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說到,脂肪(甘油三酯)是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構成的。甘油(丙三醇,化學式C3H8O3),結構固定不變。但是這個脂肪酸呢,就多了,已知的就有40多種。不同的脂肪酸結合,脂肪的具體結構就有不同,不過食物進入體内被消化、吸收基本上都是小分子物質。所以這篇就詳細的介紹下不同的脂肪酸,對我們的作用。
脂肪酸的基本分子式為CH3[CH2]nCOOH,n的值大部分為2-24個。因其n值不同,空間結構、碳鍊的長度不同以及飽和程度的不同,脂肪酸就有不同的分類方式。
脂肪酸空間結構不同可分為順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在自然狀态下,大多數的不飽和脂肪酸為順式脂肪酸,隻有少數的是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牛奶和奶油中,注意是少數)。目前較多的使用的反式脂肪酸為人工制得,後面會再介紹,這邊就先不贅述了。
按碳鍊長度的分類
脂肪酸按其碳鍊長度可分為:長鍊脂肪酸(LCFA,含有14-24個碳)、中鍊脂肪酸(MCFA含有8-12個碳)、短鍊脂肪酸(SCFA,含6個碳以下)。另外還有極長鍊脂肪酸,主要分布在大腦和一些特殊的組織中,如眼睛的視網膜和攜帶染色體信息的精子等。脂肪組織中含有各種長度的脂肪酸,而食物中主要以18碳脂肪酸為主。
A.中鍊脂肪酸:由于其水溶性較好,不需要膽汁乳化,可直接被小腸吸收。而吸收後無需形成乳糜微粒(分子稍微大些的脂肪酸,需要和磷脂、膽固醇、蛋白質形成這乳糜微粒才能在血液中運輸),可直接由門靜脈進入肝髒,并在細胞内可快速氧化産生能量。所以此類脂肪在特殊食品産生(如運動員食品)和臨床上(如用來治療高脂蛋白血症、急性和慢性腎功能不全等),開始受到重視。但是,中鍊脂肪酸吃太多了也不好。過量的中鍊脂肪酸若不能及時被機體代謝,累積到一定程度會引起惡心、面部潮紅、血栓性靜脈炎、腦電圖改變等情況;另,糖尿病、酮中毒、酸中毒及肝硬化等病人也不宜大量食用。
B.短鍊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依次
含有2、3、4個碳)等。三者中丁酸的作用最重要,其次是丙酸。人體内短鍊脂肪酸主要來源食物中膳食纖維、抗性澱粉、低聚糖和糖醇等在結腸内被腸道微生物發酵的産物。(所以腸道的菌群健康非常重要,此次疫情相關專業人士也有提及。)主要生理功能包括:①提供機體能量;②促進細胞膜脂類物質合成;③預防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④預防結腸腫瘤;⑤對内源性膽固醇的合成有抑制作用。目前,短鍊脂肪酸在臨床上已有應用,如促進結腸術後修複。
按飽和程度分類脂肪酸可以分為飽和脂肪酸(SFA)和不飽和脂肪酸(USFA)。兩者的區分主要是指脂肪酸的結構中是否存在雙鍵,好比2杯水,滿杯的水和另外一杯還可以加水未滿杯的水。雙鍵越多,需要添加的水越多,才能滿杯。根據不飽和雙鍵的數量将不飽和脂肪酸稱為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附上下圖。
最常見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是油酸,膳食中最主要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亞油酸和α-亞麻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人體細胞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是脂肪酸的兩倍,但各種組織中兩者的組成有很大差異,在一定程度上與膳食中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一般植物油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較多,但可可籽油、椰子油和棕榈油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
脂肪酸結構不同,所具有的功能也不同。其中,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很重要的脂肪酸,在人體内發揮着特殊的營養學作用。
必需脂肪酸為什麼說亞油酸和α-亞麻酸是膳食中最重要的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呢?是因為我們機體自身不能合成并且不可缺少,必須通過食物供給的脂肪酸,這類脂肪酸也被稱為必需脂肪酸(以下用EFA代稱)。有如下生理功能:
①構成磷脂的組成成分: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結構成分,它是膜磷脂具有流動特性的物質基礎,EFA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直接相關。
