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嫉妒為什麼叫吃醋

嫉妒為什麼叫吃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6 16:04:37

古人有七樣東西萦繞日常,那就是“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今天我們要品嘗的,是這其中的醋。

嫉妒為什麼叫吃醋(為什麼嫉妒起來要)1

“醯”(xī])是醋的古稱。餃子蘸醋是全國通行的吃法,醋也是中國人最常用的調料之一,此外還有解膩、醫用、作清洗劑等功效

中國是釀醋大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制醋國家。到底有多早?還沒考證出來,不過,至少也有5000年,不亞于我們的文明史,可以稱得上曆史悠久了。到明清時期,我們的醋業全面開花,已經有了山西老陳醋、江蘇鎮江香醋、四川保甯麸醋、福建永春老醋“四大名醋”的說法。那麼,古人是怎麼發現醋、制作醋的,它最初的作用是什麼,又是怎麼成為廚房一員的呢?

誰發明了醋?

醋的祖師爺,有好幾個版本。

首先一個版本,是四川保甯醋業祭祀的老祖宗——姜子牙。三國蜀漢時期的史學家谯周說:“呂望嘗屠牛于朝歌,賣飲于孟津。”後人據此揣度生義,當時的飲品,除了酒大概也隻有醋了,因此認為姜子牙曾和醋有密切關系。還有一種說法就更沒啥具體依據了,這個傳說接的是志怪小說《封神演義》,說封神結束後,姜子牙給自己留了一個坐席,就是“醋壇神”。于是,醋神非姜子牙莫屬了。

這個說法,如有雷同,權當會編。因為,醋的曆史,一定比姜子牙更早。

嫉妒為什麼叫吃醋(為什麼嫉妒起來要)2

姜子牙雕像,位于四川阆中的中國保甯醋文化博覽園

這就要說到第二個版本了,鎮江香醋追認的祖宗——黑塔。這是個什麼人呢?傳說他是上古名人杜康的兒子。杜康被後世奉為中國釀酒的祖師爺,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讓他借着曹丞相的流量成功出圈。杜康成功釀造出酒,這種高端技術家裡的孩子們自然也要繼承,他兒子黑塔也開始親自參與到釀酒的實驗中。結果,出岔子了,這個岔子和他爹發現酒的過程一樣,有些陰差陽錯。當初,身為家裡有餘糧的大土豪,杜康把吃不完的食物放在樹洞中擱置,不料,這是一群成熟的糧食,自己學會了“成長”,經過天氣的加工,它們變異了!散發出了一種聞起來醉人的氣息——酒氣,于是,酒就被發明出來了。而黑塔并沒有精準計算時間,等超過了期限,他才緩緩去打開密封陶罐,酒也變異了——發酵過頭,成了一種帶有酸味的飲品,也就是醋。所以,民間有“杜康造酒兒造醋”的說法。

嫉妒為什麼叫吃醋(為什麼嫉妒起來要)3

黑塔雕像,位于四川中國保甯醋文化博覽園

不過,這兩種窮小子找闊祖宗的做法,顯然都不太着調。把某項發明完全歸功于一個人頭上,完全不可取。酒和醋的發明,顯然也不是一個人促成的。山西的孝義、臨汾、襄陵等縣祭祀的醋神,就不是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被他們稱為“醋姑”或“醋姑姑”。據清乾隆時期的《孝義縣志》記載:“四月初八,具牲醴祭神。婦女作醋,謂為‘醋姑姑降祥日’。”當地人認為,醋是婦女發明的。遠古的婦女從事采摘和家務勞動,日常圍繞在吃喝方面,說她們發明了醋,大概比以上任何一個具體的祖師爺都靠譜。《魏書》就記載:“夫婦人之事,存于織纴組紃、酒漿醯醢而已。”說婦女除了紡線織布,酒漿和釀醋這些活也是她們的。

雖然杜康和黑塔父子都是發明家的說法得不到認可,但酒醋同源的理論,倒是可以經得起科學的檢驗。大夥兒還記得嗎?中學化學知識裡說,乙醇(酒精)經過催熱會氧化成乙醛,再變成乙酸,也就是說,在釀酒的過程中,隻要稍微再經過時間氧化,這些小微生物就也會自己成長,變成酸酸的醋。更合理的解釋應該是這樣:人們已經知道釀酒容易化為酸,于是倒推了這個故事,再套上具體的人物,編出杜康與黑塔父子釀酒醋的過程。

