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有慢的道理,等有等的必要”,這是落甜2018年,在法式糖漬栗子視頻發布時用的标題,沒想到,一語成谶。
當時,我們不覺得栗子有問題,甜而且也不很硬,外表還有點小漂亮。直到2020年新年,在法國吃到糖漬栗子後(第534期 南法甜品匆匆一瞥)秒懂……重做吧!
很多朋友疑惑,網上那麼多法式糖漬栗子的配方、視頻和文字資料,你們不看嗎?怎麼要做那麼多次,做那麼久?
√ 首先,得分清日式和法式糖漬栗子的不同,一定要吃過,成功與否是依據結果判斷的;
√ 其次,得親自做過,才能判斷信息是否真的正确;
√ 最後,你很容易就成功了,也是正常的,畢竟人的資源、智商和運氣是不同的,給你點贊!
我們失敗得太多太慘,大部分是認知的問題。這是看别人操作,依樣畫葫蘆,無法解決的問題。認知不到位,總會生出各種幺蛾子:
錯1:糖漬尚未成功,卻在栗子品種的選擇上耗費太多時間都說糖漬栗子選擇品種很重要。有些栗子品種不适合做糖漬。不适合的原因有:糖漬過程易碎,容易變硬,口感不好等等……都很虛。我們不要“有些”,不要“南方北方”,請直說,倒底是誰?
惱火,找不到資料,就要用真金白銀去試。我們折騰三年,後來才明白此言不虛,因為隻能這麼虛。
财力時間有限,南方栗基本沒碰,據說它們組織松散,經不起長時間糖漬,也不夠糯。北方栗子風味好的産地也不少,但個頭普遍偏小,差點賣相。
前後試了七八個産地的栗子。同一個産地的栗子,同一個賣家,第一次成功,第二次就沒有上次好。後來,才被告知栗子混品種售賣是常有的。商家還不願意分級,隻能自己挑個頭大的用,有幾次還不夠數量。
農産品,找貨源是個技術活,我們是完全不懂行。真要搞清楚,得再有好幾年,落甜還要不要做甜品了?
最後,我們用了去殼的湖北羅田闆栗,原因多麼幼稚:它挺大。遷西和信陽也做了幾批,風味都不錯,就是不容易找到大個的。至于哪個更好,沒有結論,每年每批都不一樣,真的要瘋掉。
錯2:糾結栗子本身的含水率沒有真正搞清糖漬原理的情況下,常常有方向性的認知錯誤。有一陣子以為栗子失水變硬與它先天的含水率有關,糾結買來栗子夠不夠新鮮,甚至一度用了嫩栗子。
錯3:輕視包紗布防止栗子碎裂的方法可能是急于求成,一看見包紗布的做法,就嫌麻煩,以為多碎幾個栗子而已,不影響糖漬本身。殊不知,碎栗過多也會影響同批次整顆栗子的糖漬效果。某一次恍然大悟,挑選栗子的時候,特别講究大小均勻,怎麼對碎栗,反而不在意了,腦子短路啊。
錯4:直接用生栗子加糖煮栗子要煮熟再糖漬,何不直接加糖,一邊煮熟一邊就開始糖漬?隻能說願望是好的,效果是差的。先煮熟栗子的重要性,你想象不到。
錯5:栗子發黴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溫度我們最早9月底就開始糖漬栗子了,南方還穿着短袖,還有秋老虎。第一次看到一大鍋糖漬栗子發了黴,心痛無比。也沒細想,斷定是天太熱了。後來,天涼了,栗子又出現了發黴,慢慢細究下來:器具的殺菌、适合的糖度、環境溫度都有可能造成栗子發黴。
錯6:将糖漬過程中的栗子放入冰箱現在每次講糖講原理,都會忍不住想起,我們曾經也做過這樣的事情,有點難為情。
錯7:輕視室溫對糖漬的影響一直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糖漿溫度上,而被忽視的室溫,其實對水分蒸發,澱粉回凝速度都有很大影響。與其小心翼翼的維的,的如直接規避風險。這才下定決心,采用真空低溫慢煮法,室溫從此是路人。
錯8:原理認知偏差很多資料上都說,糖漬的原理是滲透,白紙黑字的。其實,滲透作用隻是糖漬食物能長久保存的原因。食物為何可以糖漬、鹽漬?栗子為何又要糖漬那麼久?弄清楚了,才不會犯方向性的大錯誤。
錯9:多加一點糖,栗子就多吸一點明明知道,不可能這麼簡單粗暴,還是忍不住試了一下。栗子表示吃不消,吐出來了。
錯10:多給點時間,栗子就能多吸一點糖
同一鍋糖水,本來栗子浸1天,現在連着浸泡兩天,是不是會多吸一點呢?事實證明,即便可以多吸一點,也是非常微弱的“一點點”。
錯11:用不合适的溫度加熱栗子溫度過高,栗子軟了,黑了,散了;溫度過低,軟度不夠,吸糖不夠,消毒都不夠,還容易發黴。
錯12:糖漬栗子結晶糖漬栗子做的七七八八,沒放多久,吃着就變硬,而且砂砂的。後來,我們嚴格按照配方,不僅加入大量葡萄糖漿,而且根據一位網友提供的資料,加入了山梨糖醇,栗子有了很大的改善。
錯13:輕視糖度儀的使用如果早一點買糖度儀,說不定去年我們就成了。它可以監控糖度,就像溫度計監控溫度一樣。哪怕是失敗,好歹能知道是哪一天,在哪個糖度下,栗子就不吸糖了。而不用等到最後一天,才知道糖漬失敗了,或許第一天它就挂了。
快點“總之”吧,往事不堪回首。
總之,與工廠出品的栗子糖果相比,家庭與門店無法進行非常标準化的操作。其中,栗子貨源與設備局限是造成品質偏差的主要原因。更多的細節失誤,就不一一說明了,寫出來的隻有十分之一。好歹,我們總算深度體驗了“慢有慢的道理”,怪不得對那些匠人來說,終其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算圓滿了。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