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時代,政治上極其素亂,文學上卻起了重大的變化,放出了異彩。建安以前,由于漢代統治者“罷點百家,獨尊儒術”,加上東漢末年外戚官官争權奪利,“黨循”事件一再發生,識緯之學盛行,造成漢末文學創作的日趨衰微,整個文壇沒有一點生氣。
到了建安時代,文學得以中興。這是因為,當時,東漢王朝經黃巾起義的猛烈沖擊已名存實亡。更重要的是,曹操統一了北方,社會生活較前安定,曹氏父子都是文學家,提倡文學,愛護文人,為文學的創作,提供條
件,形成了一個以曹氏父子為中心的下文人集團。
建安作家最著名的是三曹、七子。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他們是建安文壇的領袖,其中曹操、曹植文學成就較高。七子是指孔融、王祭、劉桢、阮碼、徐幹、陳琳、應場。其中王祭成就較高。七子除孔融外,在政治上都與曹氏休戚與共。
建安文學和兩漢文學相比,有它自己的成就和特色。首先是能夠繼承漢樂府民歌現實主義精神,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東漢末年某些亂世實況。兩漢貴族文學,出于政治需要,所表達的不外是對聖君賢相的稱揚與“諷一謙百”的閑談。
建安時代則不同。建安詩人,大都經曆過漢末長期戰亂,對現實生活有真切的感受。如曹操本人就是亂世英雄,他馳騁征讨,我馬半生,目睹過廣闊的社會畫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