(細胞膜——磷脂雙分子層)
②前列腺素合成的前體:前列腺素(PG)存在于許多器官中,有多種生理功能。如使血管 擴張和收縮、神經傳導、影響腎髒對水的排洩,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可以防止嬰兒消化道損傷等。(近年來,研究認為EFA有減少血栓形成和血小闆聚集的趨勢,可能與其作為前列腺素和凝血素的前提有關。)此外,二十烷酸在環氧化酶和脂氧合酶的作用下生成一系列類二十烷酸,如前列腺素、血栓素(TXA)、白三稀(LT)等,是體内許多生化過程的重要調節劑,如調節血壓、血脂、血栓的形成;調節機體對傷害、感染的免疫反應等。
③參與膽固醇代謝:
在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中,膽固醇與亞油酸形成亞油酸膽固醇酯(體内大約70%的膽固醇與脂肪酸酯化成脂),然後被轉運和代謝。HDL可将膽固醇運往肝髒而被代謝分解,其他n-3系列和n-6系列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如EPA和DHA也被認為具有降血脂作用。常聽到的,冰島等地區的愛摩斯基人、阿拉斯加人,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患病率很低,但是他們的膳食中富含能量脂肪和膽固醇,這就可能與攝入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海産品有關。
EPA的缺乏可引起生長遲緩、生殖障礙、皮膚損傷(出現皮疹)以及腎髒、肝髒、神經和視覺疾病。這些情情況多發生在嬰兒、以脫脂奶或低脂膳食喂養的幼兒、長期全胃腸外營養的病人,也可出現在患有慢性腸道疾病的病人中。EPA的缺乏也可能會由于前述的類二十烷酸化合物代謝的改變而而引起。當然,過量、過多的攝入多不飽和脂肪酸,也會使體内有害的氧化物,過氧化物以及能量等增加,對機體産生多種慢性危害。(把握一個“度”)
其他多不飽和脂肪酸可由EPA轉化而來,機體可以利用母體脂肪酸(如亞油酸和α-亞麻酸等)合成更常見的脂肪酸。不過要注意在利用EPA合成同系列其他多不飽和脂肪酸時,使用的是同一系列的酶。而由于合成過程中競争抑制作用的作用,會導緻這一過程的速度較為緩慢。因此建議,最有效的途徑是直接從食物中獲得長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
前面有提到n-3系列和n-6系列的多不飽和脂肪酸,
①n-6多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花生四烯酸是n-6系列中飽和脂肪酸中最重要的脂肪酸,對于哺乳動物來說是必需的,這類脂肪酸完全來自植物,主要是植物油。n-6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可調節血脂和參與磷脂組成,其中花生四烯酸還是形成類二十烷酸的重要前體物質,花生四稀酸缺乏時皮膚易感染、傷口愈合減慢。此外。n-6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還具有促進生長、發育和妊娠作用,這與類二十烷酸調節下丘腦和腦垂體激素釋放有關。
②n-3多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是n-3系列脂肪酸的母體。它的碳鍊能被延長為更長鍊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如EPA和DHA。植物油(含有亞麻酸)和魚油(主要包含EPA、DHA)是n-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主要來源。其中DHA是視網膜光受體中最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是維持視紫紅質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同時,DHA還具有促進胎兒大腦發育的作用。EPA具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降低血液粘度,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此外,n-3系列脂肪酸在冠心病、高血壓、關節炎、其他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腫瘤防治中具有一定生活性。
謝謝你的耐心閱讀,希望能幫到你。
以上内容僅為健康知識科普,不作為具體的醫療建議使用。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内容整理自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八版)p35-3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