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婧于立霄
在上個冬天的“霸王級”寒潮中,北京多個氣象站最低氣溫突破建站以來1月上旬曆史極值。除了給人們生活帶來不便外,低溫天氣也給一些植物的生存帶來了挑戰。正值四月,北京各大公園内種植竹子的葉片不少還是枯黃色,生長狀況令人擔憂。
北京的自然條件适宜竹子生長嗎?低溫天氣會對竹子帶來什麼影響?為了竹林健康,科研和技術人員做了哪些努力?竹子對環境有何特殊作用?
北京适宜竹子生長嗎?
國際竹藤中心竹藤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範少輝在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說,竹類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适宜生存的年平均溫度為12—22℃,年降水量為1000—2000毫米。在竹子的生長環境中,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由于北京冬季氣溫低、春季幹旱,不适合竹子生長,所以多分布在有灌溉條件且背風、向陽的地方。
國際竹藤中心竹藤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範少輝接受中新社采訪 。徐婧 攝
北京的種竹曆史可追溯至800多年前的遼金時期。由于氣候變化,明清開始,竹子在北京由重要的經濟作物逐漸轉向景觀用途。
如今,北京的竹子主要用于公園、庭院、街道綠化等,在各區均有分散分布。北京露地栽植的竹種約12個屬66個種。傳統的栽植品種如黃槽竹、早園竹等已适應北京氣候,生長良好。近年來新引進的一些竹種也表現出較強的适應性。基于人們對竹文化的喜愛,竹子在北京的種植趨勢呈上升态。
“竹子能在北京存活并不是偶然”,範少輝說。與北方樹木相比,竹子對水熱條件要求相對較高,但它們的适應能力也很強。位于北京懷柔紅螺寺的竹林有600多年曆史,一直能較好越冬,可見隻要生長小區域能避開冬季較強幹冷寒風,較耐寒的散生竹也可耐受零度以下低溫,順利過冬。
低溫是怎樣影響竹子的?
範少輝介紹,竹子遭遇極端天氣、倒春寒等惡劣條件時是否會被凍死與竹種本身習性和抗性有關。北方常見的竹種的枝葉在冬天枯黃、部分脫落,在極端天氣或嚴重倒春寒情況下,地上部分會全部凍死。
去年北京經曆了罕見的極寒天氣,竹子的凍害程度和面積較往年更嚴重,造成了部分竹種、竹株的死亡。
紫竹院公園園林科技科高級工程師馮小虎介紹公園内竹子。徐婧 攝
紫竹院公園園林科技科高級工程師馮小虎向我們介紹,竹子的地上部分可大緻分為竹葉、小枝和竹稈,在地下則是交錯生長的竹鞭。這幾個部分對于低溫的耐受力不同。
竹鞭因為生長在地下,一般的低溫不會對它造成嚴重傷害。
相比較而言,在竹子的地上部分中,竹葉的生理活動最為旺盛、含水量高,對低溫也最敏感。因此,在上個冬天的低溫情況下,葉片受到的傷害最大,觀感上表現為竹葉失水幹枯。低溫的情況也使竹子的部分小枝和極少數竹稈發生了凍害,但對于地下的竹鞭而言,此次低溫天氣的影響并不大。
馮小虎說,即便竹子的地上部分受害情況嚴重,但竹子依然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恢複生長。一是竹鞭裡儲存的大量營養依然可以供竹林在來年春天長出竹筍、發育成竹子,成為竹林中的新生力量;二是小枝上沒有受到低溫傷害的部分葉芽可以繼續萌發、生長出新的葉片。
在北京種竹有何特别之處?
為了應對北京冬天的低溫天氣,範少輝及其團隊從竹種入手,首先開展北方竹種質資源收集和優良種質創制,為北方優良竹種質的選育和培育提供支撐;其次篩選抗寒抗旱優質竹種,豐富北方竹種質資源庫;最後引種具有優良的生态功能和獨特景觀價值的竹種,從栽培管理等方面開展馴化實驗,豐富北方竹種資源。
馮小虎介紹,紫竹院公園正在對竹林進行“5 1 1”的養護模式:前5年對竹林進行修剪和梳理,第6年進行地下竹篼的去除工作,即把經多年生長後,積累在土壤當中的竹鞭、殘餘竹根、部分竹稈等器官全部挖起,再回填配置好的營養土。第7年不對竹林進行較大的人工幹擾,讓竹林自然休息。通過7年一個周期的養護模式來提高竹林的整體健康水平,進而提高竹林在逆境中的生理耐受性。
應對竹林蟲害,紫竹院公園大力推廣生物防治:春天在竹林中放置瓢蟲和捕食螨,通過“以蟲治蟲”的辦法來控制蟲害。與化學藥劑相比,這一方式對公園環境更加友好、遊人的遊園體驗更加舒适;應對低溫天氣,公園從提高竹林整體健康水平上入手,配置了專門的竹子肥料,其中特别加入增強竹子抗逆性的營養成分,經過多年實驗,确定了合适的施肥時間、施用劑量和施用方法等,使施肥工作達到了更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公園還提出了基于竹林健康的“主動養護”的新理念。不同于傳統的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的邏輯,而是憑借多年養護經驗,提前預判竹林的生長狀态、提前準備相關物資材料、提前采取适當幹預措施,從而降低養護成本、縮短處置問題的反應時間,提升竹林對北方氣候的适應能力,提高竹林的景觀水平。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内種植的竹子。徐婧
竹子的巨大減排潛力
中國人鐘愛種竹的原因除了其蘊含的高貴品格外,還因為竹子有着巨大的減排潛力。
去年的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提出将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森林在碳固定和碳中和過程中發揮着巨大作用。而在森林發揮的作用裡,竹子的固碳能力尤為突出”,範少輝說。
他介紹,中國擁有竹類植物39屬837種,面積約占全球竹林面積的20%,是世界上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
如果把整個森林的平均固碳能力與竹子的固碳能力相比,竹子的固碳能力遠超森林的平均水平:1公頃毛竹林年均固碳量4.91—5.45噸,是杉木人工林的1.5倍,是熱帶雨林的1.33倍。因此,每年将竹林中的成熟竹采伐利用,可有效提高竹林碳儲量。
為了不讓成熟竹材自然枯死,再次變成二氧化碳回到大氣中,主要可采取兩種方式:一是建立竹标準材倉儲機制,提升再生資源儲備能力,這有利于増彙減排、減緩氣候變暖;二是提高竹産品質量,大幅度提高竹制品壽命。在優質家居等竹産品中将碳封存,使碳在竹體内存在時間延長至一二百年。
竹産品本身也有着其自身的綠色環保價值:其生産過程能耗較低,建造相同面積的建築,竹産品的能耗是混凝土能耗的1/8,木材能耗的1/3,鋼鐵能耗的1/50。
竹林生産與竹制品的完善産業鍊為碳中和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竹林的固碳與竹産品的碳封存也形成了良性互動。北京世園會竹藤館在建造時使用圓竹5000根,固碳量約為1885噸,減排效益顯著。
來源: 中國新聞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