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話接上文,本篇從烏龍茶的發酵角度出發,為大家細細講述一下烏龍茶的“半發酵”有什麼特點?我們又該如何正視烏龍茶的半發酵?
烏龍茶的發酵程度
烏龍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中,唯一一款通過人為幹預,将茶葉的酶促氧化反應發揮到極緻的茶類。烏龍茶品種繁多,品類多樣,其發酵程度的區間很大,綜合來說,烏龍茶發酵程度在20%-70%左右。
由于不同烏龍茶的發酵程度各異,故其内含成分的氧化程度也各有不同。這就導緻了雖同屬烏龍茶類,但原料品種不同,工藝發酵不同,從而形成“成茶品質不同,表現不同,風味不同”的特點,遂有:“百種烏龍百種香”的美譽。
烏龍茶發酵的本質
烏龍茶号稱“半發酵茶”,很多人就認為發酵一半即是“發酵50%”的意思,其實不然。茶葉的發酵度,其實是個籠統概念,如“不發酵”的綠茶,其實嚴格說起來在萎凋時候就有輕微發酵的,隻是程度很低可以忽略不計;如“全發酵”的紅茶,其發酵程度也隻是70%-90%左右,并非完全發酵完畢。由此來看,烏龍茶的“半發酵”也應該隻是個籠統概念而已,其意是中度發酵,介于“微發酵”與“全發酵之間”,籠稱“半發酵”,其實隻有20%-70%。
烏龍茶的本質仍是利用酶促氧化反應來發酵。與其他茶類不同的是,烏龍茶是唯一一款企圖通過人工幹預,将氧化酶的活性激發到極緻,反複督促其持續發酵的茶類,這種發酵手法有點類似于“擠牙膏”。通過“擠幹”或“榨幹”的擠牙膏方式,将内含的物質充分發揮,形成烏龍茶極緻高香與複雜多香的特點。
烏龍茶獨特的做青
烏龍茶做青環境,我們一般分為搖青與涼青(靜置)兩步驟,前者的目的是“走水”,後者的目的是“還陽”,故很多茶人将烏龍茶做青的工藝,經驗地稱之為“走水還陽”。
“走水”的目的:在鮮葉輕度失水(萎凋)的基礎上,憑借适宜的溫濕度條件,通過多次搖青使茶青葉片不斷受到震動、摩擦和碰撞作用,葉緣細胞逐步損傷并均勻地加深,誘發酶促氧化作用逐步進行。葉片彼此碰撞使水分流失,放大氧化産物及其他内含成分地轉化産物不斷的積累,形成綠葉紅鑲邊。
“還陽”的目的:搖青的環節隻能作用于葉片的内含成分,而梗脈的内含成分并不會受到影響。要想将梗脈的内含物充分利用,就得在每次搖青之後涼青(靜置)一會。經驗說明,葉片水分蒸發速度大于梗的水分往葉片輸送的速度,故一旦靜置後,就會出現梗脈中的水分和可溶性物質香葉肉細胞輸送的現象,使葉片再次恢複“活力”,再次萎軟下來,此即“還陽”。還陽後的鮮葉還需再次搖青,将新加入葉片的水分去除幹淨與再酶促氧化,如此反複到适宜為止。
正視烏龍茶半發酵的優劣
烏龍茶獨特的“做青揚香”工藝,是烏龍茶能在其餘五大茶類外另起爐竈的标志,也是形成半發酵的關鍵手段。做青過程種青葉生化成分發生劇烈、複雜變化的同時,青葉的狀态、色澤與氣味也随着發生顯著的變化,形成烏龍茶滋味醇厚、香氣濃郁、耐沖泡的品質特征。且由于烏龍茶的種類很多,發酵區間又很大,經過半發酵工藝之後,不同的品種特點會被強行放大,形成同屬“一個茶類,但形神俱不同”的多樣現象,可玩性很高。
-DEN-
下篇則是講“如何正視紅茶的全發酵?”喜歡筆者講茶的可以關注和轉發,方便交流學茶。
最後也在說一句,個人經驗認識有限,如有纰漏,歡迎各位及時指正并給予我建議,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