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代的統一王朝中多則數十年少則數年即統一,為什麼所有朝代中單單秦朝是"奮六世之餘烈"呢?
其實戰國時期秦國的統一,不僅僅是軍事方面的征服,更是全新的政治模式在天下範圍内建立、推廣的過程,因而過程十分漫長,與之相對,楚漢戰争無需進行這樣推廣帝制的過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樣的過程其實到了武帝才真正實現,同樣十分漫長。
首先,由于各國實力相差不大,統一天下的觀念尚未形成。秦的最終統一,是随着曆史發展趨勢逐漸明朗的。
在秦以前,商代夏,周代商,都是以諸侯來取代天下共主的地位,号令諸侯,而非把諸侯盡數消滅,一統天下。在先秦時,以武力統一天下的觀念是不存于時人的腦海中的,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有這個實力,每個國家做到極緻就是稱王稱霸,離消滅所有諸侯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當時人的天下觀與今日截然不同,甚至根本不存在“統一”這個概念,統一這個詞,意味着各個部分從應然層面本來就應該是一個整體,統一是讓這些分部重合結合起來,從分裂的變态回歸到統一的常态,但是“大一統”的觀念是在漢代,尤其是武帝獨尊儒術之後才廣泛應用的,而對秦朝而言,更常使用的說法是“并天下”,揣度語意,會發現“并天下”沒有設定一個統一的應然層面,天下并不是本來就是一體的,也正是因此才凸顯出秦并六國的偉大。
秦孝公劇照
秦孝公變法,源于秦人被山東六國視為蠻夷,秦孝公想扭轉這樣的局面。變法的結果是,周天子給秦送去了胙肉,認可了秦的霸主地位。就這一點來說,與春秋的齊、晉、楚諸國是沒有區别的。所謂霸主,國力為諸侯之冠,但離消滅其餘大國尚有十萬八千裡。
以晉楚争霸為例,晉楚數次争霸,戰火從未涉及兩國的核心區域,一般都發生在附屬國之間,更遑論晉楚能夠滅掉另一國了。秦孝公時期的秦國也是這個道理,當時秦國打敗了戰國初期最強的魏國,天下看到了秦國的實力是超群的,但也僅此而已。當時的齊國同樣在馬陵、桂陵兩戰中擊敗魏國,國力也是同樣趨于鼎盛,此時的楚國也在朝東方擴張。
秦國的實力在諸侯中難有壓倒性優勢,直到秦昭襄王時期,齊秦都是天下兩強。
其二,變法使秦國崛起有了制度性保障,制度确保了秦國的國力能夠持續性提升,但并不是使秦國的國力一下壓倒六國,相反,六國的變法短期内也能夠大幅提升國力。
秦以外,戰國時強大的國家有很多,魏(魏文侯)、齊(齊威王齊宣王)、趙(趙武靈王)等等,都曾經通過改良富國強兵,正如春秋時期齊桓公用管仲,齊景公用晏子,楚莊王用孫叔敖,也是通過改良富國強兵。
上述的例子有共同的特點,就是賢明的君主運用有才能的大臣,通過數項具體措施層面的改良,實現富國強兵,但秦的改革模式與上述幾位是完全不同的,秦是制度性的根本變革并将其法典化,并且變法措施全面。
制度變革并進行法典化,就表示新政的實施并不依靠的是賢明君主和有才能的大臣,而是國家的一套高效運轉體系,因此商君死而政不息。
由于秦國變法模式的根本不同,秦國的國力是春秋戰國所有國家中能夠唯一一個持續增長的,君主的個人能力,不是第一要素。
相反,齊魏趙幾國,君主是明君的時候,一度能成為與秦國平起平坐的國家,君主是昏君的時候,便會一蹶不振。
而秦國的政治體制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軍功爵制和什伍制度,前者通過軍功促進了階層流動,防止貴族壟斷高位,後者通過加強對戶籍的控制,獲取充足的稅收與兵源,從而使得秦國創造出一套嚴整的集權體制。
戰國之際這樣集權化的改革在關東六國同樣進行着,但是由于曆史傳統與現實政治的妨礙,這樣的改革并不徹底,比如吳起在楚國的改革就因為【封君太衆】最終失敗。
