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意思是:
得到尊崇和受到侮辱,都像受到驚吓一樣。重視大禍患就像看重自己的身體一樣。為什麼受寵和受辱都會受驚呢?因為當受寵的人處于卑下地位時,得到尊崇容易受到驚吓,失去尊崇也容易受到驚吓。這就是寵辱若驚。什麼叫作貴大患若身呢?是說我之所以能招緻大禍患,是因為我有身體,如果我沒有身體,我還有什麼禍患呢?所以,把天下看得像自己的身體一樣貴重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給他;愛惜天下人就像愛惜自己的身體一樣的人,可以讓他來管理天下百姓。
很多人認為老子這段是在論述人的尊嚴問題。這樣說當然沒錯,但今人容易曲解老子心中的尊嚴,或者說理解得不夠徹底。尊嚴是一個與面子和地位毫無關系的東西,人人皆有尊嚴,并不代表人人平等。這樣就容易理解老子說的“寵為下”——受侮辱當然代表地位低下。這點其實可以從日常有關“寵”字的詞語中來印證。與寵有關的詞語有:得寵、失寵、寵愛、寵幸、寵物等等。這樣一集中,就會明顯感覺到,無論得寵還是失寵,都暗含地位低下。
老子問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并給了一個最根本的回答。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衆人不是至人,當然會有大患了。為什麼呢?因為人有身體。有了身體,外界有利的和有害的東西才能施加到身上。當然這個“身”也可以理解成自身,這就是精神層面的理解了。别人能威脅自己,不是别人多麼壞,而是自己把自己當回事兒了。如果沒有身,人還有什麼患可言呢?而沒有自身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把自身變成無限大。無限大不就是“道”嗎?空氣存在,但就像不存在。所以,當人把自身放得無限大,他就成了地球、空氣、“道”。無限大也無限小。
因此,老子提出的“貴身法”,其實就是無視自己的身,把自身放得無限大、無限小。無限大的是自然,自然中有萬物,萬物都從自然中索取,就像天下人從至人、聖人那裡索取一樣。所以,當一個人“貴身”時,已經把身托給天下了。
芸芸衆生,千姿百态。有人把個人的利益、名聲、地位、權勢看得高于一切,結果總會若有所失。等到大禍臨頭時,還要憤憤不平或牢騷滿腹,甚至呼天搶地。有人忽視個人利益,把奉獻他人與社會看得高于一切,當榮譽、名望和地位降臨時,也很自然地不為所動。前者沒有尊嚴,是假貴身,寵辱皆驚;後者有尊嚴,是真貴身,寵辱不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