不過,實際的酒和醋,在中國的年歲應該還能再往上追溯。在距今7000—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的陝西臨潼姜寨遺址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造型奇特的瓶子,根據長相,它被取名為“小口尖底瓶”。在尖底瓶裡,考古工作者分析出了豐富的黍亞科以及若幹釀酒過程中的沉澱渣滓,這就是仰韶時期的古人類已經“醉過”的實證。有酒就有醋,醋的曆史,不會比這短多少。

到了文字和典章制度相對齊全的周代,醋的身影終于現身古文獻中。《論語》記載,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其中的“醯”是醋的古稱,《說文解字·皿部》:“醯,酸也。”

這段話說的是,孔子在評價一個叫微生高的人。大概他是個情商不太高的“直男”,日常處理人際關系的時候,完全不會拐彎抹角,所以大家都說他很直,還有點愣。有一次,有人向微生高借醋,微生高自己沒有,但他并沒有生硬地拒絕,而是讓人原地等待,跑去找鄰居借了一點,再轉交給這位朋友。孔子聽說後大加贊歎:“誰說微生直愣,這不是社交達人嗎?”從這段記載可見,食用醋的習慣至少在春秋時期就在貴族間流行了。

《周禮》更設置了管理醋的工作人員:“醯人,奄二人、女醯二十人、奚四十人。”其中的“女醯”,是指管調味醋的女性官員。

醋還有另一種出鏡率很高的别稱叫“酢”。《說文解字·酉部》載:“酸,酢也。關東謂酢曰酸。”近代學者馬宗霍《說文解字引方言考》卷四解釋說:“蓋周人謂酸為醯,漢人謂醯為酢(cù)。”

除了這兩個曾用名,醋還有好幾種名字,有的把它叫“酨”,有的直接說它是“苦酒”。而“苦酒”這個稱呼,似乎揭示了醋最開始也許并不是被人當作菜的調味品。

嫉妒為什麼叫吃醋(為什麼嫉妒起來要)4

杭州名菜西湖醋魚

從飲料到調味料

今人經過複盤推演,已經公認醋就是在釀酒過程中意外發現的驚喜,酒是當時最主要的飲品,那麼醋在最初自然也要承擔着跟酒一樣的作用——祭祀或當飲料。所以,當時人并沒有清晰認識到醋已經是一種新物品,而把它當作一種釀得失敗的“劣質酒”,于是,大家就在實踐中給醋取了個外号,叫“苦酒”。

醋作為飲品是有證據的。

首先,看釀醋的規模。《史記·貨殖列傳》記載:“通邑大都,酤一歲千釀,醯醬千瓨……”交通便利的大都市裡,一年要釀酒一千甕,釀醋一千缸。這麼多,不用來喝而隻是調味,恐怕是用不完的。

《禮記·檀弓上》也記載:“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甕。”宋襄公給夫人選的陪葬品,有醋和醢(肉醬)百甕,肉醬用來吃的,醋自然就是用來喝的了。《吳錄地理志》甚至說,吳王搞了一整個醋城:“吳王築城以貯醯醢,今俗人呼苦酒城。”

作為飲品的時候,醋這個“苦酒”其實是不太受歡迎的。古人有多麼不喜歡喝醋呢?隋朝時期流行一句諺語:“甯飲三升酢,不見崔弘度。”話說隋朝有個将領叫崔弘度,他治軍特别嚴苛,對下屬動辄用刑捶打,搞得士兵們都很怕他,如果站崗時聽到他的聲音來了,無一不是兩股戰戰,像聽聞閻王駕臨一樣。不過,他的治軍嚴明也很有效果,隻要是他在的地方,盜賊都不敢光顧。所以,當時無論是崔弘度的下屬還是敵人,都忘不了被他支配的恐懼,于是,大家就發明了“甯願硬着頭皮喝三升難為味蕾的醋,也不要見到崔弘度”這句話。至少,醋隻是難喝,忍忍就過去了。

