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線的我最喜歡的一部網劇《月光變奏曲》,終于開分了。愛奇藝今年新開發的戀戀劇場第一部小甜劇。
豆瓣開分7.0,1萬多人評分,算是個不錯的成績。
沒有特别出圈,1萬人評分,相比動辄幾十萬人打分的國産劇,熱度是低了很多。
有一說一口碑還可以。2021年愛情劇裡面排名算靠前。
初看演員陣容,沒有太多可說的東西。
女主虞書欣,我們認識她的時候,虞書欣正參加《青春有你2》。
很顯然虞書欣打動觀衆的是她個人魅力,與演技無關,與唱跳有關。
虞書欣當女主我一度以為這是部爛片,但是不止一次我在劇情裡被虞書欣的演技感動到。
初禮人設立住了。
男主丁禹兮,滿打滿算新人演員。
晝川身上一股子桀骜之氣,丁禹兮演出來了。
丁禹兮去年憑借《愠色正濃》《傳聞中的陳芊芊》火了一把。
不走偶像流量路線 ,他專注于演員品格的錘煉。
像頭困獸,夢想成為聚落裡霸氣的雄獅。
我從他桀骜獨立的眼神裡,看到成為影帝的野心。
熱度低,歸咎于題材不出圈。
2021年新劇,題材聚焦在出版行業。
出版行業屬于傳統傳媒,等于現在的工匠手藝活兒,往非物質文化遺産上想都不過分。
《編輯部的故事》火的時候是1991年,距今剛好30年整。
《編輯部的故事》劇照
2011年新媒體元年,2014年網劇元年,2020年5G時代……
傳統媒體遭遇新媒體沖擊,曾經衆星捧月的出版社,現在也面臨經營慘淡的危機。
不然郭敬明在出版界風生水起,為何要半路出家改行拍電影?
現在的冷門行業,是當時的熱門行業,現在追劇主力軍00後基本上從記事起就接觸互聯網,不比我們90後老人對紙質書籍尚存一絲情懷。
很多90後老阿姨被這部劇感動得死去活來的,直呼“爺青回”。
故事大作家遇上小編輯說起。
青年作家晝川新作《洛河神書》準備出版發行,等待與出版社簽約。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将會遇上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新手編輯初禮。
這一刻,生活開始天翻地覆。
初禮從小到大父母寵愛呵護,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與晝川閉關寫作的漠然相比完全天差地别。
晝川求婚當天寫的獨白裡寫到,她像一個土匪闖入我的生活。
晝川是單細胞生物一樣的存在,他形容自己是苔藓植物,官方吐槽最為緻命。
他做好孤獨終老的準備,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寫作。
年逾28,對感情沒有任何想法。
晝川擅長的小說題材是東方玄幻,裡面沒有愛情。
偏偏一個看似冷酷到不近人情的人,是暢銷書作家。
愛情對他來說不是必需品,是奢侈品。
初禮如果沒有出現,沒有闖進晝川的生活,晝川應該會活成傳說中的大神作家。
溫潤如玉公子川的故事一直流傳江湖。
晝川事業有成,有鐘愛的寫作,追捧他的讀者。
超越了99.9%的同齡人。
活成了我最羨慕的樣子。
一個人孤獨成瘾,便很難愛上一個人。
晝川性冷淡、傲嬌怪,就算天仙姐姐站在面前,他也隻會淡淡說一句,
走開,你的呼吸擋我路了。
某一天,總有個人,會跨越山海來到你面前。
初禮就是晝川的命門。
三顧茅廬簽合同,雷厲風行做編校。
