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用數據說話更能體現出差異點,很多時候數據是最實際的表達手法,比如你的年度指标用數據來定義等等;除了這些之外,标簽也是重要的一點,如今标簽已經成為了各大企業都在做的一個目标;本文作者分享了指标和标簽有什麼異同點,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自從大數據概念開始興起後,好像人們都不怎麼談指标了,而津津樂道于标簽。
數字經濟時代,談論指标真的落伍了嗎?其實未必!指标也好,标簽也罷,隻要用好都能發揮其價值。
怎樣才能用好它們呢,我覺得要從懂它們開始;說到懂它們,就要清楚它們的異同點,到底指标和标簽有什麼異同點呢?今天就來探讨一下。
一、概念不同指标是用來定義、評價和描述特定事物的一種标準或方式;比如:新增用戶數、累計用戶數、用戶活躍率等是衡量用戶發展情況的指标,月均收入、毛利率、淨利率等是用來評價企業經營狀況的指标。
标簽是人為設定的、根據業務場景需求,對目标對象運用一定的算法得到的高度精煉的特征标識。
可見,标簽是經過人為再加工後的結果;比如:說某個人是個“酒鬼”,這裡“酒鬼”就是标簽,一看到“酒鬼”這個标簽人們就能很快知道,這個人肯定是經常喝酒、喜歡喝酒的人。
二、構成不同指标通常由兩部分構成,即名稱和取值;名稱是指标的外在标識符号,取值是指标的具體内容。
指标名稱是對事物質與量兩方面特點的命名;指标取值是指标在具體時間、地域、條件下的數量表現。
當然,指标取值可以是定量的數值,有時候也可以是定性的描述;比如描述一個人時,性别、年齡、身高和體重是經常用到的指标,以體重是220斤為例,指标的名稱體重,指标的取值就是220斤;指标如果可以數量化的話,那麼都是有單位或量綱的;從詞性上說,指标幾乎都是名字。
标簽通常就是簡單的幾個字或符号;還是以某人體重為220斤為例,用标簽的方式來描述的話,“大胖子”就是一個可用的标簽;标簽一般是不可量化的,通常都是形容詞或形容詞 名詞;比如“大胖子”就是形容詞 名詞的結構;标簽通常是孤立的,除了基礎類标簽,通過一定算法加工出來的标簽一般都沒有單位和量綱。
三、屬性與特征不同1)指标是ICT時代和BI時代的通用語言
指标注重對事物及事件的過程進行全面的、體系化的描述,指标的描述範圍更廣泛,既包括過程也涵蓋結果;指标更注重與業務的結合,邏輯上更嚴謹,表現風格也比較嚴肅刻闆;指标更側重業務化、嚴格化和數量化。
2)标簽是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時代的通用語言
标簽比指标更有深度、更凝練,是對指标深度加工的結果;标簽注重人物和實體對象的描述,标簽一般側重對局部特征和結果的描述,注重與具體業務場景的結合,描述的範圍相對較窄; 标簽更側重生活化、口語化和符号化。
總之,标簽源于指标,卻高于指标;指标更理性,标簽更感性;标簽比指标更有趣、更形象化、人格化,更有畫面感,但指标比标簽更講求精确性、合理性、全面性和體系化。
四、價值評價方式不同對指标與标簽的價值評估方式、評估内容與它們的應用場景相關,也與使用者的感受有關系。
對指标的價值通常用“好不好用”、“全不全面”來評價,對标簽的價值通常用“準不準”、“像不像”來評價。
指标的評價較易量化,通常有一定的标準和尺度;标簽的評價一般與使用者的感受、應用的結果有強關聯關系,不同的人、不同的應用場景,标簽能發揮的效果可能大相徑庭。
還有一點,由于标簽是指标進一步産品化的結果,指标是半成品,标簽是成品;所以,标簽有時候具有一定的商品屬性。
在大數據價值鍊上,标簽是可定價、可售賣、可交易的一種數據産品;比如:在個人征信服務領域,用戶的三要素、四要素在合規使用的前提下都是可以按條收費的;而指标通常是不具備售賣價值的,指标的價值可在具體應用場景裡或者被融合到産品中才能體現出來。
對價值的認知上,指标可以按照重要性分為關鍵指标、一般指标等,或者說高價值指标、低價值指标之類的;而标簽較少提及這種說法,比如有關鍵指标一說,而沒有關鍵标簽一說。
