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酸堿鹽知識考點專題,重難點突出,沖刺備考,人手一份
初中化學當中有關酸堿鹽的内容,很多同學都學起來時感覺晦澀難懂,其實酸堿鹽這部分想要學好也不是太難的事,主要是其中的關系以及涉及到的常見的酸堿鹽的化學性質的掌握。并且最重要也是最難的點在于化學物質的轉化關系需要同學們多花心思下功夫去整理,否則這個過程将成為同學們學習的攔路虎。
我們在學習初中的酸堿鹽都是從酸堿鹽的綜合角度去了解他的性質,特點以及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結合生活實際去理解,然後再根據每一種類型去匹配初中階段常見的酸堿鹽的種類進行單獨的學習,其中性質,用途以及物質間的轉化将是大家學習的重點。
下面唐老師将通過細緻的講解,将初中階段的酸堿鹽分别需要注意的内容以及學習的一些技巧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幫助大家突破難點。
一、酸及酸的化學性質
酸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氫離子(H )和酸根離子。常見的酸有①鹽酸(HCl)②硫酸(H2SO4) ③硝酸(HNO3)④醋酸(CH3COOH)
①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無色酚酞試液遇酸不變色。
②活潑金屬 酸鹽 氫氣(注:此處酸不包括濃硫酸和硝酸)
Zn H2SO4=ZnSO4 H2 Zn 2HCl=ZnCl2 H2
Fe H2SO4=FeSO4 H2 Fe 2HCl=FeCl2 H2
2Al 3H2SO4=Al2(SO4)3 3H2
2Al 6HCl=2AlCl3 3H2
③金屬氧化物 酸鹽 水
Fe2O3 6HCl=2FeCl3 3H2O
Fe2O3 3H2SO4=Fe2(SO4)3 3H2O
CuO H2SO4=CuSO4 H2O
CuO 2HCl=CuCl2 H2O
④堿 酸鹽 水
NaOH HCl=NaCl H2O
Ca(OH)2 H2SO4=CaSO4 2H2O
3HCl Al(OH)3 = AlCl3 3H2O
⑤*鹽 酸新鹽 新酸
AgNO3 HCl=AgCl HNO3
BaCl2 H2SO4=BaSO4 2HCl
二、堿及堿的化學性質
堿由離子構成,堿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OH-)。
常見的堿有氫氧化鈉(NaOH) 、氫氧化鈣 Ca(OH)2、氨水(NH3·H2O)等。
1.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用途
2.堿的化學性質
紫色石蕊試液遇堿溶液變藍,無色酚酞試液遇堿溶液變紅。
①酸性氧化物 堿鹽 水
2NaOH CO2=Na2CO3 H2O
*2NaOH SiO2=Na2SiO3 H2O
Ca(OH)2 CO2=CaCO3 H2O
②酸 堿鹽 水(中和反應)
③*鹽 堿新鹽 新堿(反應物均可溶)
2NaOH CuSO4=Na2SO4 Cu(OH)2
三、鹽的性質
1.常見的鹽
鹽由離子構成,組成裡含有金屬離子(或NH4 )和酸根離子的一類化合物。
2.粗鹽提純
去除粗鹽中不溶性雜質。
3.鹽的化學性質
①鹽溶液 金屬新鹽 新金屬(按金屬活動性順序)
CuSO4 Zn=ZnSO4 Cu
CaCO3 2HCl=CaCl2 H2O CO2
Na2CO3 2HCl=2NaCl H2O CO2
NaHCO3 HCl=NaCl H2O CO2
鹽溶液 堿溶液新鹽 新堿(必有一個是沉澱)
Ca(OH)2 Na2CO3==CaCO3 2NaOH(明星反應)
3NaOH FeCl3=3NaCl Fe(OH)3
鹽溶液 鹽溶液新鹽 新鹽(必有一個是沉澱)
CaCl2 Na2CO3=CaCO3 2NaCl
AgNO3 NaCl=AgCl NaNO3
四、明确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本質
複合反應:由兩種化合物(通常為酸堿鹽)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通式:AB CD=AD CB
發生的條件:生成物中如果有、或有H2O(穩定、難溶、難電離物質)
注意:堿與氧化物的反應不屬于複分解反應
對于複分解反應的三大特點也是同學們必須要記住的,第一反應物,生成物均隻有兩種化合物。第二,發生反應的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三個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的前後均不發生改變,同學們在判斷是否是複分解反應時,隻需要依據以上的條即可辨别。
五、熟記酸、堿、鹽的溶解性口訣
堿溶氨、鈉、鉀、鋇、鈣(俺拿假被蓋)
鉀鈉铵(铵鹽)硝(硝酸鹽)全都溶。
硫酸鹽不溶鋇和鉛;氯化物不溶銀亞汞,碳酸鹽隻溶鉀鈉铵。
六、幾個常見離子的檢驗
1.Cl-離子的檢驗 (選)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澱生成,樣品含有Cl-, AgNO3 KCl=AgCl KNO3
2.SO42-離子的檢驗 (選)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澱生成,樣品含有SO42-, Ba(NO3)2 H2SO4=BaSO4 2HNO3
3. CO32-離子的檢驗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稀HCl,将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無色氣體生成,該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樣品含有CO32-,
K2CO3 2HCl=2KCl CO2 H2O
CO2 Ca(OH)2=CaCO3 H2O
4.檢驗NH4 (選)
取少量待檢物于潔淨的試管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熱,有使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的氣體産生。
5、鑒别稀鹽酸和稀硫酸
分别取少量待檢液體于兩支潔淨的試管中,各滴入幾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澱産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無現象産生的原溶液是稀鹽酸。
七、常見俗稱、成分和化學式
生石灰——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鹽——NaCl
火堿、燒堿、苛性鈉——NaOH 純堿、蘇打——Na2CO3 小蘇打——NaHCO3
鐵鏽、赤鐵礦——Fe2O3 磁鐵礦——Fe3O4 金剛石、石墨——C 幹冰——CO2 冰——H2O 天然氣(甲烷)——CH4
酒精(乙醇)——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
八、常見物質的顔色
紅色的固體——Cu、Fe2O3、P(紅磷)
黑色的固體——C、CuO、Fe3O4、FeO、MnO2
白色的固體——KClO3、P2O5、P(白磷)、CuSO4(無水硫酸銅)、KCl、NaCl等
暗紫色的固體——KMnO4
淡黃色的固體——S
藍色晶體——CuSO4•5H2O
藍色沉澱——Cu(OH)2
紅褐色沉澱——Fe(OH)3
白色沉澱(不溶于酸)——BaSO4、AgCl
白色沉澱(碳酸鹽)——CaCO3、BaCO3
白色沉澱(堿)——Mg(OH)2、Al(OH)3
藍色溶液——CuSO4、Cu(NO3)2等含Cu2+溶液
淺綠色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
棕黃色溶液——FeCl3、Fe2(SO4)3等含Fe3+溶液
對于初中階段酸堿鹽的學習,其包含的内容量還是比較多的,那麼在學習當中想要快速地掌握這部分的内容,那麼對其全面的了解外,還要針對每一部分的内容進行細緻的分析,特别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簡單的實驗能也能夠幫助大家快速的掌握酸堿鹽各部分的性質。其中重要的是一些化學方程式。記憶的口訣都是大家在學習或複習當中比較重要的學習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