認真工作的時候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照顧人必須是媽媽級别的呵護。初禮身上毫無保留的勇敢和坦誠,一舉擊中晝川。
用一句很俗的情話說就是:我被套牢了。
初禮讓不食人間煙火的宅男作家動了情。
女人,你在玩火。後果隻有一個,晝川後半輩子一定會和初禮牢牢綁定,永不分離。
在渣男遍野的時代,初禮遇上晝川,簡直就是拯救了銀河系。
晝川找到初禮,準備帶她回家。
天空飄起白雪,初禮醉酒後抱着晝川,在他的嘴唇上親了一下。
晝川回敬一個浪漫的雪中吻。
而事後,晝川害羞得無以複加。
暧昧期間,晝川因為害羞動不動就到處躲初禮,是家常便飯。
如果你遇上一個害羞的男孩子,請一定要珍惜。
這樣的男孩就快絕種了。
身為作家,晝川每天日常就是呆在家裡寫作,抽空出門遛狗,晚上跟發小江與誠打壁球,需要查資料就去江與誠的書店逛逛。
這幾個規定動作,成了晝川時間表上日複一日不變的内容。
生活就是一個名詞,一泓平靜的大湖。
愛上初禮之後,他的日常增加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内容,等初禮回家,跟初禮吃醋,去元月社次數增加。
初禮在晝川眼裡不僅僅隻是一個編輯那麼簡單,而是随時随地讓人牽挂的心愛的人。
生活變成了一個動詞,是動不動就狂風卷巨浪的大海。
不知道編劇原創劇本靈感是不是來自《小時代》。
看劇的時候我經常想起《小時代》林潇去周崇光家催稿的情節。
周崇光堂堂一個暢銷書作家,家裡亂得跟狗窩一樣,理直氣壯地拖稿的态度就如同他理直氣壯地把家裡搞得一片狼藉。
最後林潇和周崇光在一起了。
最後初禮和晝川也在一起了。
在出版行業盛行的年代,總會傳出作家和編輯的佳話,作家和編輯,是魚和水的關系。
有的編輯甘願一輩子位居幕後,親手将一個個作家推向台前,他們的作品光鮮亮麗被讀者追捧,被市場偏愛。
虞書欣飾演的初禮,為晝川保底印數拼命幾個大夜不合眼,每天奔波于出版社和印廠之間,讓我觸動很大。
就像火箭助推器,最後一滴燃料燃燒殆盡,自動脫落,把火箭一點點推向大氣層。
或許,當一個人足夠優秀,就能看到光。
晝川最讓人羨慕的,是他用他的才華,養活了自己。買了大房子,豪華SUV,也有和出版社說不的勇氣。
怎麼樣都能活色生香地活着。
他拿花枝獎我一點不意外。
大神和天才的誕生,都是從一直堅持得學生時代的那份熱愛而來。
晝川高中二年級就寫出了十幾萬字的《入夢照驚鴻》。
和郭敬明高中時代散文《左手倒影,右手年華》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惜的是,晝川父親晝顧宣從始至終沒有認可過晝川。
代際矛盾在文人之間體現得更加明顯。
在父親晝顧宣看來,晝川的作品是靡靡之音,毫無現實意義,不入主流,他不配做一個作家。
郭敬明拿獎之前,外界也用無數異樣偏見的眼光看待這個搗鼓青春傷痛文學的年輕人,媒體罵得尤其狠。
郭敬明不與主流作家圈為伍。
晝川也讨厭參加父親給他安排的各種作家沙龍,越權威大佬越多他越不想參加。
但是花枝獎,曾經是晝顧宣的夢想。更是父子之間芥蒂的洗滌靈,去漬效果Max,搭橋效果堪比喜鵲,連王母娘娘看了都甘拜下風。
晝川瞧不上這種花式名頭,但終歸獲得了主流價值觀的認可。
晝川晝顧宣這對父子,雖是一見面就吵,就跟兩頭争地盤的雄獅一樣水火不容。
但随着晝川長大成人成為了職業作家,出版的第一本書《東方旖聞錄》就大獲成功,晝川被列為一線暢銷書作家行列。
