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說,原創内容。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高情商的孩子。
情商高,不但決定他這輩子會不會快樂,能不能成功,也會影響到孩子在學習階段的學習成績。
但 什麼是情商 呢?這是個心理學概念,是指人的情緒品質及社會适應能力,即情緒商數,簡稱EQ。
我們平時所說的非智力因素指的就是情商,就是孩子在情緒控制、意志表現、抗挫性等方面的品質。
通俗點說:就是會不會說話辦事。
是家長們眼中的“别人家孩子”。
但是 培養孩子的情商,又不僅僅是培養一個“很會說話,但口是心非、八面玲珑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并不叫“高情商”。
怎樣才算“高情商”呢?
這是不少家長都想問的問題吧?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情商》一書的作者 丹尼爾·戈爾曼博士,對情商的定義有4點:
第一,能夠自我情緒察覺。
能随時随地覺察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狀況,知道自己是有情緒了,這是做好情緒管理的第一步。
第二,能夠自我情緒管理。
比如生氣時知道該怎麼辦,傷心的時候如何調節,害怕焦慮了怎麼應對。
這也是高情商人的共同點,那就是都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當然,這裡的情緒更多是指“負面情緒”。
因為負面情緒和良好情緒一樣都是會傳染的,控制不好負面情緒,使自己成為一個“唠叨鬼”、“抱怨鬼”,久而久之,就會人人敬而遠之。
第三,能夠理解别人的感受。
眼中隻有自己的人,是自我中心、心理不成熟的人,并非高情商的表現。情商高的孩子,從三四歲開始,就能理解别人的感受,也就是心理學說的“共情能力”,這是個很重要的能力。
第四,人際交往的能力。
比如和人有沖突的時候怎麼處理,怎麼合作、怎麼助人等,培養孩子這些 “親社會行為”的能力。
什麼場合說什麼話,對什麼樣的人說,怎麼說才能得體,總之就是表揚、贊賞恰到好處不造作,否定适度不作勢,怎麼表現都使人覺得如浴春風,樂于接受。
如何讓孩子具備這些能力?需要爸爸媽媽多下功夫
想要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具備前面說的4方面能力,那家長就要在平時多關注孩子的這些能力,并且能采取一些正确的方法幫助孩子培養這些能力。
幫孩子培養高情商,不僅是家長的願望,更是家長送給孩子一輩子最好的禮物。具體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做好。
▲ 時常引導孩子說心情,接納孩子的感受。
比如孩子放學回來,不要隻關注孩子在學校的行為,也要多關心孩子的心情,并且引導孩子把心情說出來。
可以問問孩子:在學校今天開心不開心?
如果孩子說不開心,不要立馬主觀反駁孩子,而是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感受,換位思考地問問孩子為什麼不開心。
▲ 幫助孩子去理解别人的感受
可以經常讓孩子去猜猜别人是什麼感受。
比如講繪本故事時,除了感情、表情到位的給孩子講故事外,也要經常停下來,讓孩子猜猜裡面主人公此刻的感受。
再比如和小朋友玩耍回來,除了問問孩子的心情感受外,還可以問問和他,在某個環節,一起玩耍的小朋友的感受。
經常這樣做,就是在幫孩子 有意識地覺察和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 學會情商口令
之前聽張怡筠博士的情商課,她講了一些情商口令。
比如,生氣時可以說“不生氣不生氣,一二三四五六七”,也就是幫助自己不亂發脾氣。
再比如孩子參加比賽時失敗了,就可以和孩子說“沒關系,我再試一試”。一邊安慰孩子,一邊鼓勵孩子,這就是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 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與人相處的能力,也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
如果孩子人緣很好,就會有很多小朋友喜歡他,那他不僅喜歡上學,而且會每天過得很開心,也有助培養孩子的自信。
平時家長就可以經常在生活中和孩子做些“角色扮演”的小遊戲。
比如遇到沖突時、和小朋友鬧矛盾時,問問孩子該怎麼辦,怎麼處理和應對,逐漸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
以上就是關于孩子情商培養的幾個方法,你在平時的生活中,這幾點有沒有做到位呢?也歡迎來分享你培養孩子情商的一些妙招呀。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看完點個贊,也别忘了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