所以,秦的變法優勢并不在短期,而在長期的,六國的變法可以在短期獲益,但長期而言卻是難以持久的,秦國也有多次被六國打敗的記錄,但實力仍在增長,并未因一兩次戰役一蹶不振,因此,秦滅六國也是長期實力不斷積累的結果。
其三,六國的土地、人口都是數倍于秦,秦消化占領的土地需要數代人的時間。
事實上除了秦孝文王,秦國六代君王都是秦統一之路上的重要節點。
秦孝公變法後打敗魏國,拿回故土,惠文王用公孫錯消滅巴蜀,這是秦崛起的重要一步,使得秦避免從中原的絞肉機裡奪取土地,而自動獲得了戰略後方和大量戰略資源,惠文王還任用張儀破壞合縱,順便把楚國坑得一蹶不振。
悼武王在位時間極短,任用甘茂攻下韓國宜陽,打通了進取中原的道路,昭襄王在位近半世紀,是秦國統一之像慢慢出現的時期,與秦能夠抗衡的楚、齊、趙三國全部失去還手之力,白起攻入郢都,楚國移都壽春,秦參與了五國伐齊,昔日的“東帝”險些亡國,複國後也國力大減,長平之戰幾乎抹掉了趙國絕大多數的主力軍,伊阙之戰也打掉了韓魏兩國大量生力軍,可以說昭襄王時期,秦對六國已成傾軋之勢。
昭襄王劇照
莊襄王在位僅三年,滅亡了東周國,周不複存在,他與之後主政的呂不韋繼續進攻六國,呂不韋時期設立東郡,秦與齊接壤,将合縱截為兩段,每一代君主都做好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最後到秦始皇的統一才變得順理成章。
因此秦國的征服并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需要将關中的體制深入這一地區,因而這樣的過程無疑是漫長的。
《語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個例子,南郡【今法律已具矣,而吏民莫用,鄉俗淫失之民不止……私好、鄉俗之心不變】,南郡所在的江漢平原是春秋至戰國前期楚國的核心區,此時入秦已五十餘年,仍然楚俗不變,可見制度與文化推廣的阻力。
其四,與後代王朝統一戰争的不同點
秦滅六國與後世的統一是完全不同的。秦以前,六國之間文字不同,貨币不同,風俗習慣大相徑庭,小農經濟發展不完全,大帝國也缺乏經濟基礎,秦之後完全不同,統一才真正成為必然趨勢。
戰國時代類似于近代的歐洲,七兄弟挨在一起,随便一個都是具有幾百年底蘊的大國,各國人民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國家已經破滅,複國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樂毅破齊,占領齊地達五年之久;但在其他國家幹預和田單的反攻下,燕國在齊國的統治迅速土崩瓦解。
在這種曆史前提下統一的難度,絕非後世的改朝換代可以比拟;這種統一類似德國把法國、英國、奧地利全部幹掉,統一歐洲,163年的曆史進程,可以說一點都不久。
秦國的征服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因而他在觀念與制度上也沒能得到天下人的認可,阻力重重,秦國統一的過程,不僅僅是軍事勝利的過程,更是将秦國的秦法推廣到關東六國、讓關東百姓認可秦國統治的過程。
不幸的是秦國最終甚至沒能完成這個過程,項羽的一把火讓秦國數百年基業付諸東流,而劉邦即位之後選擇穩紮穩打,确立郡國并行的體制,逐步将漢法推廣到關東,而這一“再征服”的過程,到武帝時代才真正實現。
秦國的統一雖然隻維持了15年,但是留給我們的政治遺産卻是影響深遠的:
至此天下百姓知道,原來天下是可以統一的,是可以書同文、車同軌的;以後無論陷入何種困境,是四分五裂還是國破家亡,仁人志士們都有一個目标:統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