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旺,鄭世林,王宇鋒.所有制類型、技術創新與企業績效[J].中國軟科學,2015(03):28-40.
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在于促進不同所有制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該文基于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應用循環的CDM(結構)模型,檢驗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研發投入、創新産出及其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發現,國有企業的研發投入和創新産出都顯著高于民營企業,但是其商業化績效(人均銷售額和人均利潤)卻顯著低于民營企業。主要解釋是受轉型時期的體制、政策、資源禀賦和融資約束,民營企業的研發投入積極性和研發強度不高,而在低成本仿制技術盛行的創新模式下,民營企業更傾向于引進外來技術,這直接地影響了研發投入,并通過研發投入進而影響創新産出,因此,民營企業的創新效率顯著低于國有企業。但是,由于國有企業創新成果的商業化和産業化畢竟隻占少數,轉化過程也存在時間滞後,其技術創新又肩負經濟、國家安全和社會等多重目标等原因,因此,國有企業創新優勢并沒有轉化為商業化績效的優勢。而以市場導向和追求商業化績效的民營企業憑借技術模仿或引進外來技術,可以節約研發成本,減少營銷投入和廣告投入,從而提高企業績效,因此,民營企業績效會顯著高于國有企業。研究結果表明,國有企業的創新優勢并沒有轉化為市場優勢,民營企業較高的企業績效并非來自其較高的創新效率。
上述結論的政策含義是:着力解決影響和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和深層次問題,保障不同市場主體“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通過制度和法律體系建設,形成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之間公平的競争環境,特别要解決好産業政策、投資政策、銀行信貸和創新管理體制方面的公平政策問題,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理順科技成果向生産力的轉化機制,讓市場驅動和引導創新,積極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同時,針對不同所有制類型的企業技術創新行為及其績效的不同采取差異化的政策和措施。
(摘編人:邱永輝)
資料來源:《中國管理學年鑒201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