嫉妒為什麼叫吃醋(為什麼嫉妒起來要)5

青花雙頸油醋調味瓶,清代,現藏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

唐朝時,還有人把醋和酒搞錯,給端到宴會上。那是在天德軍節度使李景略管轄的地方,有一次,李景略擺開軍宴請大家喝酒,結果一位小兵上酒的時候沒注意,把醋給端了出來。大家還沒開席,判官任迪簡一聞覺得不對勁,這氣味,明顯是醋啊。他知道李景略治軍嚴厲,而他自己性格又很厚道,為了不讓領導發現錯漏從而懲罰這個小兵,任迪簡隻好端起杯子一口喝光,然後表情管理得當地跟李景略說,這酒味道不好,是劣質品,請換一批。這才讓小兵逃過一劫。軍中兄弟都很感動于任迪簡的厚道,等李景略去世以後,大家一起推舉他當主帥,任迪簡還得了個“呷醋節帥”的外号。

關于喝醋,還有個著名的典故。說唐朝著名宰相房玄齡的夫人盧氏很善妒,有一回,唐太宗想給辛苦工作的宰相賞賜幾個服侍的美女,誰知道,房玄齡根本不敢接受,因為,美女領回家,過不了盧夫人那關呀。唐太宗聽了不服,心說自己一國之君還治不了一個“妒婦”?就把盧夫人叫了過來,先讓長孫皇後給她做思想工作,比如什麼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古來就有“媵妾”制度等等。誰知道,盧夫人也不買皇後的賬,唐太宗生氣了:“你是要活着做個大度的妻子,還是做一個死了的妒婦?”盧夫人也毫無畏懼,當場回答:“妾甯妒而死。”這種正面硬剛讓唐太宗很沒面子,當即讓人斟了一杯酒遞給盧夫人,并直接嚴明,這就是一杯毒酒,你要做個死妒婦,就喝了它!盧夫人聞言,把心一橫,端起酒杯就往肚子裡灌。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即使擁有生殺大權,但唐太宗不是個胡來的皇帝,盧夫人所喝的,根本不是毒酒。後人根據女人在愛情的排他性,以及妒忌時心裡酸澀的心情,推測唐太宗當時賜的是一杯醋。這才有了女人愛拈酸吃醋的說法。

因為醋單獨喝起來味道實在是一言難盡,所以,北宋初期的宰相範質就說,一個人如果能用鼻子喝三鬥醋,才可以當宰相。意思是,人生的路上必有酸苦滋味,隻有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事的人,才堪配穩坐高位。另一位名相王曾也說過類似的話:“吃得三鬥酽醋,方做得宰相。”雖然他們的中心思想都是強調宰相難,也足見醋作為單獨飲品的口感之差了。

這不,著名的酷吏來俊臣還把醋倒灌在犯人的鼻子裡作為酷刑之一。好端端的調味料,真是被玩壞了。

在作為飲品的前後不久,口感需求中有酸味愛好的人,就已經将它當作調料使用了。《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某次齊景公誇贊自己偏寵的梁丘據,說天下隻有他跟自己最和諧,晏子馬上提出反對意見:“他隻是知道附和你,拍你的馬屁而已,不是真的和諧。”晏子是個語言藝術家,他舉了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來說明問題:“和諧就像是煮羹湯,如果你要做魚湯和肉湯,就得用水、火、醋、醬、鹽、梅這些調味品來調和,再加火柴燒煮。廚師對湯的把握必須非常精準,加醋、醬等調料的時候,必須讓味道正合适,鹹了就加水沖淡,淡了就再加調料。這才是和諧。”意思是說,和諧是要互補和給予你幫助的人,不能是一味讨好的人。這裡,晏子就已經把醋當作煮湯必放的調味品了。

東漢文人應劭所寫的《風俗通》也介紹說:“酢如蓂莢,按,蓂味酸,工者取以調味。”

後來,人們在追求口腹之欲的過程中,漸漸發現醋跟主菜搭配,也是“妙啊”,醋就這樣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擠上了家家戶戶的餐桌。

嫉妒為什麼叫吃醋(為什麼嫉妒起來要)6

《全本紅樓夢》圖冊,第四十四回“變生不測鳳姐潑醋,喜出望外平兒理妝”,清,孫溫,縱43.3厘米,橫76.5厘米。醋在中國古代是一種飲品,又被稱為“苦酒”,自房玄齡夫人因善妒被唐太宗賜了一杯醋之後,“吃醋”才有了嫉妒之意

古人怎麼釀醋?