五、分類不同1)指标有很多種分類方式
比如:
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分類方法,不再一一列舉。
2)标簽的分類方法通常比指标要少一些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指标能描述的對象範圍更廣,對事物的描述能做維度更全面、顆粒度更細,而标簽對事物(用于對人的描述比較多)的描述則是更深入、更形象的。
指标的表現形态相對簡單,通常以格式化的報表、直方圖、趨勢圖、看闆等圖形來表示。
标簽的表現形态相對複雜,我們通常說的标簽是數據化的标簽,數據化标簽的表現形态以可視化的圖表或大屏為主;比如,我們在客戶畫像時通常以詞雲圖的形式來表現其特征。
事實上,在現實世界中标簽還有三種表現形态:實物标簽、網絡标簽和電子标簽。
指标是生産性思維、拆解式思維,講究的是化整為零,将事物分解開來進行多角度的描述,得到很多的指标;标簽則是合成性思維、聚合式思維,講究的是化零為整,将多個分散的指标按照一定的原理進行綜合加工,得出概括性的結果。
一般情況下,先有指标,後有标簽;指标是業務管理導向的,需要提前規劃;标簽是應用導向的,跟随業務需求的而變化,面向業務可随時增加;
指标的生産通常先要掃平數據質量問題,統一數據口徑;而标簽生産涉及數據質量的問題較少,因為數據質量的問題已經在指标生産階段被解決了;指标通常存在多個口徑、口徑不一緻的問題,而标簽在這方面的問題則相對較少。
八、應用場景不同指标的應用場景很多,涉及企業的戰略、管理、運營和支撐等層面;具體包括:戰略目标、市場定位、業務監測、業績考核、任務分解、數據分析、數據建模、BI應用等。
标簽的應用場景主要集中于CRM領域,尤其适合于用戶運營。比如:客戶畫像、新增獲客、沉默用戶激活、存量客戶維系、數據建模、數據可視化等。
指标最擅長的應用是監測、分析、評價和建模,标簽最擅長的應用是标注、刻畫、分類和特征提取。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對結果的标注也是一種标簽,所以在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相關的算法應用場景下,标簽對于監督式學習有重要價值,隻是單純的指标難以做到的;而指标在任務分配、績效管理等領域的作用,也是标簽無法做到的。
九、管理與維護的内容不同原則上來說,指标與标簽都需要建立體系化的管理機制。就指标的管理機制而言,指标管理通常涉及三個方面:需求階段的管理、開發過程的管理、應用過程的管理;所以,對指标的管理動作主要就是:做指标、管指标、控指标。
指标的日常管理涉及指标的定義、指标的分類、指标的權限管理等;對指标的監控與維護通常涉及缺失值、異常值、勾稽關系等方面的檢查。
對标簽的管理與維護通常按照标簽的生命周期來開展的,涉及标簽開發與發布、标簽應用、标簽價值評估和标簽優化及下線四個階段。
對标簽的管理動作主要就是:打标簽、貼标簽、用标簽和改标簽等;為做好标簽管理與維護,有必要設立專門的标簽管理團隊,建立标簽分類、命名、描述、和實施等方面的規範,完善配套的數據采集流程、标簽加工流程、标簽問題處理與反饋流程等;建立标簽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與數據資産管理制度相統一,為标簽在各層面的落地及管理提供建設依據。
十、小結以上是筆者從9個方面詳細解讀了指标與标簽的不同點。
當然,兩者還是有不少共同點的,比如:指标和标簽都是對事物的一種描述和解讀,都是對數據加工的結果,都可以分維度拆解,都是企業的數據資産等等,還有一些共同點就不再一一展開。
剖析指标和标簽的異同點是為了更好的使用它們、駕馭它們;所以,希望以上我關于指标與标簽的分析能夠對諸位有所啟發。
作者:黃小剛,大數據産品設計與運營
本文由 @黃小剛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