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麥田裡的守望者每日好書

麥田裡的守望者每日好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8 17:13:22

麥田裡的守望者每日好書?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麥田裡的守望者每日好書?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麥田裡的守望者每日好書(麥田裡的守望者書評)1

麥田裡的守望者每日好書

(播放音樂觀感更加——Engene - Sufjan Stevens)【原創作品】

塞林格:能夠讓所有人都在讀的小說

作者J·D·塞林格(1919-2010)出生于紐約的一個猶太富商家庭,在學生時代就立志要寫一本“能夠讓所有人都在讀”的小說。23歲那年,美軍加入二戰,塞林格也應征入伍,戰後創造出多部以戰争為題材的小說,如《高舉屋梁,木匠們》等。這其中成就最高的小說,當屬《麥田裡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它是20世紀美國文學不能繞過的一部作品。

J·D·塞林格(1919-2010)

《麥田裡的守望者》出版于1951年。一經發表, 便産生了巨大反響,引發兩種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這本書受到美國青少年的瘋狂追捧。另一方面,這本小說從出版的那一天起,就不斷遭到質疑,甚至封禁。

塞林格對這些外界的聲音卻完全不加理會。他在鄉下買了房子,圍上電網,不與外界來往。曾經有作家寫了他的傳記,正要出版,塞林格發現其中引用了他并未公開的書信,于是一紙訴狀告上法庭,導緻出版計劃流産。有生之年再無人敢為他作傳。

一個少年成長的故事:成長是否意味着接受虛僞、放棄童真?

小說的主人公叫霍爾頓,16歲,是一名初中生,身材瘦高,家境優渥,卻不愛學習。期末考試,五門課他有四門不及格。于是校長跟他說,聖誕假期之後,你不用回來了。霍爾頓決定提前離校,在紐約城裡轉悠兩天再回家。

霍爾頓是一個挺叛逆的少年,他煙不離手,罵不離口。但有時候,又會不經意透出點茫然和脆弱。

書中有一段霍爾頓對自己的年齡認知:他先自嘲自己才16歲就長了白頭發,身高1米89,是個成熟的大人,但有時行為卻很幼稚,看着隻有12歲。

12到18歲是一個很微妙的階段。人格心理學上把這個時期叫作“心理社會的合法延緩期”:從兒童世界過渡到成人世界。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會遭遇“同一性危機”:要調整自己的價值觀與成人世界一緻是有難度的。調整順利可以在成人世界遊刃有餘,沒調整好會始終感覺與社會擰巴着,甚至在離群索居、憤世嫉俗中度過一生。

霍爾頓就在經曆這個過程。他不願意改變自己,因為他讨厭成人社會的虛僞,認為隻有孩子的世界才是純真善良的。因此,他最害怕的,就是随着孩子的成長,他們也變得跟成年人一樣虛僞。

所以在霍爾頓的世界裡,兒時的玩伴、死去的弟弟,和還未長大的妹妹,才是最美好和值得珍視的。他害怕改變,喜歡博物館,因為在那裡時間是靜止的。可是,世界上哪有不變的呢,就連博物館陳設也是變化的。他也意識到自己在成長,卻不知向何處去尋找自己新的定位。

他曾向外界尋求過幫助。他找過曆史老師,找過曾經的學長,還找過他一直都非常尊敬的英文老師。這些人,都對他說了很多很多,可他卻一直不得要領,甚至連心防都沒有徹底卸下。他日益成長的自尊心讓他想做個大人,可又對成人世界的套路一竅不通,他想獲得成人世界的尊重,同時也擔心自己會失去童真變得和大人一樣虛僞。

霍爾頓向外界尋求幫助,卻一次次碰壁。于是,他決定搭車去西部,做個聾啞人,過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向妹妹菲比捎了紙條,約她中午在博物館門前見最後一面。

他曾經對菲比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老是在想象,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隻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這段話可以說是整部小說的點題之筆。在麥田中盡情嬉戲的孩子映射或象征孩子們天真的童年。霍爾頓認為成人世界就是懸崖,他想盡力守護孩子的純真。

《麥田裡的守望者》梵高

然而,我們知道,麥子一般種在平原,現實生活中,肯定是沒有懸崖邊種着麥子這種情況的。這種荒謬的組合也在暗示,霍爾頓所想象的成人世界與孩童世界的對立,其實并不存在。成人也有真誠善良的,霍爾頓的英文老師曾經在學生受傷的時候,不顧鮮血染紅襯衫,毫不猶豫地把學生抱起;而孩子也未必個個單純,菲比手臂的傷痕就是被孩子報複抓傷的,他還在博物館遇到兩個逃學的學生,謊稱“今天不上課”。隻是霍爾頓選擇性忽視後者。

