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蜀漢實力最弱為什麼還要不斷北伐

蜀漢實力最弱為什麼還要不斷北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16:55:44

看過《三國演義》的應該都了解,劉備在創業階段,先鋒都是趙雲這樣的猛将,可是到了蜀漢後期,姜維北伐時,能力不強的廖化居然成為先鋒。所以人們常說,“蜀中無大将,廖化作先鋒”。其實,這句話反映了曆史上蜀漢後期的一個嚴重的問題,這就是人才凋敝,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局面呢?

人才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所以自古以來,統治者都注意延攬人才。三國時期,曹操提出“唯才是舉”的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從而削平北方群雄,開創了曹魏的江山。孫氏兄弟占據江東,靠的也是吸收各方人才。至于兵微将寡的劉備,那更是靠着招賢納士,占據益州地區的。

蜀漢實力最弱為什麼還要不斷北伐(蜀漢後期為何會出現)1

劉備對待人才的态度,遠遠超過曹操、孫權,“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劉備還禮賢下士,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相助,終成帝業。不過到了蜀漢後期,人才凋敝,擔任軍政要職的,居然還是蔣琬、費祎、廖化、張翼這些人,而魏國人才濟濟,鐘會、鄧艾、杜預已經擔任要職。

人才凋敝是蜀漢政權衰亡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才出現了“蜀中無大将,廖化作先鋒”這種尴尬局面的?首先,存在着一個客觀原因,蜀漢政權國狹人少。蜀漢的控制區域主要是四川、貴州、雲南大部,以及陝西、甘肅南部地區,這裡人口并不多,到蜀漢滅亡時,還不到百萬之衆。

蜀漢實力最弱為什麼還要不斷北伐(蜀漢後期為何會出現)2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主觀原因,那就是蜀漢的人才政策存在問題。粗略劃分的話,蜀漢政權由兩類人士構成,其一是外來的,其二是益州本地的;如果細分的話,可以分為三類:其一、劉備帶領的荊襄人士,赤壁之戰後,“荊楚群士,從之如雲”;其二、跟随劉焉父子入川的東州人士;其三,益州的本土豪族。

在這三類人士中,劉備的嫡系,或者說蜀漢政權的最高層是荊襄人士以及部分東州人士。在蜀漢四相中,諸葛亮、蔣琬、費祎、董允都屬于荊襄人士。《三國志·蜀書》中所立傳者有五十九人,其中荊州人士有二十七人之多。而益州當地的土著則一直受到壓制。

蜀漢實力最弱為什麼還要不斷北伐(蜀漢後期為何會出現)3

蜀漢時期,沒有一個益州人士擔任過丞相、大将軍、錄尚書事的職務。蜀漢的五十九位人物中,隻有十九人為益州本土人士,他們擔任的職務通常是郡守、将軍、谏議大夫,沒有一個人進入過蜀漢的最高決策層。這反映了蜀漢的用人政策是重要荊襄、東州人士,打壓益州土著。

随着時間的推移,以及連年不斷的戰争,昔日的荊襄人士不斷死亡,又沒有新人接替,加上他們不肯提拔、使用益州本土人士,所以才會出現“蜀中無大将,廖化作先鋒”的情況。當鄧艾大軍兵臨成都時,朝中的益州人士紛紛站了出來,極力主張投降,劉禅無可奈何,隻得投降。

參考資料:1.《三國志》;2.《資治通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