米果
和家人朋友一起嘗嘗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