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蕖(fú qú)亦作“ 芙渠 ”。荷花的别名。《爾雅·釋草》:“荷,芙渠。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郭璞注:“﹝芙渠﹞别名芙蓉, 江 東呼荷。” 三國 魏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南朝 梁江淹《蓮花賦》:“若其華實各名,根葉異辭,既号芙渠,亦曰澤芝。” 宋王安石《招約之職方并示正甫書記》詩:“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清秦松齡《和吳弘人見贈之作》:“尊酒共君秋夜醉,滿庭清露濕芙蕖。”

鳳凰山下雨初晴。
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
人不見,數峰青。
此詞為詠筝之作。上片寫湖上景,由雨後初晴的鳳凰山寫到湖上的清風、天邊的晚霞、盈盈的荷花、飛翔的白鹭,似乎在描繪一幅杭州西湖風景圖;下片寫聞彈筝,先是寫筝聲之哀婉,再由筝聲轉寫彈筝人,化用“湘靈鼓瑟”典故,既喻彈筝者有湘靈之美,又營造出凄迷的意境。全詞采用比喻和襯托的手法,寫彈筝而不見彈筝人,而以聞筝所見和想象來營造其美妙的意境。

北山
宋-王安石

刳木為舟數丈餘,卧看風月映芙蕖。
清香一陣渾無暑,時有驚榔躍出魚。

鶴沖天
宋-周邦彥

白角簟,碧紗廚。梅雨乍晴初。
謝家池畔正清虛。香散嫩芙蕖。
日流金,風解愠。一弄素琴歌舞。
慢搖纨扇訴花箋。吟待晚涼天。

點绛唇
宋-汪莘

數朵芙蕖,嫣然一笑淩清曉。
謝家池沼。秋景偏宜少。
氣挾清霜,似把群花小。
秋風袅。湘君來了。一曲煙波渺。

鹧鸪天·雨過芙蕖葉葉涼
宋-黃升

雨過芙蕖葉葉涼。摩挲短發照橫塘。
一行歸鹭拖秋色,幾樹嗚蟬餞夕陽。
花側畔,柳旁相。微雲澹月又昏黃。
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

青玉案·芙蕖花上濛濛雨
宋-毛滂

芙蕖花上濛濛雨。又冷落、池塘暮。
何處風來搖碧戶。
卷簾凝望,淡煙疏柳,翡翠穿花去。
玉京人去無由駐。恁獨坐、憑闌處。
試問綠窗秋到否。
可人今夜,新涼一枕,無計相分付。

戀繡衾(城南淨涼亭賦)
宋-劉埙

輕風吹霧月滿廓。芙蕖香、飄入隔窗。
記舊月、閑庭院,擘碎紅、蒙幂曉妝。
如今兩鬓秋凄恻,負淩波、萬傾凄涼。
花若惜、劉郎老,倩藕絲、牽住夕陽。

蝶戀花·小小芙蕖紅半展
宋-李彌遜

小小芙蕖紅半展。
占早争先,不奈腰肢軟。
羅襪淩波嬌欲顫。向人如訴閨中怨。
把酒與君成眷戀。
約束新荷,四面低歌扇。
不放遊人偷眼盼。鴛鴦葉底潛窺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