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三百首摘抄?《詩經》和我一起朗聲而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詩經三百首摘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經》
和我一起朗聲而讀
鹿鳴呦呦啊,
安享野蘋。
我有嘉賓啊,
鼓瑟吹笙。
吹起笙管鼓動笙簧,
饋贈的禮物擺滿廳堂。
賓朋對我青睐,
指給我大道寬廣。
鹿鳴呦呦啊,
安享野蒿。
我有嘉賓啊,
德行美好。
對待人民不輕薄,
做君子的楷模和仿效。
我備下醇香美酒,
供嘉賓暢飲逍遙。
鹿鳴呦呦啊,
安享野芩。
我有嘉賓啊,
鼓瑟鼓琴。
琴瑟和鳴多麼悠揚,
嘉賓深情厚誼多麼歡暢。
我備下醇香美酒,
賓主同歡快慰嘉賓之心。
2《鹿鳴》——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誦讀、解讀《詩經》在當下難免給人附庸風雅的感覺,而“附庸風雅”這個詞用在誦讀、解讀《詩經》上又是最合宜的,因為這裡的“風雅”正指的是《國風》和《大雅》、《小雅》。
讀完了《國風》一百六十首,就進入到了《小雅》七十四篇的學習。就詩歌的結構、内容等來看,《小雅》與《國風》沒有什麼大的不同,之所以區别開來,無非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問題,《小雅》指的是西周王畿一帶的歌謠。
《論語·述而》中有這樣的話:“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有一種解釋是說,孔子在朗誦《詩經》、《尚書》和行禮的時候,說的都是西周京城的标準音,也就是現在通常意義上的西周普通話。就相當于平時孔子講山東話,一旦朗誦起《詩經》來就一口的陝西西安口音了。
《小雅》是西周王畿一帶的民間詩歌,《大雅》則是屬于王室的,氣象森嚴,内容多跟周王室的曆史、祭祀、政治、軍事等有關。
《鹿鳴》是《小雅》的開篇之詩,它的重要性在我看來甚至要超過《關雎》,因為它代表了孔子的态度。孔子之所以好古、複古,或許跟這首《鹿鳴》有着極其密切的關系。
《鹿鳴》整首詩洋溢着其樂融融的氛圍,既有賓主把酒言歡,又有美酒佳肴琴瑟和諧,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代表着西周的整體物質、文化水平,即便我們今天讀來仍然不由得不心向往之,這也就難怪為什麼曹操會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引用到自己的《短歌行》之中了。求賢若渴的曹操無疑也是無比心儀這首《鹿鳴》的,因為詩歌所傳遞出來的是君臣之間的融洽關系,也正是孔子所向往的所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
曆來都把這首詩理解為是周天子宴飲大臣的詩篇,其實即便是當作一篇普通的宴飲之作也足夠動人,主人好客熱情,客人彬彬有禮,賓主談笑風生,真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啊,這樣的氛圍對于中國的士人來說永遠是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國學|傳統|文化|課堂|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