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參加了某外資品牌的業務研讨會,中方人員提出該公司的新機在國内市場上銷售受阻,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二手車流通不暢,市場上配件供應不足,且價格偏高,造成使用成本和維修成本居高不下。要改變現狀,該公司提出對二手農機進行精細化管理。
筆者第一次聽說廠家要對二手機進行管理的概念,并且還知道新機銷售不好,問題可能出在二手機經營上。
筆者有醍醐灌頂的感覺,聯想到國内的品牌,近幾年隻顧着賣新機,很少有關注二手機的,更别提對二手機進行管理了。那麼國内二手農機該如何管理呢?
創新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在增量市場裡,廠商大多關心的都是新機銷售,核心競争力是市場保供能力,這是供應鍊組織能力、企業内部制造能力和網絡渠道分散能力所組成的綜合能力。
2004—2012年,國内大部分農機生産企業隻能保證正常的生産配件,沒有能力保證市場上“三包”配件的供應。在出現生産組裝和“三包”搶件的情況下,廠家會選擇優先保證生産線上的配件供應。
那個時候,對于生産企業來說,産品從廠裡交到經銷商手裡,就完成了整個銷售過程,後續發生的一切都不産生利潤,企業無暇顧及,也不想管,這是增量市場典型的前市場觀念。
2015年以後,國内農機市場進入了後市場階段,典型特征就是新機銷售量逐年減少,企業銷售規模下降,内部成本問題開始凸顯,企業需要考慮挖掘存量資源。
要在存量上找利潤求效益,就要思考新機銷售之後的環節。在傳統觀念裡,認為後市場、農機服務都是賠錢的。事實上後市場的商業價值和經濟價值很高,需要企業去挖掘。
健全生命周期發揮産品更多價值
卡特彼勒公司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體系,讓産品在其生命周期内發揮最大價值,也能讓企業自身獲得更多的商業價值、經濟價值。
卡特彼勒公司的産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倡導“一日用戶,終身用戶”。一旦你購買了其工程機械或農機,廠家就給你設計好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新機銷售有金融工具支持;新機培訓服務,以及關鍵點的保養提醒和配件、易耗品銷售;産品淘汰時以舊換新;置換的二手機再制造之後再流通,仍可以提供金融工具和保險業務。在一台機器全生命周期裡,每個關鍵節點都有廠家的參與,幫助用戶解決問題的同時實現企業的利益。
在存量市場,農機企業要通過産品的全生命周期盈利,也要多點盈利,關鍵是觀念的轉變。
國内存在的普遍問題是:比如銷售的聯合收獲機,由于服務和配件跟不上,導緻經銷商在推廣時顧慮重重;用戶顧忌的是在跨區作業時,機器在外地出了問題,找不到維修點和買不到配件都是緻命的。
在國内搞聯合收獲機,失去跨區作業就失去80%的用戶,這就決定了搞不好售後服務的企業,其銷售也不會好。
所以要搞好二手農機業務,必須把維修服務網點建起來,并且投放足夠的配件,另外就是配件的價格合理。有這3點保障,賣出去的農機才能保證正常使用,原來趴窩的機器也能複活,從而為新機銷售提供必要條件,讓新機和二手機形成良性互動。
維修網點建設和配件投放也并非一定要企業自己幹,完全可以借用大企業的社會資源。比如濰坊地區的拖拉機企業,在生産時就有意識地保持和雷沃阿波斯拖拉機部件的一緻性,這樣有阿波斯拖拉機的地方,就能買到通用配件,維修網點也能修理。
引導二手機市場流通
二手農機的流動,強勢品牌是市場化自行流動,二手機品質好,用戶需求旺盛,會形成自然的需求和市場,但這不适合小品牌和弱勢品牌。
小品牌和弱勢品牌要有意識和有計劃地進行二手農機管理。比如通過引導市場方式讓二手農機在市場上流通;以舊換新,用比市場上高的價格收購二手農機,廠家和經銷商可以對購買新機的用戶進行補貼。讓二手機快速流動起來,這樣就可以拉動新機銷售。
發展再制造為二手機增值發展二手機市場,最好的辦法是讓二手機增值或保值。最可行的是再制造,真正意義上的再制造能夠讓二手機性能恢複到和新機相差無幾,或通過硬件和軟件升級,讓二手機性能趕上新機,但價格隻有新機的50%~70%,突出性價比優勢。
國内有企業在搞農機再制造的嘗試。比如2019年在安徽和湖南等地市場,推出兩年以内的中聯收獲機免費回廠再制造業務,使機器性能恢複之後再返還用戶。這就是讓二手農機增值的辦法,通過再制造的機器,性價比比普通二手機高很多。
但再制造是個非常複雜且有技術含量的工程,一般的農機企業沒有這個實力,不過也并非無所作為,大修或更換關鍵零配件,讓機器性能部分恢複也能使機器增值或保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