中國的醋和酒一樣,大多都是以糧食作為原材料,北魏大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裡記載了“秫米(高粱)神酢法”“粟米(帶皮的小米)曲作酢法”“回酒酢法”和“神酢法”等20多種釀醋的方法,造醋的原料包含了粟、黍、稻、麥、梁、豌豆、麸、糠、糟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糧食。

那麼,一般什麼季節釀醋比較好呢?東漢崔實的《四民月令》說:“四月立夏後……可作酢。”又,“五月五日……亦可作酢”。也就是說,夏天是最佳期。

下面,我們就來選幾樣古人制醋的方法觀摩一下。

先看《齊民要術》的小麥苦酒法:第一步,準備小麥三鬥,煮熟,然後放在缸裡,用布把缸口密封住,過了七天再打開,接着用二石薄酒澆灌進去,小麥醋就成了。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也詳細記載了米醋的制法:“三伏時,用蒼米一鬥,淘淨、蒸飯、攤冷、罨黃、曬簸、水淋淨。用六月六日造成小麥大曲和勻。用水二鬥,入甕封釀三七日,成矣。”由此可知,米醋的制作時間要長一點,得放在甕裡封個三七二十一天才成。

清朝還流行一種“七七醋”,選黃米五鬥,用清水浸泡七天,這七天内可不是不管它,而要像呵護花兒一樣,每天給它換水。再把飯蒸熟,趁着熱氣騰騰的時候,把熟飯放進甕裡一起封口。第二天,打開甕蓋翻轉一下,第七天再去翻轉,然後放三石井水進去,封口。七天之後,打開攪拌一遍,又七天,再攪拌一遍,再過七天,“七七醋”才釀成。

當下人說起醋,腦海裡率先蹦出來的兩大寶地,山西和鎮江。這兩個地方的醋有什麼區别呢?

山西的醋是老陳醋,也就是說,它的制作周期長,絕不是“七七”天能出來的。山西老陳醋以高粱為主要原料,用大麥或豌豆等制作成大曲,作為糖化的發酵劑。除了讓它們自然發酵,老陳醋又加入了“夏伏曬、冬撈冰”的方法,增加醋酸的風味。同時,還增加了熏醅、淋醋、陳釀等20多道工序,将近一年才能生産出來。

嫉妒為什麼叫吃醋(為什麼嫉妒起來要)7

在浙江甯波,古法釀醋用的米需要浸泡十幾天

如今拿下“醋都”稱号的鎮江醋是香醋,這是以糯米為原材料的。鎮江香醋也是用麥曲作為糖化發酵劑,制作期間一共要經過大小40多道工序,70天才能有熟醋出場。這時的熟醋還不能馬上投入市場,得再放進陶罐密封6個月以上方成。晚清時期,《丹徒縣志》就記載:“京口黑醋味極香美,四方争來貨之。”可見鎮江香醋已經搶手100多年了。

上文說過,晚清時中國就有四大名醋,四川保甯醋是以麸皮為主要原料,再用砂仁、川芎、蒼術、杜仲等60多種具有生津開胃、健脾益腎等功效的中草藥為曲,經42道工序釀制而成的,别有一種醋裡養生的味道;福建永春的老醋和鎮江醋一樣,以糯米為原料,用紅曲米為糖化發酵劑。至于永春的醋為什麼被稱為老醋,是因為相傳早在北宋時期,永春人民就在制醋,他們把醋做好了以後,并不拿出來食用,而是經年累月不斷地添加陳釀,有時候幾代人釀造一壇醋,是地地道道的“老”醋。即使到今天,永春老陳醋也至少要耗時3年以上才能釀出來。

正是這些遠古祖先的智慧,以及古今人代代傳承着這些文化遺産,才讓今天的我們得以口福不淺。醋的發明和使用,給酸辣黨大大提升了人生幸福指數。時至今日,不僅一些特定的菜需要注入醋,隻要吃點湯湯水水的東西,醋都是主要配料。比方說,吃餃子的最佳搭檔就是醋,沒有醋,餃子是沒有靈魂的,這就像講究精細飲食的孔子所說的:“不得其醬,不食。”

嫉妒為什麼叫吃醋(為什麼嫉妒起來要)8

江蘇鎮江的制醋工人在制作米醋

1000年前,宋人吳自牧在 《夢粱錄·鲞鋪》裡說:“蓋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鹽醬醋茶。”千年過去了,江山叠代,人已全非,但我們的日常所需還和從前一樣,他們那些熱氣騰騰的生活氣息,和我們哪有什麼區别呢?喝同樣的水,看同一輪月,品同一種味道,文化的流傳,讓我們與那些素未謀面的古人血脈相連、息息相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