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學論語裡最經典語錄

國學論語裡最經典語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8 15:24:40

國學論語裡最經典語錄?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名句的誕生,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國學論語裡最經典語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國學論語裡最經典語錄(國學經典論語名句詳解)1

國學論語裡最經典語錄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名句的誕生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1,以杖荷莜2。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3。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4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微子·七

  完全讀懂名句

  1.丈人:老人家。2.莜:古代耕田除草所使用的竹制器具。3.芸:同“耘”,除草。4.黍:小米。

  子路跟着孔子出行,因為落後而找不到孔子,在路邊遇到了一位老先生,正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問道:“您有看到我的老師嗎?”老先生回答:“你說的那個人,四肢不運動、連五谷都分不清,怎麼有資格當老師?”說完,老先生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先生留子路在他家住上一晚,殺了雞、做了小米飯給他吃,又叫兩個兒子與子路見面。第二天,子路趕上了孔子,把這件事說給老師聽,孔子說:“這是個隐士啊!”于是叫子路再回去看看。子路回到那裡,老先生已經走了。

  名句的故事

  《論語·微子》篇内容皆是孔子出外所遭遇的事,此章的丈人史稱“荷莜丈人”,與長沮、桀溺、接輿都是隐士。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子路遇見荷莜丈人,是發生在孔子從楚國回蔡國的途中,是孔子周遊列國最困頓的時刻,各國國君都不願采納他的意見,而隐士們也都勸孔子歸隐。

  不過,錢穆在《老子辯》一書中卻語出驚人,認為老子就是老萊子,而“萊”有除草的意思,所以老萊子也是荷莜丈人,即老子、老萊子、荷莜丈人都是同一個人。

  在儒家看來,有才能的人都應該出仕當官,幫助國君治理國家、管理人民。孔子雖然有時會嚷着要歸隐,如在《衛靈公·六》中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即國家上軌道就當官,不上軌道就引退。孟子也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如能實現抱負就當匡濟天下,如果不能就管好自己。這兩句也都有人在野心在朝、隐而不逸的意涵。

  曆久彌新說名句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再加上“六畜不辨”,都是用來批評讀書人隻會讀書,對一般生活的基礎事項不了解,與社會脫節,用閩南語來說,就是“吃米不知道米價”。

  元朝時,因為怕讀書人宣傳反蒙古思想,對讀書人極盡鄙夷,将人民分為十等,分别為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娟、九儒、十丐。讀書人與乞丐并稱“九儒十丐”,從此“臭老九”便成為罵讀書人的名詞。

  不隻他人譏笑,連讀書人有時也難免自歎“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出自清詩人黃仲則《雜感》中的:“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讀書人十個中有九個遭人白眼,因為一點用處都沒有。此語可說是黃仲則的自我寫照,他16歲中秀才第一名,但終生就隻是秀才,雖然詩文為當世稱道,一生卻極度貧困,為了生計不得不四處奔波,因此有“百無一用是書生”之感,35歲便英年早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