從這一刻起,晝顧宣已經開始轉變對兒子的偏見,他想認可兒子。
可是兒子每次見到自己就擺出一副打死不服的傲嬌實在是連下嘴認同的地方都找不到。
晝川從小到大一直頂着知名作家晝顧宣之子的頭銜,父親的陰影和不認可,簡直就是從娘胎裡帶出來的“恩重如山”,壓力如山。
他想要擺脫父親的光環,更想要獲得父親的認可。
矛盾都是有慣性的嘛。
花枝獎就是父子和解一大契機。
我随着晝川的目光看過去,晝顧宣從領獎台幕後走出來,父子倆西裝革履,在耀眼的聚光燈下相視而笑。
晝顧宣把獎杯交給晝川,完成了老一輩對晚輩的認可,這道儀式感隆重的謝幕,足夠讓人淚目。
不管怎麼說,晝川的人生,絕對不是普通人的人生,出生時銜着金湯匙,有點酸澀又怎麼樣,還是站在父親的肩膀上做了文二代。
羨慕晝川,就像我羨慕現實中的文二代笛安一樣。
笛安說做文二代其實沒什麼,就小時候可以看很多書。
瞧瞧,一股淡淡的凡爾賽的愁緒。
晝川長大成人以後,心裡一直渴望得到父親的認同。
他所有跟父親做對的小脾氣,其實都是訴說不被父親理解的委屈。
而當一切都得到釋懷,我看到的是兩個真正的男人肩并肩對視交談,再不會有一方居高臨下,一方被迫卑微。
再來說說晝川飾演者丁禹兮。
95年的男孩還不到28歲——要在劇中飾演28歲的晝川。卻能在他臉上和眼神裡看到一絲老練。
丁禹兮顴骨高,相貌看起來就有一點少年老成。
飾演晝川期間很瘦,顴骨看起來更高了,更成熟了。
撇去外貌上的契合,丁禹兮對暢銷書作家的把控也很到位。
有文人沉澱的氣質,也有新銳作家的傲嬌。
時而網瘾少年上身,關注網友書粉對自己的評價;時而文人騷客,發發微博吐露心迹。
《月光變奏曲》可以說是丁禹兮成名作裡第一部原聲出鏡的片子。
多少人因為丁禹兮原聲入坑我就不說了。
開始我還以為丁禹兮以前是專業配音演員。
不然怎麼聽原聲聽出了配音演員的效果。
說到這,我不得不對上海籍男演員心生敬意。
能讓我想到原聲堪比配音的另外一個男演員就是上海籍的胡歌了。
胡歌在封神作品《琅琊榜》裡面,自己給自己配音,我一集一集看下來,被胡歌的字正腔圓的聲音感動得體無完膚。
對了,胡歌還為《龍之谷:破曉奇兵》男二号貝斯柯徳配音,還是《但是還有書籍》的旁白。
都說南方人說普通話比北方人要難很多。
比如吳語地區的南方人,基本上平翹舌不分、前後鼻音不分,音調裡還帶着一股子南方口音。
不管是丁禹兮還是胡歌,恰到好處化劣勢為優勢。
北方人的普通話因為有兒化音,而讓句式聽起來比較潤滑流暢,但也失去了語言本身有棱有角的魅力。
南方人就不同了,南方人說普通話就跟中國人說英語似的。
每個字從元音到輔音都要完整說出來,一點連音都不帶的,給人一闆一眼的肅穆不是嘛?
之前還有一份網友自制的全國省份普通話排名表。安徽、浙江、江蘇榮登榜單前五名,南方人有夠傲嬌了吧。
就順便在這裡祝願丁禹兮早日折冠影帝。
最新消息,在我準備發布這篇稿件時,《月光變奏曲》豆瓣評分上漲了0.1分。
觀衆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
就像《棋魂》這部劇,開分7分出頭,時隔兩年,漲到了8.8分,是國産劇奇迹,國産劇之光。
如果《月光變奏曲》大爆就好了。
現在已經很好了,希望未來有更多人可以注意到這部劇。
有愛情,有職場,有對人性的洞察,甜寵劇也沒有那麼甜,霸道總裁也有脆弱和幼稚的時候。看完這部劇,你也能感受到,其實生活也是個動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