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砂糖橘成為了春節水果“頂流”,#過年砂糖橘#、#沒有一袋砂糖橘能過夜#紛紛沖上熱搜,便宜好吃還不用吐籽,很多人一吃就會停不下來~
(圖片來源于網絡截圖)
不過,砂糖橘雖好吃,但吃多了上火、皮膚變黃等問題也引發了不少關注。今天可可就和大家好好說道說道關于砂糖橘的那些事……
1 橘子全身是寶
砂糖橘是柑橘的一個品種,比普通橘子個頭小、味道更甜。而其維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遠超蘋果、梨等,是很好的維生素C來源。
而且在柑橘類大家族中,橘子的鉀含量及胡蘿蔔素含量是最高的;同時它還富含膳食纖維、鎂、鋅等營養成分,在保護血管、輔助降壓、護眼明目、保護皮膚、增強免疫力等方面都有幫助。
而從中醫看來,橘子全身能入藥:
橘皮解郁安神、燥濕
剝橘子皮時,會聞到一種使人耳目一新、精神為之一振的香味,這是鮮橘子皮中揮發油的作用。中醫認為橘皮中的揮發油有疏肝解郁、鎮靜安神的功效。
建議:睡眠質量不好的人,可以把橘子皮曬到半幹,填充到枕頭裡,有助于緩解失眠。
此外它還可以外用,來幫助祛寒濕、護腿。
做法:曬幹的橘皮和桂皮,按照5:1的比例打碎,加适量的黃酒或者香油調和,取一小勺放在醫用膠布上,貼在相應的穴位上即可。
如果是老寒腿就用黃酒調和,貼敷4小時;如果濕氣重,沒有疼和酸,有點腫的情況,用香油調和,貼敷6小時。
橘絡化痰通經、保護血管
有不少人發現,單吃橘子瓣之間的白色絲絡會有一絲苦澀的感覺,這是因為其中含有一種名為“蘆丁”的營養素。
這種物質能幫助血管保持正常的彈性和密度,減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滲透性,對于高血壓、腦溢血、糖尿病等都有好處。
而從中醫的角度看,橘絡能夠“通經絡滞氣脈脹,驅皮裡膜外積痰”。
【雙絡飲】
制作方法:絲瓜絡10克,橘絡10克,煮水5分鐘後代茶飲。
适用于氣機郁滞、痰熱阻絡的人群,如有咳嗽、咳痰、手麻、局部脹痛等症狀者。
橘子既然這麼優秀,為啥就是一直撕不掉“上火”的标簽呢?又為什麼吃多了會讓皮膚變黃呢?
2 關于砂糖橘的三個疑惑
砂糖橘糖分高,會引起“上火”
砂糖橘含糖量大概是11%,一般砂糖橘吃10個左右,已經達到人一天的糖限量了。而大量糖分進入口腔,“上火”就有基礎了:
①高糖分的環境是口腔細菌滋生的溫床,細菌聚集多了,又不及時漱口,就可能出現口舌生瘡、牙龈紅腫的症狀。
②有的人吸收糖分的能力較差,大量的糖使細胞中的體液滲出,就會讓人感到口渴,甚至喉嚨幹痛。
砂糖橘性溫,搭配梨、黃瓜、柚子、蓮子、蓮藕等涼性食物一起吃,可以有效防止“上火”。另外,菊花茶、金銀花茶等涼性飲品也很适合。
吃砂糖橘為什麼會變“小黃人”?
如果吃太多橘子,皮膚會變黃。
這是因為橘子中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短時間内攝入過多,沒有辦法完全分解代謝,就會流入血液進入循環系統;
加之大多數類胡蘿蔔素是疏水性分子,會自然地和細胞膜、脂質體(親脂性成分)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緻使黃色素沉着在毛細血管分布較豐富的皮膚内和皮下組織中,如手掌、足底部出現皮膚黃染現象,臨床上稱為“高胡蘿蔔素血症”,也叫“橘黃症”。
(圖片來源于網絡截圖)
不過,出現這種情況也無需太擔心,停止食用橘子一段時間後,加上大量喝水,這種發黃是會自然退去的,對身體健康沒有什麼影響。
需要注意,除了柑橘類,胡蘿蔔、南瓜、木瓜、芒果等蔬果中的胡蘿蔔素含量也很豐富,吃太多也會變成“小黃人”。
橘子不能和牛奶一起吃?
案例
據報道,近日山東煙台王女士因吃太多橘子後喝了牛奶,晚上開始上吐下瀉,半夜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該事件引發不少關注,同時網友也提出疑問,到底橘子和牛奶能不能一起吃呢?
其實是可以的。
牛奶中的蛋白質雖然容易與橘子中的果酸、鞣酸等物質發生反應,産生絡狀蛋白凝結,但這并不會影響消化吸收。
專家表示,其實上吐下瀉并不一定是牛奶的錯,也可能是橘子吃太多,果糖不耐受引起的。
果糖不耐受是一種消化障礙,由于小腸腸細胞中缺乏果糖載體,果糖的吸收受到阻礙。這會導緻整個腸中果糖濃度增加,腸内細菌過度生長,産生氣體并壓迫腹腔。也就是說,如果人們攝入的果糖超過了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就會出現腹瀉、惡心、嘔吐、頭暈等症狀。
總的來說,橘子雖然好吃,但切勿貪多,每日3-5個足矣。另外,胃腸疾病患者、腹瀉人群、糖尿病人群則盡量少吃或者不吃。
來源:我是大醫生官微
轉載自:四川健康
青羊區衛生健康局
微信号 :cdjkq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