因此,當霍爾頓說出“麥田裡的守望者”的願景,并說這個願景來自羅伯特彭斯的一首詩時,菲比不斷提醒他,你弄錯了,人家原詩根本不是這麼寫的,也不是這個意思。霍爾頓的所想所願完全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妹妹菲比應約前來,她拖了個小行李箱,說是要和霍爾頓一起走。霍爾頓自然不答應,但又勸說不了菲比,最後隻得自己放棄這一打算,答應菲比帶她去遊樂園,并且自己會回家。

遊樂園裡,霍爾頓看着坐在旋轉木馬上的菲比,幾次擔心她會掉下來,但最後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他悟出來,孩子們要做什麼就盡管讓他們去做,可别說什麼話去攔阻他們,孩子們要成熟長大就必須接受許多考驗,但要依靠自己來解決許多困難。

在故事的結尾,霍爾頓在突如其來的大雨中接受精神洗禮,他意識到:天真終要逝去,人總會成長。自己沒法做一名守望者,反而是妹妹菲把懸崖邊上的霍爾頓拉了回來。這種角色的置換,暗示了這本小說對傳統成長叙事的解構。

傳統成長叙事的解構

小說一開頭,霍爾頓就提到一部小說《大衛·科波菲爾》,講述了一名孤兒如何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的故事,是一部典型的傳統成長小說:主人公渴望成長,披荊斬棘,曆經艱險,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褪去稚氣,被成人社會所接納會積極主動地度過“同一性危機”。

《大衛·科波菲爾》劇照

而《麥田裡的守望者》從形式上看,講的也是青少年的成長旅程,但霍爾頓對成長是抵觸的,他害怕成長與變化,不在乎經驗的獲得,隻擔心天真的失去。他不渴望金榜題名,還滿嘴髒話、學校打架、出入酒吧。傳統眼光看來,這就是一個不思進取的少年,也是這本書屢遭封禁的原因。它不再像過去傳統的成長小說那樣,褒揚主人公銳意進取的決心,而是,對叛逆少年的頹廢和掙紮,報以最深的同情和理解。

對傳統成長叙事的解構,還體現在霍爾頓這個人物身上。霍爾頓在内心構建了一個成人與兒童,虛僞與天真,堕落與純潔的對立。表面上看,他是站在兒童這一邊,支持絕對的天真與純潔。然而他所經曆的事情和他本人的行為,實際上是在消解這種對立。他覺得撒謊是壞的,所以所有的假模假式都是不可原諒的,但他又坦言:“你這一輩子大概沒有見過比我更會撒謊的人”。他對記憶裡的朋友一往情深,生活中卻又對朋友不屑一顧。

這種對青春期的心理矛盾的描述,是十分精準而富有感染力的。這種感染力超越了時代和地域限制。中國作家蔣本浒因此書改名為麥家,并在其啟發下開始了文學創作之路。這正是這本書暢銷不衰的原因。

塞林格為何要創作這樣一本“反成長小說”?這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在二戰前,普遍觀點是人是有理性的生物,然而戰争的殘酷性讓人們驚訝地發現,理性隻是一個美好的幻想,善良人在戰場上可能是一個殺人狂。人們不再相信理性與民主,悲觀主義思潮逐漸成為社會主流。同時戰後美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不再信仰美國夢提倡的勤奮、勇氣和進取,對金錢的追求成了多數人生活裡唯一的目标。

五十年代美國街頭“跨掉的一代”

消極的氛圍、拜金的情緒,既是塞林格的創作環境,也是霍爾頓的成長環境。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五十年代的年輕人被承認“垮掉的一代”:他們縱欲、吸毒、蔑視規則、毫不關心社會問題。小說中的霍爾頓就是“垮掉的一代”的典型。他的口頭禅“假模假式”,就是他對虛僞、浮誇的成人世界的代名詞。

不過,“垮掉的一代”并非全然是貶義。英文原詞“Beat Generation”還包含有“打破規則”的意思。他們并非盲目沉淪在繁榮的物質世界,而是帶着反抗的目的在掙紮。這一點在霍爾頓身上,體現為他拒絕成長、拒絕接受成年人的世界規則的一面。

塞林格親身經曆了美國二戰前後的變化,他通過塑造霍爾頓這樣一個“不願成長”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戰後青少年的生存環境與精神狀态,引起美國一代青少年的共鳴。

隐居的塞林格與妻子

盡管小說中霍爾頓最終放棄逃離,和妹妹回了家,但小說之外,作者塞林格在一夜成名後,卻踐行了自己在書中的理想:在鄉間買了塊土地,依山建了間小屋,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有人疑問他為什麼能對外界的質疑或贊譽不聞不問,其實在小說裡,塞林格已經借英文老師之口,講出了他所認為的這本書最大的價值:

“曆史上有許許多多人,都像你現在這樣,在道德上和精神上都有過彷徨的時刻,幸而他們中間有幾個将自己彷徨的經過記錄下來了,你可以向他們學習,隻要你願意,正如有朝一日,如果你有什麼貢獻,别人也可以向你學習。這真是一個極妙的輪回安排。而且,這不是教誨,這是曆史,這是詩”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