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中國或日本,基本上所使用的魚食沒有太大差别,除了品牌不同,餌料的成分基本一緻。丸九魚食能屹立于魚餌産業百年不倒,第一是品質,第二是在不同水域開餌時提供給釣魚人很大的調整空間。
我國的魚食狀态較固定,可調整空間小,比較适合魚池垂釣,在野釣變幻莫測的水情、魚情條件下就顯得有點技短了。另外一點就是我國所産魚食品牌之間可兼容性小,容易反沖,導緻魚就餌性差。丸九公司旗下品名衆多其實說白了就是根據不同水情、魚情簡單的設計了一些基本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主料),并且根據麸系、雪花粉、小麥蛋白的不同點進行了詳細的區分,這樣釣手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習慣、判斷進行臨場的細微調整,從而達到單位時間内的最佳效果。
丸九魚食另外一個最大優點就是兼容性強,據我所知,無論是品牌魚餌,還是純糧食,利用丸九進行中和後都沒有魚類強烈據食現象。所以掌握好丸九魚食的使用方法對于我們釣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1、誘我們釣魚時經常會說一句話:不怕漂亂動,就怕漂不動。浮漂上下亂動雖然攪得我們心煩意亂,但是好歹知道窩子裡有魚,通過不同的調整最終可以釣上來。但是浮漂一動不動,我們可就蒙了,是窩子問題,手食的問題,還是浮漂調的目數不對,浮漂的漂型選錯了?——等等,所有的問題就都來了,于是乎手忙腳亂上下左右一陣調整,大多數情況下是魚沒釣着,還累得一頭大汗,最後一總結:天不好、魚沒口——。然後心安理得的洗洗睡了。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把魚誘到窩子裡不就完了。
關于霧化的問題我在上篇中已經講完,本篇中我想着重闡述一下誘釣分離。根據我的經驗,在釣魚的過程中用同一種食釣一天療效并不好。在剛一開始,如果誘餌與釣餌是相同的,那麼我們會遇到一個問題:針對于誘魚—餌的霧化不充分,誘魚的質量不高。針對于釣魚—餌的狀态又過于松散,利于魚的吸入不利于浮漂體現動作。所以我們垂釣時一定要注意保證餌料的統一的同時又要明顯區分誘、釣兩個過程的不一緻。說到這有人會說打窩子不就完了,我想說這并不是本篇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萬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本篇就不讨論了。那麼如何達到誘釣既統一又分離呢?簡單的說有3 點:
1、發揮餌料的特性。2、區别入料的順序。3兩鈎餌料分離。
展開說一下:
1、 發揮餌料的特性。丸九魚食每一種品名都有自己獨特的性質,通過比重、霧化能力、内涵添加成分進行區分。例如麸系裡的1鲫魚基本餌、2藻鲫、3紅鲫、4培來道四種餌料來說比重分别是輕、中、中、重。霧化能力強、中、中弱、中弱。内涵1中性、2小球藻、3香草、4腥。通過這些特性我們就可以針對水情魚情來選擇誘餌了,例淺水用鲫魚基本餌或藻鲫、深水用紅鲫或培來道。未釣過的水域用鲫魚基本餌。肥水用鲫魚基本餌、藻鲫。肥香用藻鲫、紅鲫、鲫魚基本餌純使或搭配。肥腥用藻鲫、鲫魚基本、培來道純使或搭配,等等不一一例舉了。
2、 區别入料的順序。這一點其實是和第一點緊密相連的,為了突出餌料的特性而區别入料的順序,尤其是在不同種類的餌料混用時更要注意。例如顆粒類和麸系混用:大袋拔群鲫和藻鲫,首先拔群鲫按餌水3:1合好、靜置3分左右(季節不同區别對待),随後倒入藻鲫,加入藻鲫水量(5:1)迅速攪拌,靜置5分即可。切忌打食或多次糅合,因為顆粒類餌料要的就是形狀,有形狀就有霧化(淺霧化和深度霧化)和狀态,一旦将顆粒類餌料打散那它的黏度就會大大加強,從而徹底改變餌料的性質和功效。現在介紹的水量是說明上标注的,一般我自己使用時都是按實際情況,小魚多的地方我會減少用水量和增加糅合次數,但是如果是小魚多而水體大魚的密度較低我也會增加用水量減少糅合次數來讓誘餌迅速溶化,從而招徕更多的小魚,讓小魚攪動水流把霧化團不斷擴大、擴散從而把遠處的魚招引過來。
3、兩鈎餌料分離。此法不僅可以在誘魚時使用,也可在正常垂釣時進行,從而把窩子的含量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在誘魚的初期,我們可以把麸系餌料與顆粒類餌料分别活好分開裝鈎,從而讓屬性不同的餌料在最短的時間内充分的霧化,在垂釣時用一塊與釣餌味道一緻的誘餌裝于上鈎對窩子持續補充,這一點相信大家能有共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