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不勝枚舉。特别是近期央視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點燃了我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情,對古典文化的喜愛。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韻味,陶冶着我們的情操,滋養着我們的生活。
同樣,作為中華文化一份子的成語,因其簡短精煉,所以在平時的交流中如果使用到成語,那一定很出彩。
然而,問題來了,生活中一些常用的成語,你真能準确的使用嗎?
下面就列舉幾個,大家可以試着挑戰一下,看看能否準确的區分開?
空穴來風
原義為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根據《現代漢語詞典》2015年印刷的第6版,“空穴來風”的含義為“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或者“用來指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
登堂入室
也說“升堂入室”,比喻學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學藝深得師傳,後也形容唐突進入,指魯莽不禮貌的行為。
不刊之論
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用來形容文章或言辭的精準得當,無懈可擊。刊,古代指消除刻錯了的字,不刊是說不可消除。
注意,這是個褒義詞。
文不加點
比喻作文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這也是褒義詞。
屢試不爽
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經常被誤解為“沒有成功”,其實不然,爽指差錯。
炙手可熱
手一靠近就感覺很燙,暗指氣焰盛、權勢大,這個可不是什麼好詞,用在形容人的身上,他若不打你也算是給你面子。
上行下效
上面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學着怎麼幹,原來是一個中性詞,可現在慢慢地變成了一個貶義詞,所以别輕易用在幹部身上。
始作俑者
出自一個典故,說孔子反對用俑殉葬,他說,開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沒有後嗣了吧!所以說這個詞用來形容惡劣風氣的創始者,也是個貶義詞。
萬人空巷
形容成千上萬的人湧向某處,使裡巷空闊冷落,不是街巷空空無人之意,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的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居民的情景。
不恥下問
比喻謙虛好學,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請教,用于他人,不是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