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這首詩相傳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清明節名篇。據《江南通志》記載、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到過杏花村飲酒。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錄自《千家詩評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5年版)
注釋】
①魂斷:形容十分傷心悲哀。
②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位于今安徽貴池秀山門外。
【評析】
這首小詩描繪了一幅清明時節的動态圖景。詩人以第三人稱的叙述視角,将清明的節日氣氛很好地诠釋和展現出來。
清明遇雨,本就容易牽出許多惆怅,而紛紛春雨又下個不停,為節日平添了一分凄清。
路上行人行倦而興敗,一個個默然地走着,如同失了魂魄,毫無生氣。
在這樣清冷的氛圍中,有一行人欲尋酒家而不得,牧童伸出手指,向行人指明杏花村就在那邊遠方。
“牧童遙指”,詩風立轉,頓覺豁然開朗。這首詩,詩裡藏畫,情感哀而不怨,語言清新曉暢。
【相關鍊接】
唐代以後,寒食、清明假期一同訂制,寒食後一日即清明、故而《大唐開元禮》上明确寫明的四天、五天直至七天假期,是寒食、清明雙節共同擁有的。
寒食節的習俗,從祭祀、掃墓到遊春、踏青、種樹植花插柳、放風筝、蕩秋千、蹴鞠、鬥雞等活動,也逐漸擴展入清明。
唐代詩人顧非熊的《長安清明言懷》中記述了清明遊春的盛景:"明時帝裡遇清明,還逐遊人出禁城。九陌芳菲駕自啭,萬家車馬雨初睛。”
唐代清明節,朝廷設宴曲江邊,慶祝新科進士金榜題名。
《歲時廣記》引《辇下歲時記》:“清明新進士開宴,集于曲江亭。
既撤馔,則移樂泛舟。又有月燈閣打球之會。”
可見,清明是新科進士舉行宴集的時間之一,而此日除了宴飲賦詩,更有鐘鼓管弦、泛舟遊湖以及月燈閣打球等娛樂活動。
曲江宴會之日,也是王公貴族擇婿之時,曲江宴揀選東床快婿,成為唐代不成文的清明節俗,為宴會平添了許多喜樂的元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