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一個長壽村,全村老人的預期壽命高達76歲。老人們每天吃完早餐後都會不約而同地去村裡的老年活動中心。他們聊着天、喝着茶,一起跳會廣場舞,無憂無慮地消磨上午的時光。
村子裡的小夥們都感到奇怪,老人們長壽的秘訣到底是什麼,自己以後也會像他們一樣長壽嗎?一千名百歲老人調查結果:長壽之人的共性,不是運動,而是這2點。
一、 長壽和運動有關系嗎?
随着全世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類的平均壽命每年都在延長。如今我們不再需要“靠天吃飯”,醫療和衛生條件都在不斷提高,人自身的基因也在努力适應當下的環境,因此人均壽命就會越來越長。
我們都知道生命在于運動,科學的運動方式會給人的身體帶來許多好處。一般來說,平時喜歡運動的朋友,身體素質也會比宅在家裡的人強。那麼長壽和運動到底有沒有關系呢?
堅持鍛煉的确可以延年益壽。研究表明,每天鍛煉30分鐘的人群,可以獲得3年以上的延壽,防衰老效果非常明顯。此外,經常鍛煉能幫助我們避免某些疾病,還能塑造完美的身材。
想要靠運動延長壽命可不簡單。必須堅持鍛煉5年以上,運動強度達到中等,搭配科學的飲食和規律的作息,才能達到延壽的目的。
老年朋友最好不要進行高強度運動。50歲之後,身體機能下降,老年人容易患骨質疏松等疾病,進行高強度的鍛煉容易受傷。老年人隻适合做輕度運動,活動筋骨,放松身心,而非進行體育鍛煉。
二、 想要長壽,就學會這樣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長壽并非一套數學公式。但是隻要你踏入長壽村,問任何一位老人,關于長壽的秘訣到底是什麼,他們都會不約而同地笑着告訴你這兩點。
1.保持好心态
心态好壞決定身體是否健康。良好且穩定的情緒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患病的風險,樂觀的人平均壽命會比消極的人多延長10%。保持樂觀才是延長壽命的“靈丹妙藥”。
情緒壓抑的人往往會忽略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精神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态,會降低人的免疫力,各種疾病也會随之而來。如果心中的負面情緒得不到宣洩,一定要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面對難以如願的事情時,任何情緒都不會讓事情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反而會讓人陷入消極情緒中無法自拔,導緻人體各個機能失調,危害身體健康。
長壽的老人都有“心寬四海”的人生态度。老人也曾年輕過,但随着歲月的增長,氣血不夠旺盛,激素水平降低,精力也不如從前。暴躁的性情也會被生活磨平棱角,因此大多數老人都會更溫和地看待世事。
2.規律飲食
調查顯示,長壽和飲食有着非常大的關系。吃是一伴随我們一生事情,吃得好才能為健康奠定基礎。良好的飲食習慣讓人一生受益,錯誤的飲食方式則會增加一半以上的死亡風險。
有一些年輕人認為碳水是長胖的“罪魁禍首”,因此很多女性為了苗條的身材,紛紛戒掉米飯。但是碳水對于長壽來說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年紀越大每天需要攝入的碳水也就越多。
吃得清淡才能活得健康。老年人都講究“早飯吃得好,中飯吃得飽,晚飯吃得少”,健康飲食是他們遵循了一生的好習慣。如今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糖分的食物深受年輕人喜愛,實在談不上營養。
飲食時間要固定。我們的胃也有生物鐘,吃飯時間不能違背自然規律。
三餐不固定的人不在少數,時常能看到上班族們在吃飯時間仍然穿梭于地鐵站,飲食長期不規律會對消化器官造成嚴重的損害。
結語:
每位老人長壽的秘訣都不同。人的健康受外在因素與内在因素共同作用。遺傳因素、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心态、生活環境等因素決定一個人生命的長短。
科學的飲食和健康的心态是長壽的共性。當代社會,多少上班族在吃飯時間仍然穿梭于地鐵站,忘了吃飯也忘了笑。“沒心沒肺”的人才能活得更久,即使吃得是粗茶淡飯,每天也會喜笑顔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