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是國粹。
喜歡京劇,最喜歡《鎖麟囊》。
《鎖麟囊》1940年5月首演于上海黃金戲院,是“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先生的得意之作,也是程派藝術的代表劇目。
一般說來,戲曲舞台多是演繹帝王将相、大善大德、大奸大惡,充滿了緊張激烈的戲劇沖突。像《鎖麟囊》這樣,以小人物小家庭的沉浮離合,悲喜交加為主要情節,且全劇沒有善惡分明的正反派角色設計,隻演繹普通人人生際遇的劇情并不多見。
《鎖麟囊》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薛家小姐薛湘靈,本是富貴人家千金。出嫁時薛母贈以裝滿珠寶财貨的鎖麟囊,本想作為婚後私房。不料花轎擡出,途中突遇天降大雨,不得以避雨春秋亭。亭中偶遇一頂破轎中的貧女趙守貞,趙亦同日出嫁。趙自感家境貧寒,無有體面的花轎嫁妝和随扈,在轎中放聲啼哭。
同在亭中的薛問知緣由,感觸二人同日同時出嫁又同駐春秋亭,但是身價境遇卻是天壤之别。同情之下,以鎖鱗囊大度相贈。
此時薛湘靈一段西皮流水,部分唱詞:
“聽薛良一語來相告,滿腹驕矜頓雪消。
我正不足她正少,她為饑寒我為嬌。
分我一枝珊瑚寶,安她半世鳳凰巢……”
隔轎贈囊之緣結,實未及謀面。
數年之後登州水災,薛湘靈夫家逢此劫難而流離失散。湘靈孤身一人,一日在街頭偶遇家中仆人胡婆,經過胡婆介紹,到盧員外家中做盧公子天鱗的保姆。
自此湘靈在盧家為仆。一日,天鱗調皮玩耍,不慎将球扔進小樓難以找尋,遂強使湘靈去樓上撿拾。湘靈上樓之後,驚詫萬分,因為她竟然在樓上看到供奉着當年春秋亭贈予趙守貞的鎖麟囊!湘靈感慨萬端又心生疑惑。之後盧夫人知情後亦是驚異不已,細細查問之下,終于知道湘靈就是當年避雨時亭中相遇的贈囊之人,而盧夫人也亮明身份,原來盧夫人就是當年轎中啼哭的趙守貞。
這一段就是經典的三讓椅,部分唱詞:
“耳聽得,風聲斷、雨聲喧、雷聲亂、樂聲闌珊、人聲呐喊,都道說是大雨傾天。”
“她淚自彈、聲續斷,似杜鵑,啼别怨,巴峽哀猿,動人心弦,好不慘然!”
之後兩人相認結為異姓姐妹互訴衷腸,趙守貞報恩薛湘靈,大結局喜慶團圓,湘靈一家老小終于在盧員外家他鄉重逢。
在我看來,《鎖麟囊》幾十年來經典口碑長盛不衰,首先在于演得好,演員的身段唱腔驚豔絕倫,藝術功力爐火純青;其次在于編得好,故事情節設置大開大合,情感展現細膩入微,結局讓觀衆人心快慰;最重要的是,全劇所傳遞人生福禍無常、善惡因果循環的價值觀和人生哲理既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市井百姓世情觀念相合,也滿足當代觀衆的欣賞口味和審美需求。
《鎖麟囊》劇中,薛湘靈夫家遭遇不測緣于天災,一家失散後重逢再聚則起因于湘靈當日的愛心,為幫助他人而對自己心愛之物的割舍。湘靈贈出的鎖麟囊先是對趙守貞纾困,後來又幫薛趙二人重逢相認,最終助湘靈一家團圓。
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沒有春秋亭贈囊,也就沒有後面的故事。正是湘靈之前對鎖麟囊的割舍,才有了後面自身遭遇困境時的來自趙守貞回報。當然這中間離不開戲劇情節的巧合設計,即使如此,也正是在巧合之上,鎖麟囊既是趙守貞的雪中之炭,又成為了薛湘靈無意中的風險預備财産。
這一點,卻和現代保險的理念相合。
保險的本質是保障,起源于一種互幫互助、分攤風險的思想。人生中生老病死福禍無常,保險就是應對風險的工具。當然,不是說購買保險就一定會有回報,因為保險本身具有慈善特征。
世事無常,風雲不測。自然規律如此,非人力所能移改,唯有倍加珍惜眼前人、眼前福。
此外,确有必要認真考慮,提前預備自己和家庭的“鎖麟囊”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