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人是靠什麼決定二十四節氣的

古人是靠什麼決定二十四節氣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4 20:17:47

古人是靠什麼決定二十四節氣的(古人問天的智慧)1

圖1 《康熙帝南巡圖卷·農耕場面》(圖片轉引自《清史圖典》,以下圖片如無說明,均轉自此書)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具體表現,在高速現代化的今天,早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與作用,成為日期上的附注。但“二十四節氣”申遺的成功再度喚醒了這一被日漸淡忘的傳統文化。

一、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補充曆法,在我國傳統農耕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天文、氣象進行長期觀察、研究的産物,其背後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曆史積澱。二十四節氣中既有表現寒暑往來物候變化的,也有反應氣溫高低降雨狀況的,古人通過它能夠直觀、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節氣候的變化規律,以此掌握農時,合理安排農事活動。它不僅在農業生産方面起着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

二十四節氣始于上古,産生于黃河流域。在《尚書·堯典》中就提出了“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概念,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随着農業生産和天文觀測的發展,到了戰國末期,《呂氏春秋》中又引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四個節氣。由此,傳統意義上的四時八節已經被初步确立。至漢朝,二十四節氣逐漸完善,史書中也多有提及,如:《淮南子·天文訓》中對二十四節氣有較為詳細的記述:“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内容與今人熟知的二十四節氣完全一緻。《史記·太史公自序》雲:“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 西漢鄧平等人所著的《太初曆》中,正式将二十四節氣編入曆法,明确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古人是靠什麼決定二十四節氣的(古人問天的智慧)2

圖2 故宮博物院藏《孝貞後璇闱日永》圖

在古代曆法中,每月有兩個節氣,月首者稱之為“節氣”,包括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月中者稱之為“中氣”,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二十四節氣中“節氣”和“中氣”各占一半,二者交替運行,周而複始,但今人已不再細分,将之并稱為節氣。每個節氣在農曆中的時間也是相對固定的,“節氣歌”的後四句就反映了這一特點。“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即:上半年節氣多集中于六日及二十一日前後,而下半年則多集中于八日及二十三日前後,最多不過相差一兩天。

二、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立春:表示嚴冬已逝,春季到來,氣溫回升,萬物複蘇。

雨水:由于氣溫轉暖,冰消雪化,雨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驚蟄:蟄的本意為藏,動物冬眠稱“入蟄”。古人認為冬眠的昆蟲被春雷驚醒,故稱驚蟄。

春分:這一天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曰“春分”。晝夜長度各半,冷熱均衡,一些越冬作物開始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草木萌發之意。此時氣溫漸暖,草木發芽,大地返青,也是春耕春種的好時節。

谷雨:由于雨水增多,滋潤田野,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故有“雨生百谷”之說。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開始,視為氣溫升高的開端。此時萬物生長旺盛,欣欣向榮。

小滿:“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籽料已經開始灌漿飽滿,但尚未成熟,故稱“小滿”。

芒種:芒,指某些禾本植物籽實的外殼上長的針狀物。芒種指小麥等有芒作物即将成熟,可以采收留種了,也預示着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夏至:是全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也說明即将進入炎熱的夏季。

小暑:屬于“三伏”中的初伏,天氣炎熱、蒸悶。氣溫雖高,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故稱小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也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

立秋:預示着秋季即将開始,天氣逐漸轉涼。不過暑氣并未盡散,還有氣溫較熱的“秋老虎”之說。

處暑:“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代表暑天即将結束,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

白露:由于晝夜溫差加大,水汽在草木上凝結成白色露珠,故稱白露。

秋分:與春分相同,晝夜幾乎等長,處于整個秋天的中間。

寒露:冷空氣漸強,雨季結束,氣溫由涼轉冷,開始出現露水,早晨和夜間會有地冷露凝的現象。

霜降:“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由秋季過渡到冬季的節氣,開始有霜凍的現象出現。

立冬:标志着冬季的開始。田間的操作也随之結束,作物在收割後進行貯藏。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地呈現初冬的景象,但還沒到大雪紛飛的時節。

大雪:“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此時天氣較冷,不僅降雪量增大,降雪範圍也更廣。

冬至:與夏至相反,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數九”。過了冬至,白晝就一天天地增長了。

小寒:此時正值“三九”前後,大部分地區開始天寒地凍,但還沒有到達寒冷的極點。

大寒:是一年當中最冷的一段時間,相對于小寒來說,标志着嚴寒的加劇。

三、文學中的二十四節氣

面對一年當中往複更替的二十四節氣,敏感的古人對這一感受顯得尤為深刻。他們将節氣作為創作元素,融入到詩文當中,使作品生動鮮活,更富有生活氣息,易與觀者産生共鳴。不同情景、不同地點、不同境遇結合不同節氣,表達出文人内心不同的感受,裝載了不同的情感,或是物是人非之愁,或是豪情壯志之悲,或是回憶昔日舊情之喜,或是抒發相思離别之苦,将個人心底細膩的情感全部寄托于節氣當中,創造出另一種韻味。從這些作品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古代節氣之點滴,亦可體會古人對于節氣意識之感受。

古人是靠什麼決定二十四節氣的(古人問天的智慧)3

圖3 皇帝祭日朝服

古人是靠什麼決定二十四節氣的(古人問天的智慧)4

圖4 皇帝祀地朝服

古人是靠什麼決定二十四節氣的(古人問天的智慧)5

圖五、皇帝祭月朝服

詩聖杜甫在其《月夜憶舍弟》一詩中,便借用節氣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此詩描寫了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杳無音訊,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正值白露節氣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在戍樓上的鼓聲和失群孤雁的哀鳴聲襯托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濃烈、深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既是對景色的描寫,也點明了時令,因景生情,景中寓情,将深切的思念化為動人的形象,一虛一實,相得益彰。詩中以“白露”與“明月”為一聯,語雖平質,但是利用語序的變化,産生出不同的韻味。

圖6 皇帝祀天朝服

在杜甫的另一首《立春》詩中,還提到了有關立春的節氣民俗: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首聯中“春日”指代的便是立春節氣。“春盤”是一種古代風俗,即立春日以韭黃、果品、餅餌等簇盤為食。唐朝立春日時興食春餅、生菜,号“春盤”。杜甫由眼前的春盤,回憶起往年太平盛世,兩京立春日的美好情景,與當下漂泊異鄉、萍蹤難定的現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面對巫峽大江,愁緒如東去的春水一般,滾滾而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