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沒看過尊重欲望、色氣滿滿的國産劇了?
最近看《愛很美味》。
可謂三個“大齡”都市熟女的“愛欲史”。
一口氣追平,給身邊小夥伴安利了一個遍之後,笑出了聲:國産劇!終于有給我們成年人看的愛情劇了。
之前寫,為何國産劇幾乎難有欲感。
因為統一的流水線生産工業糖精之下,熒幕上充斥了一個模子刻不出兩樣的甜與寵。
而女性的情與欲表達,幾乎沒有。
有,也是幹巴巴。
《愛很美味》頂了一個俗不可耐的名字,卻意外稍微寫了一點女性的情欲。
如果,女性情欲這個詞會吓到你,或驚到審、查。
你也可以将其替換一個浪漫說法:愛情。
但問題是。
我們還相信愛情嗎?
飲食男女
《愛很美味》是一部都市愛情輕喜劇。
三個女主角,人設鮮明,分門别類,包攬了都市熟女的不同類型,很容易讓人找到共鳴。
被催婚的劉淨(李純 飾),日常鬥争在和老媽的“相親戰”中,你攻我守,你進我退,敵不動我趕緊跑。
可也改變不了晴天霹靂哐當而降——和剛歸國發小的相親局,以及,職場被裁員。
從小美到大的方欣(張含韻 飾),中年失婚,重歸職場。
享受了美貌帶來的便利,也承受了美貌帶來的惡意——比如職場上被當做花瓶、被騷擾等。
女強人夏夢(王菊 飾)從小赢到大,因為太要強以及确實能力卓群,讓男友倍感壓力,終于分手。
飲食男女,推拉交鋒。
《愛很美味》很多生活場景都很好看。
比如疫情期宅家生活、疫情後離婚潮,認真且尴尬的相親局,以及女性不同又相似的職場困境。
沒有奇怪的磨皮濾鏡,比較有生活感
但要說這劇味最濃的,還是三個女主角的愛情線。
被催婚的劉淨,左手邊是“傻白甜”富二代發小等待光臨;
右手邊是肌肉很好看的樓上單親爸爸,太會撩但不一定抓得住。
離婚流程還沒走完的方欣,這邊已經遇上溫柔貼心的烘焙店老闆,有一些流動的暧昧正待捕捉;
可一場相親局過後,老闆竟然有了正牌女友。
夏夢因為優秀被分手,短暫的痛苦後,她在夜跑中遇到憨憨可愛的健身教練小狼狗。
主動出擊,制造健身房“偶遇”。
又因為上次分手ptsd,她隐瞞了高管身份,扮成了普通打工妹開撩。
“愛很美味”的劇名,雖然老土,但實在。
凡人一生,不外乎兩件大事:飲食、男女,即食與性。食欲正像極了深層的性與愛。
一如片尾曲所唱:
“打開菜單,今天你想來點什麼?老樣子還是新味道?三心二意,選擇困難症。”
“像談戀愛,第一眼外表要來電,視覺還是味覺比較重要,誰知道?話别說太早,舌尖會揭曉。”
“食色性也很自然,不管你愛什麼菜,敢愛也敢淘汰,酸甜苦辣各有各的精彩。”
直談食色性。
于是最喜歡七、八集的夜店修羅場群像戲。
在封閉的空間、迷亂的燈光下,此前平行展開的三位女主愛情線在這裡交彙。
劉淨,與自己喜歡的副導演、喜歡自己的傻白甜發小;
方欣,與烘焙店老闆、和老闆女友,和陰魂不散的合作商男;
夏夢,與健身教練男,和教練男一群朋友。
還有在其中穿針引線,把“做個實驗”挂嘴上,用小小實驗們引發全場騷亂的發小基友。
多個人物錯綜複雜,多個事件穿插進行,真真假假、矛盾欲望,你來我往,火花四射,上演了一幕幕成年人的暧昧、試探與推拉。
挺有意思的,國産劇有夜店戲了。
有不被回避的蓬勃的欲望。
有男女在接近過程中、随時但又決不合為一體的色氣感和性張力。
有微妙的激情和愛。
但奇怪的是,在另一個世界,我們好像永遠熱愛甜寵與愛情劇,但另一方面。
并不矛盾,我們也不再相信浪漫與愛情了。
無愛之境
這邊是飲食男女,那邊是現實焦慮。
導演大概隻拍了一半,另一半由彈幕補完。
彈幕和評論,在主劇情之外,俨然開辟了另一條讓人深思的“故事線”可能性。
展現了另一種心得和景觀。
比如,當劉淨在“傻白甜”富二代發小和單親爸爸副導演之間選了後者時,太多彈幕表示:
“不理解,為何選二婚男當後媽,選富二代不好嗎。”
夏夢遇到健身教練小狼狗,因為裝窮反獲得更多對方關注和照顧,彈幕警醒:
