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星際穿越》講述了地球已經不适合人類生存,一個探險隊帶着使命穿越蟲洞去太空旅行,最後拯救了岌岌可危的人類( °u° ) 」,使得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中生存了下來。
農作物患病,人類面臨糧食危機,環境惡化,人類即将走向滅亡
前NASA宇航員,男主庫珀和他的女兒墨菲
天才少女墨菲在家裡發現奇怪重力場,書無故掉出書櫃,天花闆掉灰塵,擺成特殊形狀,她将此解釋為幽靈
破譯灰塵密碼,是一個坐标,男主和女兒來到了布蘭德教授的科研基地,并且拯救人類的計劃
A計劃是得到地心引力算法和黑洞數據後建立空間站拯救地球所有人。B計劃是抛棄地球所有人帶受精卵移民外星球
教授表面上告訴男主,去執行計劃B,傳回黑洞數據就能研究出來引力算法,然後再執行計劃A。
而實際上教授是一個徹底的悲觀主義者,他認為計劃A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個時候,教授其實已經抛棄了全人類。
庫帕告别女兒,女兒說,那天幽靈推落的書的密碼是“stay”,意思是留下來,但是父親就是走了
男主和另外3個隊友踏上了穿越星際的旅程。他們穿過蟲洞到達銀河系以外的新星系。
隊友之一,女主,布蘭德
第一站,米勒星球,一小時相當于地球七年
這裡除了汪洋,什麼都沒有
布蘭德操作失誤,隊友犧牲
這次行動,他們付出了地球23年時間和隊友犧牲的慘重代價。
教授臨終,告訴了布蘭德真相
他早就解開了方程,但是黑洞數據不可能得到,所以一開始就隻有殖民外星球的方案B,地球人隻能等死。
行動的失誤,飛船燃料不足,接下來的行動隻能從餘下的兩個星球中選一個,以保證剩餘足夠的燃料返回地球。
男主覺得布蘭德想去艾德蒙斯星球隻是因為她男朋友在那兒;而女主認為男主隻想自私的返回地球和女兒團聚。
最後按照庫珀的意見去了曼恩星球,是的,這次是男主犯錯了
正如布蘭德所說,曼恩星球沒有奇迹。所有的數據都是曼恩為了讓自己獲救而僞造成的。
曼恩一開始就知道A計劃無法實現,因為無法進入黑洞獲得黑洞引力數據。于是他炸死了空間站的黑人科學家
曼恩曾經是最優秀的科學家,他帶着拯救人類的使命來到這個星球,他以為一定會成功,但是當他多年前第一次看到這裡,就知道,沒有希望了,等待自己的隻有一個人的死亡。
他變了。他在無數個漫漫長夜裡,被死亡的恐懼侵蝕掉了 。他制造假數據,騙大家以為這裡可以生活人類,而一切隻是為了自己能夠活命。
曼恩本想殺掉庫帕,但他領盒飯了,庫帕和布蘭德一起成功保護了空間站
但是,樂極生悲,馬上要面臨更大考驗
隻有機器人塔斯和庫珀作出犧牲,與空間站分離,才能将空間站從黑洞邊緣射向艾德蒙斯星球
男主舍生取義,但是奇迹般地活着,他進入了超立方體,即在五維空間裡面放置的三維空間
他在超立方體中看到了女兒這一輩子的生活,早知道當年自己不走了,留在地球陪伴女兒長大多好。現在使命沒完成還什麼都錯過了。
他通過引力按規律移動女兒架子上的書,書掉在地上,就是影片開頭幽靈和密碼stay的秘密。
過去的故事,和未來的選擇,形成了閉環,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好像我學到的點集拓撲裡面的莫比烏斯環
同在五維空間的機器人發來消息,男主悟了,這是未來的人類,有救了!他把黑洞數據傳給了女兒的手表指針
墨菲破譯摩斯密碼,解開了引力公式
超立方體消失,庫珀穿越黑洞和蟲洞,返回太陽系
庫珀的地球年齡己經124歲,但是他還非常年輕,女兒墨菲己經是一個将近100歲的老太婆,功成名就,兒孫滿堂
墨菲告訴他,人不能看着自己的兒女離世,要他去外太空尋找跟他一樣年輕而孤獨的布蘭德。
影片最後,女主抵達艾德蒙斯星球,并摘下頭盔,預示人類文明将在新的家園延續下去。
我的觀後感:
2020年1月1日的日志
萬萬沒想到,一群人一整夜的吃喝玩樂盡情狂歡之後,我躺着床上,看了一遍《星際穿越》,度過了2019的最後一個夜晚。臨時對相關物理概念的了解和近幾個月對知乎上有關平行宇宙的真實故事的癡迷,我不至于完全蒙圈。
稱得上震撼我心的幾個地方:一是,那首不要溫柔地走進那個良夜,二是多年後無聲的世界裡庫珀看兒子和女兒錄像痛哭流涕,三是暮年的女兒和青年的父親,是久别重逢也是最後一面,四是,徹頭徹尾的孤獨,信念,使命和人性的博弈。我承認它很感人,但是許是心裡一片海,眼裡,真的隻有一滴淚。
身邊的朋友們,老是調侃我的迷之自信,盡管我反複強調那是臭不要臉,是活下去的既沒有任何過錯又不會錯過太多的一種方式。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演着演着,皮子真的就活成裡子,大概率是好事,畢竟,虛假到無比真誠了,也收獲鮮花和掌聲了。唯一欣慰的是,我還願意繼續演下去,演得更加出彩。
但是,殘酷且真實的是,出彩的日子會過去,糟糕的日子會過去,怦然心動的日子會過去,迷迷糊糊的日子會過去,熱熱鬧鬧的日子會過去,平平靜靜的日子會過去,任何模樣的日子終究都會過去。這麼說來,就像《星際穿越》裡布蘭德極力說服庫帕選擇艾德蒙斯所在星球時對愛的另類诠釋那樣,愛是唯一我們能感知到的超越了時空維度的東西。
是啊,對家人,朋友,愛人,對學習,事業,追求,對過去,現在,未來,我們擁有太多太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愛恨交織的情感,它們藏在在一個個真真假假深深淺淺晦明變化的畫面裡,并化成我們或破碎或完整的“感受”,隻有它,即使山一程水一程生命迎來送往,也不會被消解,也不會被遺忘,更不會死去,它獨特且别有一番美。
“我知道,你聽不到我說的話,所有的消息都沉沒進黑暗的太空中,露易絲說,呃,我應該學着把你放下,所以,我學着把你放下了,爸爸,我不知道你在哪裡,但我希望你能安息,再見。”湯姆(庫帕的兒子,墨菲的哥哥)的話,讓我很自然的想起了詹青雲的那句辯詞:
放下,從來不是成長的代價
放下,就是成長本身。
羅振宇的有段感觸我确實也有深刻體會:如果不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你最終就要按你活的方式去想,于是,你越活越抽抽。我覺得,這和《殺死一隻知更鳥》的擰巴,一樣讓人難受。翻看朋友圈的時候,會看見打雞血的,喪成狗的,撒狗糧的,自作孽的,梨花帶雨的,莫名其妙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各種各樣的記錄,形形色色的情緒,但是沒有一種,是不應該的。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厭惡這種“粗糙”(親密關系和非親密關系的真實),我最終也“憎惡”我自己。好在,慢慢的有所改變,開始嘗試擁抱它,擁抱我自己。
新的一年,祝福每個人:願那些你了解過、見證過的一切,将帶你走向一個妙不可言的未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