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贈藥山高僧惟俨二首》
李翺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選得幽居惬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潇灑作雲,恬靜作水,淡泊名利,修身正道。原來真理就在青天的雲上,瓶裡的水中。道在一草一木,道在一山一谷,道在宇宙間一切事物當中。我們,處于世俗的紅塵當中,一些欲望已經根深蒂固,因此,要做到淡薄高遠,必須漸漸消除欲望,到最後,才能真正理解"雲在青天水在瓶"。
二、《牛頭寺》
司空圖
終南最佳處,禅誦出青霄。
群木沉幽寂,疏煙泛泬寥。
寺踞原畔勳陰坡,遠眺終南諸峰,翠屏萬仞,俯視樊川,稻畦蔬町,溪桃堤柳,煙水明媚,在唐代不僅為佛教名刹,也是長安城南風景勝地。詩人寫出牛頭寺的清雅幽靜風景,可惜古時盛況,今已不在。
三、《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很少有人活動隻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裡一片靜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栖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花開花落,都屬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閑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摯着迷戀,才能将個人的精神提升到一個“空”的境界。
四、《悟道詩》
無盡藏比丘尼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此詩摘自《禅詩》三百首高僧篇,是一首用尋春詠梅來譬喻悟到本來面目的絕佳禅詩,曆來為人們所稱道。
五、《無題.千尺絲綸直下垂》
蜀僧德誠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随。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千尺絲綸直下垂》是唐代蜀僧德誠所作的一首無題詩。該詩以垂釣比喻領悟禅機,抒發了詩人在求道過程中的種種曲折與心得,同時也體現出了詩人深厚的禅學造詣。
六、《琴詩》
蘇轼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這首禅詩講了一個彈琴的道理如果說琴聲發自琴,那把它放進盒子裡為什麼不響呢?如果說琴聲發自手,為何你的手上聽不到聲音?
編輯整理:清風劍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