“健身房PUA”、“殺豬盤預警”、“私教的套路來了!夏總要花錢了。”
方欣因工作需要,和烘焙店老闆研究了整晚香槟蛋糕,第二天卻和對方女友“狹路相逢”,彈幕一片哀嚎:
“天呐!這是個海王/中央空調,快跑。”
飲食男女,無一完美。
三個女主愛上的男人更是有顯著“缺陷”:一個離異帶娃、一個是窮健身教練,另一個有坐牢史。
于是,熒幕上男女邂逅、碰撞的浪漫劇情,和熒幕外懸疑劇般層層分析推理的理性焦慮,顯得格外分裂。
不适配。
也成為大家讨論這三對仍在發展中CP的最常見詞彙。
大約20年前,《欲望都市》開篇:紐約市有很多這樣的女人,她們四處旅行、納稅,她們單身。
性感的、浪漫的、普通的、傳統的,不同的女人,在整整6季,和上百位形形色色的男人相識,過半進入約會,大多分手告别。
還記得第一集就開宗明義:“女人該忘了婚姻,好好放縱一下。”
這是一個女性情欲世界。
20年後,當我們也進入這個階段,女人不用在30歲就隻有進入婚姻和生育這一條直線選項後。
談談情、聊聊性的“中女”故事誕生了。
劉淨沒有選擇在相親市場明顯更具優勢的富二代發小;
夏夢和預備結婚的男友分手,奔向更廣闊情欲世界;
方欣從失敗婚姻中脫身,從家庭私領域走到公共領域,一切重新開始。
導演說:愛很美味。
并不單是愛情,她們還有友誼。
就像那句《欲望都市》名句,“友誼是女人可以期待的最好依歸,而男人隻不過是蛋糕上面的糖衣”。
雖然有關于現實的糾纏與掙紮,但在這個世界,愛,廣義的愛,才是唯一的英雄主義。
反而是彈幕中的現實婚戀焦慮。
才盡顯這代觀衆對“嫁個适配好男人才算成功”的“中女”生活想象之刻闆。
畢竟,在相親市場挑個“好男人”的欲望,和尋覓理想愛情的欲望,完全是兩種欲望。
當代愛情,越來越習慣戴上情感假面。
熒幕上是三生三世、虐戀甜寵,是一眼萬年,和對着嗓子眼猛灌的甜膩糖水。
熒幕外是浪漫退潮,小心謹慎,是甯願和紙片人戀愛也不願尋找和三次元的連接。
進入愛情虛無主義時代,愛情成為一種熒幕景觀。
熒幕景觀
于是就懂了甜寵劇為何是當下最受歡迎劇種之一。
反正都是想象,借用劇裡超會“攀比”的劉淨媽媽編劇本給女兒找對象的話就是:
“我既然編都編了,當然要編大點了。”
它是當代人的“愛情代餐”,可以無限接近愛情,但又遠離真實的愛情。
劇裡也有借夏夢視頻平台副總的職業,精準吐槽了一籮筐甜寵劇模式。
比如。
女一永遠是傻白甜,女二永遠是妖豔賤貨;
女一的反擊,總是要靠找到一個比女二更厲害的霸總當靠山;
以及,更糟糕的行業亂象:
因為甜寵火,其他類型也跟風做甜寵。編劇不用好好寫故事,演員不用好好演戲,隻要發糖就行了。
見過了太多為了發糖而存在的無邏輯情節。
比如男女主初遇,一個從天而降——從樹上掉落、從懸崖掉、從房頂掉,或者,直接平地摔。
這時,正是我們英明神武的男主登場時機。
兩人抱在一起,親親抱抱轉圈圈,一望生情,再望結婚。
從兩人相遇那大架勢,就知道官配CP要開始“命中注定”走完一整套流程。
機械的套路情節,程式化的走向,代替了更貼近真實的對人與關系的觀察、體驗和創作。
膚淺,直線,隻有甜,是對愛情景觀化的呈現。
于是,更懷念一些成年人之間“眼神開車”、暧昧推拉。
哪怕是瓊瑤時代的“渣男婊女”們,談起戀愛來渣得坦蕩、婊得認真,也比大多單線條、人形立牌般的甜寵角色有意思。
最喜歡《愛很美味》對“中女”角色塑造的坦誠。
走1v1甜寵路線或許簡單。
但三姐妹每個人都有多個選擇,坐一塊互相比拼和指責誰更“綠茶”、“渣女”的橋段,就更有意思。
飲食男女,承認欲望。
才能抵達真實,抵達愛情。
“中女”人生百味,但劇裡的她們可可愛愛,坦坦蕩蕩。
她們不害怕追求愛情,又未神話愛情為人生全部。
作為同樣奔三的都市“熟女”中的一員,看劇消遣之餘,還能讓人獲得一些慰藉和力量。
已經是國産劇給人的額外驚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